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秀珍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實施德育的范疇主要包括:培養(yǎng)學生的國際視野與家國情懷、健全人格與人文素養(yǎng)、審美鑒賞與文化自信、辯證思維與科學精神等,旨在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文章以高中英語(譯林版)必修一 Unit 2閱讀板塊 Strangers under the same roof?的教學為例,分別從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課外活動、組織多元評價等方面,談談實施德育的方法,旨在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一、借助多媒體技術
多模態(tài)語言形式為學生價值觀的形成提供了多樣化的途徑。通常教材中會以圖片、文本、視頻等多模態(tài)的形式呈現指向主題的內容,易于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產生共鳴,誘發(fā)參與熱情。在教學中,教師可運用多媒體技術播放視頻,引導學生在視聽的直觀感受與體驗中,產生觸動,獲得思想上的共鳴,激活學生對德育內容的感知。
教學片段一:
課堂伊始,教師播放了有關母愛的視頻資源,并讓學生思考如下問題:(1)What are the most moving things about your parents?(2)What have you done that most moved your parents?(3)How do you feel about the video content?學生圍繞這些問題深入思考。其中問題(1)是讓學生闡述父母曾經做過的最讓自己感動的事情。問題(2)則是讓學生從自身的視角去思考,對父母做過哪些令其感動的事情。問題(3)在基于前兩個問題之上,結合視頻資源,闡述自己的所思所感。本文是針對親子之間因溝通不暢產生矛盾而展開的,而視頻資源的節(jié)選,是有關母愛的主題,是從另一個視角,讓學生去思考親子之間的關系,以此來喚醒每個人心里最初對父母的愛,進而揭示該語篇中隱含的德育內容:感恩父母,感悟親情,學會與父母和諧相處,形成健全的人格。視頻資源以視聽的方式,為學生營造了回憶父母曾經是如何照顧自己的氛圍,這些點點滴滴的溫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親子關系的緊張,從而讓學生更加理性地去思考如何與父母更好地相處。
在教學中,教師借助多媒體技術,引導學生從回顧與父母之間最感動的事情為出發(fā)點,點燃學生心中親情的火焰,嘗試從父母的視角去思考產生摩擦的原因,思考如何與父母友好相處,學會感恩,以緩解在高中階段與父母的緊張關系。
二、開展課內外活動
開展豐富的課內外活動是滲透德育的有效途徑,為學生提供了內化于心,外化于形的現實情境?;诖?,教師可圍繞德育話題,結合語篇內容,開展唱英文歌曲比賽、演講比賽、話題討論等一系列活動,引導學生在多樣化的德育活動中學習,于學習中成長。
教學片段二:
教師于讀后環(huán)節(jié),設計了“媽媽/爸爸我想對你說”的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圍繞日常生活中親子之間溝通不暢的一件事情進行對話交流,并通過有效的交流緩解親子之間的關系。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針對溝通的內容進行交流,分別從親子雙方的視角出發(fā),以實現事情的解決為目的進行良性溝通。既鍛煉了學生地語言表達能力,又讓學生站在雙方的視角上,重新審視產生分歧的點,從而理解父母地態(tài)度和行為,有助于學生客觀地理解父母,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課外,教師再通過以“媽媽/爸爸我想對你說”的演講比賽,為學生提供真切表達自己心聲的機會,讓學生在語言表達中,強化對親情的感知,紓解心理的不解,有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形成正確的道德價值觀。
在教學中,教師通過角色扮演、演講比賽等活動,引導學生圍繞親情話題進行討論交流,讓學生在角色演繹與演講中,換位思考,認識到親子之間產生分歧的原因,需要從客觀的視角去主動積極地化解問題,有效的溝通才能讓親子關系融洽。
三、實施多元評價
針對德育的評價多停留在口頭,其效果并不顯著。這就需要教師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多元評價,關注評價對象在發(fā)展過程中的變化,從而實現以評促學。在教學中,教師可采取學生自評、教師評價,同伴互評等多元評價,檢測德育內容的落實與目標達成情況,從而為教學方式和內容的調整提供依據。
教學片段三:
在評價環(huán)節(jié)中,除了教師評價、同伴互評外,學生還需要從“認識成長的特點”“正確價值觀的樹立”“良性人際溝通”“學習的自信”“心理健康構建”“邏輯推理、辨析等思維能力提升”等方面,選取兩三個角度進行書面自我評價。有的學生的自我評價如下:在本單元的學習中,我認識到親子之間發(fā)生分歧與矛盾,雙方都有責任,需要站在雙方的視角去思考問題,才能進行良性的溝通,從而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同時在角色扮演活動中,也充分感受到父母對子女的愛,我們不僅學會與他人和諧相處,還要學會與自我相處,從而形成正確的人際價值觀。此外,教師也從教學內容、課堂落實情況、教學反思等方面進行了自我評價,最后,綜合這些評價,教師再重新審視整個德育滲透的過程,從中發(fā)現不足,進行調整。
總之,教師可通過利用多模態(tài)資源、開展課內外活動的、實施多元評價等策略,將德育滲透到閱讀教學中,讓學生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提升品德素養(yǎng),實現立德樹人的育人目標。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高郵市三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