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風(fēng)英
在我人生的長河里,有一束光時常照耀著我,讓我溫暖,給我方向,那便是書。
很慶幸,這一生我與書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在俗世的繁忙里,讓我深深懂得了,世上萬物,皆屬身外,唯有書中況味能融入肌骨,讓我們耳聰目明,志存高遠。從余華的《活著》到雨果的《悲慘世界》,從《靜靜的頓河》到《戰(zhàn)爭與和平》,從三毛到張愛玲,從狄更斯到巴爾扎克……讀書,讓我懂得了生活的意義,體味了做人的真諦,感受了那些正直、勇敢、堅韌的美好品質(zhì)。
尋常的日子難免瑣碎,沒有什么比拿一本書伏案閱讀更愜意的了。我喜歡讀書,尤其喜歡在不同的季節(jié)里讀書,在四季里讀書,別有一番風(fēng)味,不同時期作家的心聲,可以從不同季節(jié)的深處走來。
01
在春天里讀書,就像在讀一個五彩的春天。此時正是陽光明媚,花開葉茂之時,不妨尋一處綠草席地而坐,沐浴著溫暖的陽光,吮吸著醉人的花香,輕輕地翻閱那些書本,優(yōu)美的文字便如盛開的春花一般,散發(fā)出淡淡的清香,讓人不覺恍然。
《春天責(zé)備》是詩人、歌者周云蓬的一部詩文集。雖然作家是個盲人,但他的詩句色彩鮮明,很有畫面感。他的散文于平靜中有著激蕩人心的力量,讓人振奮。他的文字包含著對人生的大愛,讓人心生感動。讀周云蓬的《春天責(zé)備》,如同給我們送來了一縷春風(fēng),吹暖了我們的心靈。
在春天里讀書,內(nèi)心會充滿思索的靈動。窗外,一股股清新的空氣不時地撲面而來。剎那間,心就像進入純凈的宇宙之中,開始在空闊與遼遠間自在遨游。在春天里讀書,可以屏棄浮躁,從中體驗到各種各樣的生活場面,觀賞到美不勝收的風(fēng)景。
02
在夏天里讀書,我更喜歡在幽靜的夏夜讀書。褪去一天的喧囂與浮躁,夏日的夜,變得靜謐而嫵媚。推開窗子,讓晚風(fēng)輕輕地吹入,散盡室內(nèi)所有的沉悶,將月光輕柔地帶進屋子里。掬一把新鮮的空氣,放一張寧靜而舒緩的唱片,心中瞬間空明得像一片寂靜的幽谷。
這樣詩情畫意的夜晚,最適宜靜心閱讀。擰亮一盞柔色的臺燈,手捧一本喜愛的書,隨著指尖輕輕地觸摸書頁,那是一種情感的寄托,心靈的歸宿,更是一種抵達心靈深處的另一番意境。
翻閱三毛的作品集,心總是在夏夜里馳騁,仿佛跟隨著三毛一起來到撒哈拉沙漠,哪怕頂著55度的高溫,哪怕忍受著沙漠的孤獨和寂寞,哪怕迎著一場場的沙塵暴,哪怕過著清貧的日子,我依然愿意跟隨三毛的足跡,去到那種艱苦的歲月里歷練自己。在這靜謐的夏夜,就這樣喜歡三毛,深愛著三毛,一任淚水滑落,只為深深思念著那個瀟灑而率性的女子。
在這靜謐的夏夜,細讀作者每一篇散文,如汩汩溪流在心中流淌,如縷縷清風(fēng)撲面而來。
03
在秋天里讀書,我則喜歡在秋雨瀟瀟的天氣里讀書。沒有春雨的清麗,沒有夏雨的澎湃,秋雨則像個婉約的女子,邁著輕盈的步履款款向我們走來。
側(cè)耳細聽,沙沙的秋雨叮叮當(dāng)當(dāng)、纏纏綿綿、淅淅瀝瀝,宛若在聽優(yōu)美的樂曲。瀟瀟的秋雨,洗藍了天,洗白了云,洗綠了樹,洗青了草,也洗滌了幾多紛揚的塵埃,湮沒了幾多都市的喧囂,也給人的心靈帶來了幾許安然和靜穆。
這樣的心情,這樣的雨天,當(dāng)然最適合讀書了。泡一杯溫?zé)岬幕ú?,從書柜里抽出一本精裝的唐詩宋詞,輕輕地吟誦著白居易的“春風(fēng)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西宮南內(nèi)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奔毤汅w味著個中的心緒,如同窗外的秋雨一樣給秋天增加了無數(shù)韻味。
在瀟瀟秋雨里讀書,思緒像是一線接著一線的雨水綿延而悠長,留下清寂,讓靈魂獨飲。秋雨里讀書,使人情趣盎然,怡然自得,淡泊寧靜,遠離塵囂。一切因了秋雨的感召,讀書變得那么安然和平靜,就連書里的文字都跟著干凈和靈動起來。
04
在冬天里讀書,就像在讀一個孤寂的冬天。盡管外面的世界寒風(fēng)凜冽,北風(fēng)呼嘯,室內(nèi)的我,卻似乎與外界的喧囂和寒冷無關(guān),展開書卷,圍爐而坐,就那樣專心致志地沉浸在書的世界。
這樣一個寒冷的冬天,讀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我的內(nèi)心不僅僅是感動,更多的卻是無法言喻的溫暖與動容。從書中,我不僅嗅到了那份濃濃的鄉(xiāng)土氣息,看到了那種樸實無華的平凡生活,更看到了一束光。這束人性的哲思之光,可以一直照射到每個人的心底,將我們的精神世界照亮。
讀著名作家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讓我明白了人類所有的智慧都包含在這幾個字里:“等待和希望”;讀肖洛霍夫的《靜靜的頓河》,讓我對戰(zhàn)爭深惡痛絕;讀雨果的《悲慘世界》,讓我知道如何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讀梭羅的《瓦爾登湖》,讓我的心澄澈得如湖水一般明亮;讀《紅與黑》,讀《雙城記》,讀《簡·愛》,讀《三個火槍手》……讓我感受了在生命的每一次旅途中,如何懂得去愛,去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