劉源隆
今后博物館的夜場活動可以引入社會力量,與旅行社、旅游公司進行更多合作,為公眾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文化服務,點亮更加絢爛的城市文化夜空。
隨著近年來“博物館熱”的持續(xù)升溫,越來越多的人來到一座城市,會選擇到當?shù)氐牟┪镳^打卡。中國商務部城市居民消費習慣調查報告顯示,60%的居民消費發(fā)生在夜間。當前是暑期出游旺季,博物館作為備受矚目的文化消費目的地,也紛紛延長開放時間,新“夜”態(tài)不斷推陳出新,為觀眾打造“博物館奇妙夜”。
首先,延時開放或開設夜場是緩解博物館預約難問題的好辦法。今年是疫情放開的第一年,國人的旅游熱情在暑期井噴式爆發(fā),各地博物館迎來參觀的高峰期,優(yōu)質的博物館常常預約不上。
近日,北京市文物局就發(fā)布關于做好暑期學生觀眾服務接待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到,北京地區(qū)各博物館在暑假期間,可根據(jù)自身條件,適時延長開放時間、開展晚間夜場文化活動,或是依托已經(jīng)計劃開展的活動,適當安排晚場接待。早在5月,北京市就以國際博物館日為契機,開展了北京博物館活動月。在此期間,北京30余家博物館積極探索延時開放服務模式,結合各館特色,推出了豐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活動。
其次,延時開放或開設夜場為旅游消費提供了新場景。中國國家博物館原副館長陳履生指出:“博物館的晚上是非常特別的,因為它有著不同于白天的安靜和視覺上的感受。人們看慣了白天的博物館常態(tài),卻很少能夠看到不同于白天的晚上的博物館景觀,這種特別的體驗對于公眾來說具有極強的吸引力?!?/p>
今年6月,江西省博物館特意將“釉見敦煌——瓷畫藝術展”于晚間開幕,帶給觀眾特別的體驗;廣州海事博物館也特別安排“西出陽關——新疆文物精品展”于晚間開幕。主辦方還特別設置了胡旋舞和琵琶獨奏表演,在動人的月色映照下,為觀眾營造出神秘多彩的西域氛圍。博物館以夜間開放的形式融入“夜經(jīng)濟”,豐富了夜間文旅新業(yè)態(tài)。
除了夜間展覽,打造主題鮮明的文化體驗活動也是博物館探索夜場開放的重要道路。為紀念南越文王墓發(fā)現(xiàn)發(fā)掘40周年,廣州南越王博物院于6月初精心策劃了一場“博物館奇妙夜之夢回南越”活動。200名觀眾全部身著漢服,帶上通關文牒,開啟了文物闖關之旅;端午假期期間,河南博物院也舉辦了建館96年來的首次夜開放——“端午夜未央”主題活動,觀眾不僅可以在場內換上精美的漢服,還能參加端午尋龍、華夏古樂端午詩樂會、中州雅集端午韻等互動體驗項目,讓觀眾在游玩的同時沉浸式領略端午文化內涵。
再次,延時開放或開設夜場必將與城市夜經(jīng)濟的其他場景產生聯(lián)動。今年5月,在上海博物館的現(xiàn)象級大展“從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國國家美術館珍藏展”的收官日,上海博物館與上海大劇院進行了一場接力互動,開啟了首次24小時開放活動。在上海大劇院看完音樂劇《劇院魅影》的觀眾,可以優(yōu)惠價格購買該展覽午夜場門票,并于0時進場觀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6月底,青島啤酒博物館為配合青島啤酒街煥新開街,推出“金色奇妙夜”沉浸式演繹夜游項目,該項目利用聲光電、墻體投影、虛擬現(xiàn)實等多維領先的科技藝術手段為觀眾呈現(xiàn)了只有夜晚才能看到的實景音樂劇的形式并進行互動演繹,為街區(qū)夜市提供了更高質量的文化產品服務。
由此可見,大型博物館和周邊公共文化場所或旅游場所進行合作互動,將優(yōu)質的文化產品、社教資源進行拓展,既突破了自身空間的承載限制,又以文化內容賦能城市夜經(jīng)濟的發(fā)展。
在文旅融合的發(fā)展趨勢下,博物館的文化內容在賦能旅游的同時,旅游的手段也在不斷創(chuàng)新博物館的展覽與宣教方式。今后博物館的夜場活動可以引入社會力量,與旅行社、旅游公司進行更多合作,為公眾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文化服務,點亮更加絢爛的城市文化夜空。
(作者系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