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靜
(喀什市第十六小學 新疆 喀什 844000)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社會正不斷向信息化靠攏。傳統(tǒng)教學方式已經無法適應當前教育,因此就出現“教育信息化”一詞。當今教育,教職人員必須清楚地認識到教育改革的發(fā)展趨勢,加強對信息技術的運用,這也是當前教學中所面臨的嚴峻問題,同時也為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傳統(tǒng)數學教學中,課堂往往比較嚴肅,缺乏活躍性。大數據背景下,教師可以借助智慧云教育平臺,營造和諧的、趣味的課堂氛圍,有助于實現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教育目的?;诖?,針對本課題進行探究具有重要意義,可以為小學數學多樣化教育以及實現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目標提供參考[1]。
大數據背景下,智慧云教育平臺得到飛速發(fā)展。智慧教育平臺主要是基于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技術為一體的智慧教育平臺,可以為教育機構、學校、教師、家長以及學生帶來方便。不僅可以提升教師的教學效率,同時也能提升與學生的交流互動,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及時向家長分享學生學習的進度。首先,智慧云教育平臺還能實現教師精準教育。教師可以基于平臺優(yōu)勢自由添加相應的教學活動,將教師認為不錯的學習資源向學生進行推送,確保自主學習的實現。教師也能基于學生的學習狀況優(yōu)化教學方案,不僅能夠提升之后的教學效果,也能減輕教師的工作壓力。同時,智慧云教育平臺可以保障教師之間的交流探討面,彼此分享教學經驗,提升教學能力。其次,智慧教育平臺可以實現學生智慧學。相關平臺可以為學生推動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學習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資源讓其自主選擇。同時,借助智慧云教育平臺的優(yōu)勢可以為提升學生小組交流探討的效率,促進團隊合同共同研究,有助于提升學生的交流與協作能力。再次,智慧云教育平臺還能及時把握學生的學習進度,動態(tài)獲取學情,并開展過程評價,包括課前學生學習準備情況、課中與學生及時評測交流;課后了解學生學習進展和反饋報告。同時,借助智慧云教育平臺還能實現對學生成績的智能化統(tǒng)計、可視化分析等,有助于為日常教學工作提供參考,提升教學的針對性,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最后,智慧云教育平臺還能提升教學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教師在遇到教育問題時可以與其他教師實時溝通,并及時查閱相關信息,同時也能打破信息孤島,實時更新,使教學更加高效[2]。
傳統(tǒng)模式的教學中,課堂往往比較嚴肅,缺乏活躍性。對比傳統(tǒng)小學教學模式,數字化教學可以營造輕松、和諧的、趣味的課堂氛圍,使學生能夠在良好氛圍中主動發(fā)言。大數據背景下,教師必須清楚認識到教育改革的發(fā)展趨勢,積極運用智慧云教育平臺,并結合核心素養(yǎng)的教育理念進行教學改進,有助于核心素養(yǎng)教育理念的落實。
例1:人教版“小數的加法和減法”教學。本課程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與掌握小數加法與減法的計算方法,提升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計算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大數據背景下,教師可以結合智慧云教育平臺進行實踐教學,根據課程目標進行有效教學設計。在課前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結合智慧云教育平臺的優(yōu)勢,為學生提供一些課前預習任務,比如:預習小數的加法和減法方面的知識,要求學生了解相關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在課程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生一般對課程知識有一定的了解,這時教師可以根據“小數的加法和減法”的特點,結合現實生活中的一些應用案例,為學生設計趣味化情境,從而帶動學生一起對課程知識進行深入探討分析。比如:教師可以基于課程特點設計“超市”主題,結合智慧云教育平臺,為學生設計生動、趣味性的教學情境,可以為學生播放一段超市結賬過程的小場景,讓學生算好顧客購買發(fā)票上的小數,看看與實際上付款的金額是否一致,從而提升學生對課程知識的了解與應用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競答的方式,根據視頻內容設計一些簡單的課程問題,以激發(fā)學生的發(fā)言興趣,并要擺脫傳統(tǒng)舉手發(fā)言的習慣,讓學生的發(fā)言不再拘束,這有助于提升學生發(fā)言主動性,有助于為學生構建高效課堂。通過情景化課程教學設計,可以實現培養(yǎng)學生邏輯能力、計算能力、問題解決能力以及知識應用能力,有助于滿足核心素養(yǎng)的教育要求。課程結束后,教師還可以運用智慧云教育平臺為學生布置一些課后作業(yè),以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比如可以讓學生觀察生活中“小數的加法和減法”的應用情況,做好調查記錄,并對相關記錄進行分析,提出對小數的加法和減法應用一些思考。調查記錄與分析思考都可以在智慧云教育平臺上進行,不僅可以借助智慧云教育平臺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以及學習狀況,便于后續(xù)對課程教學進行優(yōu)化與完善,還能及時為學生在實踐作業(yè)中所遇到的困惑與不解進行解答,有助于深化學生對小數的加法和減法的了解,提升學生對課程知識的應用能力,從而滿足核心素養(yǎng)的教育要求[3]。
例2:人教版“小數的意義和性質”教學。本課程的教育目標是讓學生掌握小數的計算單位及進率,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以及知識應用能力等。大數據背景下,教師需要借助智慧云教育平臺的方式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以滿足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教育要求。課前準備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借助智慧云教育平臺為學生推送一些有關“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的知識,如制作一些生動課件,要求學生對課件視頻進行預習,使學生能夠預先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智慧云教育平臺的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小數點搬家”的課程情境,借助趣味性情境幫助學生逐漸摸索出小數點移動與數值大小的變化規(guī)律,深化學生對相關知識的了解。之后,教師需要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對小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進行討論,為學生提供一些生活應用的案例,并針對相關案例設計一些數學計算問題,使學生能夠在探討過程中逐漸掌握課程知識的應用能力,從而實現核心素養(yǎng)的教育目的。在課程結束之后,教師還可以借助智慧云教育平臺的方式檢查學生課程知識的掌握情況,比如根據“小數的意義和性質”課程的需要設計一些數學題,并提供相應的解題思路,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的方式進行課程學習,如果學生在自主探究過程遇到一些不懂的問題,教師可以借助智慧云教育平臺及時為學生進行解答, 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與問題探究能力,從而實現培養(yǎng)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教育目的。
例3:人教版“立體圖形的表面積與體積”教學。本課程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對立體圖形表面積與體積的計算更加熟練,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空間觀念與思維能力,從而實現核心素養(yǎng)的教育目的。在大數據背景下,教師可以借助智慧云教育平臺的方式進行課程教授。在課程預習方面,由于教師可以借助智慧云教育平臺的方式為學生提供一些學習資料,如讓學生了解立體圖形的表面積與體積定義與計算方法,便于接下來進行教學。在課程教學方面,由于本課程的知識點比較抽象,難以理解,學生很難通過判斷進行掌握。教師可以智慧云教育平臺的方式為學生展示一些常見的圖形,并進行組合。如三個正方體加上兩個正方體的組合。在教學中,教師借助智慧云教育平臺幫助學生觀察不同表面,使學生可以根據不同面的觀察地進行計算,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習慣,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另外,由于正方體的組合各式各樣,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自主進行學習和研究,從而找出不同組合方法,并對相關組合進行思考和分析,使學生能夠遇到相同題目時也能采取相應方法進行思考與解決,從而提升學生數學思考與解題能力。在課程作業(yè)設計上,教師需要根據課程特點以及學生學習情況進行針對性設計,如對一些知識掌握程度不錯的學生,教師可以為其布置一些高難度數學題,以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與思考能力;對于一些學習一般甚至并未完全掌握的學生,教師可以布置一些簡單的數學題,便于相關學生鞏固知識,提升對課程知識的掌握程度,以此實現核心素養(yǎng)的教育目的[4]。
核心素養(yǎng)教育理念下,教師應該重視推理意識對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性,以引導學生在已有的概念與知識的基礎上運用類比、觀察、猜想的方式對客體做出推理,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同時,教師也應該結合大數據背景下所誕生的數字技術,借助智慧云教育平臺的方式開展教學,并結合生活實例,引導學生將數學問題與生活實際產生聯系,從而實現核心素養(yǎng)的教育目的。
例1:人教版“認識更大的數”教學。本課程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數級、數位、計算單位之間的關系。課程開始之前,教師可以結合大數據背景下的智慧云教育平臺進行課前預習設計,比如由于小學生很難接觸到生活中的一些較大的數,教師可以從生活中找取實例,為學生設計一些趣味性、生動性課件視頻,讓學生簡單了解生活中存在的大數以及之間的關系。在課程教學的過程中,由于學生對課程知識有一定的了解,教師可以基于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融合推理的方式,設計有效的教學方案,比如教師可以結合生活案例設計主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探討,借助交流增加彼此對課程知識的了解程度,之后教師再結合推理的方式,引導學生逐漸深入了解更大的數,使學生在逐步深入中樹立推理意識,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問題分析解決能力。在課程結束后,教師可以借助智慧云教育平臺為學生布置一些生活觀察任務,要求學生觀察生活中更大的數,并將分析與總結記錄在智慧云教育平臺上,這不僅能夠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課程知識掌握情況,及時針對學生分析總結的內容進行回應,同時也能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有助于實現核心素養(yǎng)的教育目的。
例2:人教版“升與毫升”教學。本課程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升與毫升”,形成一定的容量觀念,并具備課程知識的應用能力。在本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大數據技術,運用智慧云教育平臺的方式進行教學。首先是課程預習設計方面,教師可以借助智慧云教育平臺的方式為學生準備一些自主探究學習的課程視頻,讓學生先預習相關知識,了解“升與毫升”之間的容量進率。其次是課程教學方面,教師可以從日常生活入手,挖掘生活中的關聯點,并借助智慧云教育平臺為學生展示一些日常生活物品,包括飲料瓶、洗發(fā)露等,使學生能夠在觀察中學習數學知識,從而提升教學實效。同時,教師也可以借助智慧云教育平臺加強與家長交流,并讓家長帶領學生去超市觀察不同瓶子的容量,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課程知識,使學生能夠清楚認識到升比毫升大。最后是課程作業(yè)設計方面,教師應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教育理念,為學生設計一些“升與毫升”之間轉換的數學題,并配上趣味性動畫,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使學生在自主探究過程中逐漸提升數學分析能力、數學解題能力等,從而實現核心素養(yǎng)的教育目的[5]。
例3:人教版“分數加法和減法”教學。本課程的教學重點主要是讓學生了解分數加法和減法的一些計算方式,并在課程中逐漸培養(yǎng)學生知識遷移能力、知識應用能力、數學問題推理能力以及合作學習能力等。大數據背景下,教師應轉變傳統(tǒng)教學思維,學會運用智慧云教育平臺為學生進行教學設計。在課程預習方面,教師可以為學生推送一些分數加法和減法的定義知識與計算方法,使學生掌握基礎的分數加法和減法能力。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生活中找實例,如將電量與課程知識相結合,設計相應的問題,如“小李的手機電量是總電量的三分之一,小彤的手機電量是總電量的四分之一,假設兩人的總電量相同,求小李和小彤兩人手機電量誰得多,又相差多少?!辈⒆寣W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交流探討,這可以提升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知識應用能力、數學問題推理能力以及合作學習能力。在課程結束之后,教師再借助智慧云教育平臺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檢查,比如為學生設計一些有難度的分數加法和減法,讓學生進行回答,教師可以借助智慧云教育平臺的方式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并對一些不符合教學目標的學生推送一些補習措施,使其能夠逐漸了解與掌握課程知識,提升知識應用能力,從而實現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教育目的。
大數據背景下,教師需要摒棄傳統(tǒng)教學方法,基于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進行教學設計。首先,在實際教學中,學生經常會因為課堂氛圍出現抵觸的情緒,從而影響小學數學教學的效果。教師應該學會運用大數據技術方式構建良好氛圍,用氛圍的方式來減少學生抵觸的情緒,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傳統(tǒng)數學教學中,一些數學概念的講解和公式的推理需要占用大量的課堂時間,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學生對數學課程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應該為學生構建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并用氛圍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發(fā)言的主動性。比如:人教版“加與減”教學。教師可以運用智慧云教育平臺的方式演示一些實物,運用實物演示的方式將粉筆的數量進行增加或減少,利用這種方式能夠有效活躍課堂的氣氛,使學生都能參與到教學的過程,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其次,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比較枯燥,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教師應該積極改變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設計,并結合智慧云教育平臺,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對課程內容的探索。比如:人教版“國土面積”教學。教師應該讓學生在課程的教學前收集相關的資料信息,然后在課堂上進行小組討論。教師應該起到輔助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對相關知識進行探究與分析,并及時糾正學生在探究分析中遇到的難題,并引導學生利用推理的方式解決相關問題。通過這種教學方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意識,實現核心素養(yǎng)的教育目的[6]。
大數據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可以結合智慧云教育平臺進行教學設計,以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為教學目標,制訂多樣化的教學方案。為此,本文主要從趣味情境、生活實際、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闡述,希望能夠為當代小學數學教學提供給新思路、新方法、新經驗,以推動中國教育事業(yè)不斷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