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奕成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游覽了舉世聞名的都江堰。
我們剛到玉壘山腳下,天空就飄起了蒙蒙細雨,青翠的玉壘山籠罩在一層薄薄的水霧里。我們打著傘,沿著陡峭的石板路,不一會兒,就走到了玉壘關(guān)前。玉壘關(guān)歷史悠久,是唐宋時期松茂古道第一關(guān)。我爬上玉壘關(guān),只見波濤洶涌的岷江一分為二,在山腳下呼嘯而過;規(guī)模宏大的都江堰像一個沉睡的巨人,靜靜地橫臥在江中,我不禁想起詩圣杜甫的名句:“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
雨越下越大,我卻越走越興奮,很快跑到了安瀾索橋。安瀾索橋,又名“夫妻橋”。據(jù)說,明朝有個官吏為了自己的私利,把當?shù)氐乃鳂虿鸪?,百姓們只得乘小舟渡江。岷江水流湍急,?jīng)常有人命喪于此。當?shù)鼐用窈蜗鹊聸Q心重修索橋,卻被官吏們蓄謀殺害。何先德的夫人改進了丈夫的設(shè)計,終于建成了一座能安全渡江的橋。當?shù)匕傩諡榱烁兄x何先德和他的夫人,就把這座橋叫作“夫妻橋”。
走過夫妻橋,就來到了都江堰三大主體工程之首的魚嘴分水堤。它是一個人工建造的魚嘴形堤壩,橫臥在岷江中央。這個“魚嘴”的作用可大了,它像一把尖刀插入岷江,讓岷江分為了內(nèi)、外兩江。內(nèi)江灌溉成都平原,而外江則用來排洪。在兩千多年前,古人就能想到這樣精巧的方法,不得不讓我敬佩。
順著“魚嘴”往前走,就來到了排沙能力非常強的飛沙堰。飛沙堰是內(nèi)江和外江的另一個交叉點,當水流經(jīng)此處,特殊的堰壩結(jié)構(gòu)就將江水變?yōu)閮陕?,含沙量高的水會順著飛沙堰流入外江,而含沙量低的水則順著內(nèi)江,涌入寶瓶口。
我們繼續(xù)往前走,水聲越來越大,震耳欲聾。洶涌的江水在狹小的水道里卷起了無數(shù)浪花,真像是卷起千堆雪。原來,我們已經(jīng)走到了寶瓶口。寶瓶口所在的位置,原本是玉壘山的一部分。李冰修建都江堰時,火藥還沒有被發(fā)明出來,開山鑿道非常困難。李冰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讓匠人們先把山石燒熱,再用冷水降溫,經(jīng)過八年時間,終于在玉壘山上“劃”開了一條細細的水道。水道一頭大,一頭小,就像一個瓶口,故名寶瓶口。通過寶瓶口,內(nèi)江水滔滔不絕地奔向成都平原,從此成都平原成了秦國的超級糧倉,為秦國統(tǒng)一六國打下了基礎(chǔ)。
都江堰真是一項偉大的水利工程!
發(fā)稿/莊眉舒
@龜背竹的龜背葉:都江堰不僅是偉大的水利工程,而且山青水綠,美如畫卷。有機會一定要來看一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