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燕
群文閱讀指的是以一篇經典閱讀文本為中心,鏈接多篇文本和多種閱讀材料的一種閱讀模式。在群文閱讀中,師生可圍繞一個中心議題展開探討和分析,明確文本之間的異同點,找尋它們之間的共性規(guī)律。這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豐富學生的閱讀儲備,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有重要作用?!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第四學段(7~9年級)“閱讀與鑒賞”目標要求:“能較熟練地運用略讀和瀏覽的方法,擴大閱讀范圍?!薄澳芾脠D書館、網絡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資料,幫助閱讀。學會制訂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钡r村初中學生存在閱讀量不足,閱讀習慣較差,閱讀方法欠缺,閱讀能力薄弱,等諸多閱讀問題。而大力開展群文閱讀教學能有效解決上述問題。對此,農村初中語文教師要在認識群文閱讀的重要作用的基礎上,探索科學和高效的群文閱讀模式,將群文閱讀的理念與語文教學融合起來,達成增加閱讀數量和提高閱讀質量的目的。在此,筆者就農村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作了一定的思考。
一、聚焦課程標準,精選群文閱讀的議題。
議題是群文閱讀中的話題焦點和中心,一切閱讀活動都要圍繞著焦點展開。鑒于議題的重要性,教師要聚焦《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以《課程標準》中的課程理念、課程目標、教學建議、評價建議等多種要素為依據,分析閱讀教學的要點和學生的成長目標,精選群文閱讀的議題,讓學生圍繞議題展開深度探析,明確語文閱讀文本的中心主旨、人文主題、藝術風格或語言特色等,突破傳統(tǒng)閱讀模式的束縛。例如,在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背影》為群文閱讀的起點,從課文的內容、主題及《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出發(fā),精心選擇群文閱讀的議題。首先,研讀《課程標準》,明確要求。《背影》選自八年級(上冊),基于選文的范圍,教師可結合《課程標準》中的學段要求,對標“第四學段(7~9)”中“閱讀與鑒賞”板塊“欣賞文學作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的實際要求,明確閱讀應達成“在閱讀中獲得情感體驗”的目標,由此可確定群文閱讀的議題應以人文主題為要素,以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為目的。其次,研讀課文,確定議題。在《課程標準》的引領下,教師明確了議題所在的范圍。基于此,教師可對《背影》的主要內容和情感內涵進行解析,確定“父愛如山,親情厚重”的人文主題,在此基礎上發(fā)散和延伸,通過聯(lián)想現實生活經歷,明確“于親情的傘下遮陰納涼”的議題,引導學生圍繞議題收集具有同源性的文章,如《父愛之舟》《散步》等。最后,教師針對精選出的議題,帶領學生共同分析議題的可行性,從后續(xù)閱讀的形式、手段、應達成的標準等多個角度進行預設,找準群文閱讀的切入點,讓學生深度解讀議題,這樣方可體現出議題的統(tǒng)領性和育人價值。歷經三個階段,教師在研讀《課程標準》、研讀課文和共同討論的過程中,由探索議題、確定議題到升華議題,能夠讓學生從“1”出發(fā),主動地探尋“X”,從而構建起完善的“1+X”群文閱讀體系,推動初中語文教學整體發(fā)展。
二、體現核心素養(yǎng),確定群文閱讀的目標。
明確的閱讀目標是保障群文閱讀教學活動有效開展的方向,直接決定了群文閱讀教學模式開展的效果?;诖?,初中語文教師在設計群文閱讀教學目標之前,必須要對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內容、學生的實際情況等進行全方位的分析,確保設計的群文閱讀目標與語文核心素養(yǎng)、學生的認知能力相契合。具體來說,教師應從以下三個方面設計群文閱讀教學目標:首先,從“知識與技能”層面設計閱讀目標。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下,教師在設計群文閱讀目標的時候,應關注兩個方面,即:知識的積累與運用、知識的比較與遷移等。在具體的群文閱讀教學目標中,不僅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語文基礎知識,還應在群文閱讀的過程中,通過對比和遷移等,完成某一方面語文知識的深度學習,真正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其次,從“過程與方法”層面上設計群文閱讀目標。針對這一方面的要求,教師在設計群文閱讀目標的時候,還應側重于“操作性的知識”,使得學生在操作目標的引導下,循序漸進地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通常,如果教師想要在群文閱讀中指導學生掌握文章的表現手法,就以此為群文閱讀目標,引導學生在不同文本的閱讀中,通過對比分析等,真正掌握文章這一表現手法的內涵;最后,從“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層面設計群文閱讀目標。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語文教師在設計群文閱讀目標的時候,還必須要對群文閱讀目標進行拓展和延伸,增加情感體驗的維度和深度,使得學生在不同閱讀文本的對比閱讀中,形成良好的思想情感。
三、圍繞學生特點,精選群文閱讀的文本
初中階段的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不同年級的學生,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不同。再加上每個年級的學生知識水平、興趣愛好、接受能力、知識結構等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性,為此,群文閱讀教學中組合選文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特點,選擇合適的閱讀文本。選擇閱讀文本時,教師要結合本班學生的知識結構,考慮所選文章的難易程度,還要考慮到本班學生當前的閱讀能力是否能完全理解老師所選的閱讀文章的中心思想。關于文本數量,教師不能一味地貪多,而是要從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確定合適的文本數量。當然,教師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適當增加文本數量,慢慢地拓寬學生的閱讀面。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選擇他們喜愛的文本,這樣做豐富了閱讀文本的體裁,也能使學生對群文閱讀始終保持著濃厚的興趣。
總之,群文閱讀的出現徹底打破了單篇閱讀一統(tǒng)天下的現狀,給傳統(tǒng)的閱讀課堂教學增添了活力和生機。但在具體落實中,由于教師對其認識不夠全面、不夠深刻,致使落實中依然存在諸多問題,難以達到既定的目標。基于此,必須要結合群文閱讀的內涵,科學設計群文閱讀議題、文本、課堂組織、評價等,真正提升群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