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紅艷
(貴州省余慶縣教育體育局,貴州余慶 564409)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漸深入,英語學科依然備受重視。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英語知識,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創(chuàng)造性地去學習,從而確保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具體來說,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新、優(yōu)化教學方法,通過愉快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感受英語的魅力,進而由傳統(tǒng)的被動學習轉(zhuǎn)變?yōu)橹鲃訉W習,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
教學的終極目標是讓學生增長知識,提高能力,促進全面發(fā)展,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但在當前的高中英語教學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對學習英語這門課程有著錯誤的認知,即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應試能力。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就不會注重教學目標的制定,而只是向?qū)W生傳授一些應對考試的所謂“重點知識”,如句法和語法等,使得學生錯失綜合能力提高的良機。
教師專業(yè)能力的具備是保證高效教學的關鍵。然而,有些學校在招聘和使用英語教師時只關注教師的學歷水平,并不注重其教學經(jīng)驗和能力,導致教師的教學方式單一,教學理念傳統(tǒng),不能有效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極大地影響了教育質(zhì)量和教學效率。
由于教育的“功利化傾向”,導致本應該有利于提升學生英語素養(yǎng)的舉措在實施過程中出現(xiàn)了一些偏差。大部分學校領導和教師在教育教學上都以考試為目標。應試教育的根深蒂固,使英語教育變成了“為考而學”,偏離了英語學習的意義。學生不能體驗學習英語的樂趣,并產(chǎn)生了極重的厭倦心理。更為嚴重的是有些英語教師對學生忽視了基礎知識、基本能力以及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城鄉(xiāng)英語教師搭配失衡,且鄉(xiāng)村學校教師流失嚴重。城市學校特別是重點學校集中了大量優(yōu)秀的骨干老師,師資力量可謂雄厚,而農(nóng)村學校尤其是邊遠薄弱的學校英語師資不夠,教師流失嚴重。同時,很多教師在教育教學理念上過于“應試”。從高一年級開始,有些學校和教師就將“高考”定為目標,實行“教學內(nèi)容超前”“應試技能訓練超前”等“超前教學”。比如在閱讀語言知識教學中,教師往往是遇到什么語言結(jié)構(gòu)就講什么,在高一就把高二的語法重點內(nèi)容講了,學生囫圇吞棗,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導致學生實際運用能力差。而且,有些老師甚至從高一年級起就用高考題型訓練學生的考試技能,這種拔苗助長的理念嚴重影響了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良好的教學氛圍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并輕松愉快地學到知識,提高能力。因此,教師必須在“氛圍”和“興趣”上下功夫。具體來說,就是教師可通過與學生的交流互動來活躍課堂氛圍,通過靈活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自主參與到學習中去。
比如在教學“St age and screen”知識點時,教師就可在課前、課中以及課后通過各種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課前,教師可以通過布置有關學習任務,讓學生應用網(wǎng)絡了解西方的哈姆雷特和中國的京劇結(jié)合時會產(chǎn)生的藝術(shù)效果;課中,通過多媒體播放哈姆雷特和京劇等片段,既可印證學生的預習,也可讓課堂氛圍變得愉快活躍,讓學生在“興趣”這個好老師的帶領下學習英語知識和傳統(tǒng)的中國文化,并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本單元的其他藝術(shù)形式,如現(xiàn)場音樂會、電影均可按此模式進行;課后,可以給學生安排任務,讓他們?nèi)チ私庵袊嗟你y屏藝術(shù),如川劇、春晚、相聲等。這些不僅能讓學生通過視頻開闊眼界、發(fā)散思維,還能讓學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助力學生全面發(fā)展,為成長打好基礎。
很多情況下,部分教師采用的都是“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很少會留出時間讓學生自由發(fā)揮,導致學生不能領略英語學科的魅力,影響了學習的主動性。因此,必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更好地克服“填鴨式”弊端,并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能有效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不僅能就教師提出的問題展開交流探討,還能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在一定程度上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模式。
在采用合作學習的模式時,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一個全面了解。這樣才能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保證所有學生都參與課堂學習。教師可將基礎知識較好的學生和基礎知識一般的學生劃分為一個層次,或?qū)⒒A知識一般和基礎知識較差的學生劃分為一個層次,實現(xiàn)以優(yōu)帶差,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在合理劃分后,教師還要布置難易不同的學習任務,以增強他們對知識的掌握。
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其實在任何一節(jié)課都可以使用。比如教學“At one wit h nat ure”單元Present ing ideas 一課時,教師可要求學生自主設計規(guī)劃并展示最想生活的地方,如:Which place would you like t o live in?課前對學生進行分組,學生在小組討論之后自主進行任務安排,教師給予學生指導。如,建議一些學生在網(wǎng)絡上收集相關的知識及相關的素材,另一些學生整理本單元中所出現(xiàn)的相關語言素材,并對收集的素材進行小組討論與整理后形成提綱,然后小組成員就最后形成的內(nèi)容進行潤色、修飾,以此鍛煉學生的總結(jié)能力。最后讓學生進行展示,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這種模式的實施相當于一個課題研究,即小組自主學習的同時進行合作學習,每個人根據(jù)自身的優(yōu)點完成相應的任務,積極參與并做出貢獻。特別是小組劃分時,教師要根據(jù)具體情況對學生進行合理劃分,盡量做到人盡其用。這樣,不僅能強化學生的自學意識和自學能力,還能保證后續(xù)教學的高效進行。這種“教學相長”的效果不僅有利于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還極大程度促進了教師的專業(yè)成長。
眾所周知,高中階段的英語知識比初中階段的英語知識更廣泛、更復雜,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適當對其進行簡單和具體化處理,幫助學生通過發(fā)散性思維進行自主思考,并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特別是要在教學中讓學生通過生活化情境進行理解。這不僅能夠讓學生積累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還能深入思考英語問題。教師還可以通過問答滲透生活元素,幫助和啟發(fā)學生在生活中學會學習,在學習中學會生活。
比如在教學“Food and t hought”單元Writ ing a recipe 內(nèi)容時,教師可通過生活化的教學來增強學習趣味,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教師可以準備一間廚房作現(xiàn)場教學。首先讓學生學習寫一份菜譜及所需食材,然后列出操作步驟。課前,教師要求學生先去了解相關食物,如dried chilli,soy sauce, vinegar,heat t he oil,st ir;課中,運用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 全身反應法)教學方法來教學,即提供具體的食物、調(diào)料與烹飪工具等。教師先進行演示操作,在操作過程中提醒學生觀察并說出相對應的英語表達。教師示范后,可邀請一位經(jīng)常做飯的學生來進行實際操作,其他同學再一次描述其操作流程。這種方式既增加了趣味性,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英語知識,同時還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幫助學生在真實的英語語境中學習語言和在生活實踐中提高學生提高語言的能力。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經(jīng)不能完全滿足新時代教育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必須利用先進的教育教學手段和技術(shù)來吸引學生,并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信息技術(shù)就是最好的選擇,它能為學生提供生動、直觀、有趣的畫面,促進學生在“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過程和情境中思考英語問題。這種學習體驗對學生可謂妙不可言。同時,課堂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通過豐富的網(wǎng)絡資源拓展學生的知識,完善知識體系,讓學生了解豐富多彩的“外面的世界”,并在知識增長中逐漸認識到英語的魅力,促進其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認識到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性,并以此為重點圍繞教學內(nèi)容進行知識拓展。還可推薦相關的英語影視音樂,采用更多的形式讓學生更好地認知英語,從而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比如在教授本單元第二篇文章Art &Technology 時,教師可以利用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shù)來展示電子版本的《清明上河圖》。讓學生坐在教室里就可以看到這幅偉大的作品,更能體驗科技給藝術(shù)帶來的變化和魅力。如原文中的“Thanks t o t echnology however, millions more people have been able t o experience a digit al version of t his paint ing.Three- dimensional (3D) animat ion means t hat viewers can see t he charact ers move around and int eract wit h t heir surroundings. They can also wat ch as t he different scenes change from daylight int o night t ime.”這種先進的英語教學理念和寬松的信息技術(shù)學習環(huán)境能幫助學生產(chǎn)生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和動力。
明確的規(guī)劃是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前提,不然學生很難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體來說,教師可給學生提前規(guī)劃好預習及復習的流程。需要注意的是,在此過程中教師不應局限學習范圍,但必須要讓學生明確一個界限,幫助學生在這個界限里去自主學習。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提高自身自主學習的水平。
比如在教學“A new st art ”單元時,教師就可以根據(jù)目標制定SMART 原則(S=Specific、M=Measurable、A=At t ainable、R=Relevant、T=Time- bound),幫助學生制定英語學習計劃。首先要求學生制定預習計劃,即事先去學習章節(jié)內(nèi)容所涉及的單詞,并了解相關閱讀內(nèi)容。教師在講授本單元的Making a plan 時,也可以給學生講授Time management 的相關內(nèi)容。因為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不管做什么事情有了計劃就會有好的結(jié)果。所以,教師應在學生進入高中學習時,就應該指導學生怎樣制定學習規(guī)劃。
隨著升學壓力的不斷加重,高中生的學習壓力也越來越大。教師必須千方百計為學生減壓,而“課堂實踐活動”就是一種減壓的好辦法。教師可依照教學內(nèi)容及學生興趣拓展實踐活動,以此增強英語教學的趣味性。特別是表演之類的活動,不僅能讓學生帶入自己的情感,還能幫助學生反復運用英語知識鍛煉口語表達能力。同時,也可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表演,并根據(jù)小組的情況設立相關表演主題,幫助學生在自由創(chuàng)作中合理運用英語知識。這樣,既提高了運用知識的能力,也一定程度促進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幫助學生形成完善英語知識體系,并逐漸習慣英語表達。這樣,學生就會在沒有很大壓力和潛移默化的正面影響中形成英語思維。
比如在學習“Amazing art”單元中Live from t he Louvre 一文之后,教師指導學生利用當下最流行的新媒介方式——直播來開展活動,在教師和家人的幫助下利用假期時間,運用所學、所掌握的英語語言直播,為所在地的一些風景和名優(yōu)土產(chǎn)品進行宣傳。這一方面可以通過實踐活動來加深對語言的學習、表達和運用,另一方面也可以為學生綜合素質(zhì)評價中的“課后實踐”加分,并為宣傳家鄉(xiāng)作出貢獻。
教師還要根據(jù)學生在活動中運用知識的深度、口語表達的準確度等對學生進行評價,讓學生明白自己的實際學習水平,之后針對存在的不足進行指導,提升學習能力、促進個性發(fā)展、優(yōu)化學習效果。最后,教師還要用激勵性語言來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并增強學習的主動性,這也是緩解壓力、激發(fā)自主學習熱情的有效辦法。
雖然高中的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但在學習壓力越來越大的情況下難免會產(chǎn)生消極情緒,甚至還會失去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必須轉(zhuǎn)變陳舊的教學觀念,踐行先進的教學方法和理念,通過激發(fā)學習興趣和提高學習能力,還要幫助學生建立“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樂之”的良好心態(tài),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同時還應關注學生的年齡特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不斷進步,全面發(fā)展,成為對社會有用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