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生儒
任何語言的習得都離不開語言輸入和輸出的過程,閱讀和寫作對應的正是這兩個過程。而語言輸出和語言輸入二者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將閱讀和寫作相結合,對于學生語言綜合能力的提升有促進作用。但小學語文教材中的閱讀資源有限,難以滿足學生對于語言輸入的需求,導致學生的語言輸出水平不高。為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積極引入課外閱讀資源,實現(xiàn)對課內閱讀資源的有益延伸和拓展,增加學生的語言輸入,這樣才能保證學生能進行高質量的語言輸出。鑒于此,本文簡要分析如何將課外閱讀與寫作教學相結合。
一、小學寫作教學中的不足
1.教學方法滯后
寫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模塊,為了提升寫作教學的效率,小學語文教師紛紛開展了相關研究和實踐。但在具體教學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寫作教學的有效性,而出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的主要是教師運用的寫作教學方法不科學,具體表現(xiàn)為以下幾點:一是教學方法與學生認知特征不符。在激烈的競爭壓力下,小學成人化教育現(xiàn)象嚴重,為了凸顯作文的深度,部分小學語文教師會要求學生以成人視角分析和思考問題,這顯然違背了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規(guī)律,導致學生寫的文章假、大、空,缺乏真情實感。二是寫作難度加大。寫作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利用所學的語言知識,將自己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準確地表達出來。但在寫作教學中,教師過于追求寫作方法和技巧的運用,要求學生寫出的文章題材新穎、構思巧妙,加大了寫作難度,極易挫傷學生的寫作興趣和信心。三是機械訓練。為了讓學生可以更加快速地掌握寫作方法和技巧,部分教師要求學生仿寫范文,甚至還讓學生直接背誦范文。這種教學方式存在較大弊端,嚴重限制了學生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
2.寫作素材積累不足
很多小學生在寫作時經常無話可說,而其主要原因是寫作素材匱乏。閱讀和生活是學生獲取寫作素材的兩大主要途徑,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生活閱歷和經驗有限,再加上在日常生活中不注重觀察和積累,在現(xiàn)實生活中獲取和積累的寫作素材十分有限,難以將現(xiàn)實生活與寫作相結合,寫出的文章缺乏真實性和感染力。另外,由于多數(shù)小學生尚未養(yǎng)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閱讀量有限、閱讀面較窄,難以將閱讀與寫作進行有機結合,寫作能力提升緩慢。
3.寫作指導不科學
在具體寫作教學中存在兩大誤區(qū):一是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寫作能力持“不信任”的心態(tài),會全程帶領學生分析寫作要求、寫作內容和寫作方法,并要求學生按照固定的模板寫作。教師的全程干預嚴重限制了學生的寫作思維,導致學生寫出的文章千篇一律,缺乏自我意識;二是部分教師過于關注學生的學習成果,忽視對學生寫作過程的有效指導,對于學生的文章也只是給幾句籠統(tǒng)、簡單的點評,導致學生難以得到具體、真實和準確的反饋,沒有明確的改進方向,影響了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
二、小學寫作教學中課外閱讀的重要性
1.增強寫作動機
寫作是語言綜合能力的重要體現(xiàn),其對于學生的語言知識基礎、語言邏輯思維、語言表達能力等都有較高要求,而小學生系統(tǒng)化接受語文教育的時間較短,語言綜合素養(yǎng)偏低,難以自主完成寫作任務,這也使得很多學生對寫作產生抵觸、畏難等情緒。而相較于課內閱讀,課外閱讀書籍具有豐富性、趣味性和故事性,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極易被其中的精彩情節(jié)所吸引,并展開想象,進而有效激發(fā)寫作欲望,產生寫作動機。
2.積累寫作素材
小學生的語言材料積累不多,難以進行高質量的語言輸出。而閱讀題材寬泛、閱讀內容多樣,是課外閱讀最為顯著的特征。通過對不同題材文章的閱讀,可以讓學生積累到豐富的語言素材,并學習更多實用的寫作方法和技巧,提升寫作能力。
3.增強社會意識
小學生的生活圈子較小,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有限,積累的生活經驗淺薄。而書中包含世界萬象,可以通過讀書開拓視野,小學生也可以通過閱讀彌補現(xiàn)實生活中見識不足的缺陷,開拓視野,這對于學生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形成大有裨益。另外,小學生的情感經歷匱乏,對于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些事物難以產生共情。而課外閱讀可以引領學生體會世間冷暖,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提升學生對社會多面性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促進學生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念的形成。如此一來,學生便能在寫作中融入更加豐富的情感,讓文章更具感染力和說服力。
4.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小學生的語言基礎薄弱,在語言表達上存在不足,很多時候他們都不知道如何將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清楚地表達出來,因而在寫作中經常會出現(xiàn)詞不達意、語言邏輯混亂等問題,文章可讀性不高。針對這一問題,小學語文教師應予以重視,并結合課外閱讀,夯實語言基礎,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養(yǎng)成摘抄好詞好句的閱讀習慣,并通過對這些好詞好句的仿寫和應用,豐富語言知識積累,提升語言表達能力;也可以組織豐富多樣的課外閱讀活動,如故事會、閱讀分享會等,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將課外閱讀內容復述出來,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三、小學寫作教學中應用課外閱讀需遵循的基本原則
1.多樣性
小學生的知識面有限,而閱讀是拓寬學生知識面的最佳途徑,因而在小學寫作教學中課外閱讀一定要具備多樣性,以供學生選擇。為此,教師應根據寫作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水平,篩選適合學生的課外閱讀資源,并讓學生根據興趣和水平進行選擇,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個性化和多樣化的閱讀需求。同時在課外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基于不同的文章視角,思考寫作主題,發(fā)散思維,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
2.趣味性
小學生天性愛玩,且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對任何事情都極易“三分鐘”熱度,在課外閱讀中也是如此。因而教師應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遵循趣味性原則,通過選擇趣味性較強的課外讀物,再采取趣味性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促使他們保持較高的積極性和專注力,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3.適切性
目前市面上針對小學生的課外讀物種類多樣、內容豐富,但并非所有的課外讀物都適合小學生。因而教師應根據寫作教學的特征和需求,遵循適切性原則,選擇符合小學生認知特征和寫作學習需求的課外讀物,保證課外閱讀與寫作教學的適切性,這樣才能將課外閱讀的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
四、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外閱讀教學的應用策略
1.安排課外閱讀活動,激發(fā)寫作興趣
為了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可以設計和組織形式多樣的課外閱讀活動,讓學生體會到語言學習的樂趣,激發(fā)學生語言表達和創(chuàng)造的欲望。首先,教師可以以周或月為單位,組織學生開展課外閱讀分享活動,讓學生相互推薦和分享自己近期的閱讀的課外讀物,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其次,教師可以組織分組閱讀活動,讓學生將自己的閱讀體會和感受與同伴分享和探討,提升閱讀能力,激發(fā)語言學習興趣;最后,教師可以聯(lián)合學校圖書館或社會公益性圖書館,開展課外閱讀活動,讓學生感受閱讀的重要意義,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為寫作興趣的培養(yǎng)做好鋪墊。
2.選擇合適的課外閱讀材料,豐富寫作素材
教師可以充分發(fā)揮課外閱讀的優(yōu)勢,擴充學生的知識面。小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認知能力有限,在選擇課外讀物時會存在一定的誤區(qū)和盲區(qū),教師要做好領路人的角色,引導學生選擇合適的課外讀物,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豐富學生的閱讀積累。但教師需要意識到一點,即學生個體的差異性,不同學生對于課外閱讀和寫作學習的需求是不同的,因而教師應主動參與到課外閱讀內容的選擇中,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他們在閱讀和寫作中的弱點與盲點,對他們進行針對性、差異性的課外讀物選擇指導。
3.創(chuàng)新課外閱讀方法,提高寫作教學質量
小學語文教師應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對課外閱讀教學模式和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讓學生可以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閱讀和寫作教學活動中,凸顯學生的主體性,提升教學效果。首先,教師可以一改以往說教式的授課方式,將任務驅動法、探究式探究法、體驗式學習法等教學模式引入課外閱讀活動中,讓學生自主完成課外閱讀學習任務,獲得直接、鮮活的閱讀經驗,豐富學生的閱讀感悟和積累;其次,教師可以借助現(xiàn)代化的教育技術,創(chuàng)新課外閱讀教學方法,通過圖片、動畫等直觀方式將課外閱讀內容呈現(xiàn)出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便于學生對閱讀內容進行理解和掌握,提升閱讀質量;再次,教師應注重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通過引入互動式教學方式,與學生進行良好互動,讓學生主動分享閱讀體驗,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保證閱讀效果;最后,教師應采取生活化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將課外閱讀與現(xiàn)實生活經驗相結合,豐富閱讀感悟,提升閱讀效果,讓寫作更加貼合生活。
4.讀寫結合,提升寫作能力
閱讀作為語言輸入的重要途徑,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有重大意義。因此,在小學寫作教學中,教師應意識到二者的內在聯(lián)系,并采取讀寫結合策略,引導學生將課外閱讀與寫作相結合,提升學生的讀寫能力。首先,在課外閱讀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完成讀后總結、閱讀日記等任務,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的閱讀感悟,而且也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和運用能力,為寫作奠定良好基礎。其次,教師可以借助課外閱讀,鍛煉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比如,一些課外閱讀會在結尾留下空白或懸念,以便讀者發(fā)揮想象力。針對這類課外讀物,教師則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結尾續(xù)寫活動,鍛煉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學生天馬行空的想象,給故事創(chuàng)造了不同的結局,這樣既可以發(fā)散學生的思維,且也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課外閱讀資源的運用,不僅可以豐富小學寫作教學內容,而且對于學生寫作興趣和能力的提升也有積極作用。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并根據寫作教學的特征和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選擇合適的課外閱讀資源,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促進課外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深度融合,豐富學生的寫作思路,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進而促進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