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棉
這些年,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國家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也日趨加強。習近平總書記也多次強調教育的重要,指出要“在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的新征程中培養(yǎng)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與此同時,地方各級政府也對學?,F代信息技術設施加大了投資力度。我們所在的濟源市每所學校每個班都有多媒體,不少學校有自己的錄播室。而且每年繼續(xù)教育也針對老師們的使用難題進行專門的技術培訓,這些為現代信息技術進入課堂提供了先決條件。
我們課題組乘著時代的春風,在多個學科的課堂開展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助力學科素養(yǎng)提升的研究?,F將部分研究成果分享如下:
一、語文課堂:助力閱讀理解,事半功倍
語文學科素養(yǎng)中思維能力提升和語言運用是個難題。考試閱讀理解總是丟分大項,為了很好的發(fā)現學生思維過程的問題,好對癥下藥。我利用希沃白板的標畫功能,先讓閱讀選文放在白板上,然后讓學生在臺上展示自己閱讀一篇文章標畫段落關鍵詞的過程。之后老師根據學生標畫,分析理解的偏頗,引領抓關鍵字句的方法,一目了然。在解答問題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板書,結合白板上的原文,對照著講解,更快捷更高效。用這種方法能很快讓學生理清思路主旨,把握答題方向。
二、數學課堂:化抽象為直觀,不同凡響
在教學《三角形全等》時,傳統(tǒng)教學是讓學生折、比、量、拼紙片的方法體驗出全等,由于操作上的不科學,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聶佳老師采用網絡多媒體軟件讓學生上機操作, 從角與邊對等關系數據中尋找規(guī)律,收到了較好的效果。設計如下:(1)在屏幕上出示一個三角形,并能用電子尺測量其長度,用量角器測其角度,還有一個供學生記錄操作數據的統(tǒng)計表。(2)學生再用同樣方法,畫出同樣的三角形,體驗全等形。(3)當學生操作遇到困難時,可以向電腦求助,電腦可以引導學生操作,歸納、總結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和定理。在這一教學情境下,這樣不僅能夠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還能夠提升直觀想象力,有效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所在。
在《二次函數圖象》教學中,其圖象是向上或向下無限延伸的拋物線,學生難以認知與理解。在課堂教學中通常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列表,描點,再采用幾何畫板畫出拋物線,從而進一步體會其圖象的特性。把數學中的抽象問題具體化,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提高學生思維認識高度,培養(yǎng)學生數學抽象思維能力,進而為其后續(xù)更深層次的學習打好基礎。
三、英語課堂:花式多樣,生動活潑
在七八年級英語授課過程中,李好老師為了增加課堂的趣味性與實用性,借助“希沃白板”,“教育101”等軟件,用“班里挑一”“擊鼓傳花”來選擇同學回答問題?!暗褂嫊r”用于階段閱讀限時訓練。同時通過視頻媒體播放相關英語歌曲與短片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九年級總復習階段,重點采用多媒體投影,和鴻合白板中的“放大鏡”進行作文講評,提高課堂的效率。網課期間教學多借助“釘釘”、“騰訊會議”進行視頻講解。同時可使用騰訊會議“小鵝云課”中的相關功能輔助教學。比如,“搶答”與“個人獎勵”用于活躍課堂,落實積分;“答題”可以用正確率來直觀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簽到”用于隨時檢查學生們的在線情況。課后,可以采用微信小程序“班級小管家”進行作業(yè)打卡與檢查,并在一個階段后根據系統(tǒng)自動生成的報告來了解學生這一階段的作業(yè)情況。就這樣在生動活潑的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
四、音樂課堂,學生原創(chuàng)音樂也如此簡單
根據音樂制作大師軟件的多用性與實用性,孟璐老師組織了一堂“寫作”課:首先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利用101ppt 視圖結合欣賞分析日本民歌《櫻花》以及日本的音樂文化,當多媒體課件中出現曲譜時,提示引導學生說出它是2/4 拍,它有四個樂句,由do、mi、fa、la、xi 五個音構成,結束句在mi上,然后分組討論,用2/4 拍和這五個音寫出四小節(jié)的旋律,又請“音樂大師”展示,評選出你認為最好的一組。無論學生創(chuàng)作的如何,只要節(jié)拍不錯就給予鼓勵,教師要引導并把握好作曲的起、承、轉、合,再配上歌詞,這樣歌曲創(chuàng)作就基本完成了。再引導學生根據內容來討論確定歌曲演奏速度, 為歌曲填詞并指導書寫格式。最后是在“大師的伴奏下全班進行演唱,并錄下來讓學生完整地欣賞自己作詞、作曲并演唱的作品?,F代信息技術不但幫助我們解決了難點, 還實現了課堂教學視聽一體化,發(fā)展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也讓他們嘗到了成功的快樂。這節(jié)課在不知不覺中就提升了學生的審美感知和創(chuàng)意實踐等學科素養(yǎng)。
五、美術課堂,這樣上更“美”了
在美術教學《色彩的魅力》中,王明光老師為了提升課堂效率同時增強學生美術的興趣, 前期通過Photoshop、lightroom等色彩編輯軟件中的色輪等對互補色、色彩的明度飽和度進行直觀的觀察和講解, 使學生對色彩的理解和相互之間的關系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之后再利用希沃白板等課堂教學軟件中的游戲環(huán)節(jié),設置“給顏色分分類”環(huán)節(jié),分別對色彩的情感、冷暖、互補關系進行限時的小組競賽比拼積分。既營造了高效快樂的課堂氛圍,也在短時間內將前期講解的知識進行了高效練習。課后再布置少量的觀察作業(yè),在生活中尋找色彩的情感、冷暖、互補,拍攝記錄下來,便于下一節(jié)課小組之間通過希沃白板的投屏功能和大家進行交流。就這樣在游戲一樣的課堂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審美判斷、美術表現和創(chuàng)意實踐等能力。
總之, 像上面這樣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助力課堂的地方還有很多。不能一一列舉。只要用心,現代網絡資源可以任我們選擇來豐富課堂; 現代信息技術也可以自由駕馭改變更多的課堂面貌。讓現代信息技術助力學生學科素養(yǎng)提升,是國家教育的需要,是時代的要求,是大勢所趨,也是大有可為的地方,我們一起努力吧。
(2021 年度河南省教育信息技術研究課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升農村初中生學科素養(yǎng)的策略研究》14520210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