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青,宋明,閆嘉,王嬌,何彩秀
銅川礦務(wù)局中心醫(yī)院呼吸科,陜西 銅川 727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作為臨床常見慢性疾病之一,其急性加重不僅是患者經(jīng)濟負擔(dān)高的關(guān)鍵因素,還是患者病死的主要原因[1]。以往眾多學(xué)者認為COPD炎癥主要由中性粒細胞介導(dǎo),但近些年國內(nèi)外研究發(fā)現(xiàn)嗜酸性粒細胞(eosinophil,EOS)參與COPD 急性加重期或穩(wěn)定期發(fā)病過程,并在其中發(fā)揮重要作用[2-3]。當(dāng)前臨床治療COPD的藥物主要有糖皮質(zhì)激素、支氣管舒張劑等,但COPD 患者病情程度不一,導(dǎo)致個體間用藥存在一定差異,故應(yīng)針對患者實際情況為其選出最優(yōu)治療藥物。慢性阻塞性肺病全球倡議2019(GOLD 2019)指出,單獨布地奈德霧化吸入可能是治療某些COPD急性加重患者的合適選擇,可提供與甲潑尼龍靜脈注射類似的效果[4]。為此,本研究擬探討布地奈德混懸液治療高EOS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療效,以期為制定COPD急性加重患者治療方案提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0 年5 月至2021 年5 月在銅川礦務(wù)局中心醫(yī)院呼吸科就診的60例高EOS(血EOS≥2%)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與COPD相關(guān)診斷標準相符[5];(2)COPD急性加重期;(3)既往有≥2次急性加重或≥1 次導(dǎo)致住院,改良版英國醫(yī)學(xué)研究委員會呼吸問卷(modified 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MRC)[6]評分≥2 分及COPD 評估測試(COPD assessment test,CAT)[6]評分≥10 分;(4)入組前3 個月內(nèi)未參加其他臨床試驗;(5)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診斷COPD 前已存在肺炎、支氣管擴張、哮喘等其他肺部疾病史;(2)合并其他可能影響EOS 的疾病,如過敏性鼻炎、皮膚過敏、血管炎、寄生蟲感染等;(3)合并肝腎功能衰竭、急性心衰、血液系統(tǒng)疾病、惡性腫瘤者;(4)既往因呼吸衰竭接受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治療的極危重癥者;(5)對研究藥物過敏或過敏體質(zhì)者;(6)有明確精神疾病者。按照隨機數(shù)表法將患者分為A 組和B 組各30 例,A 組患者中男性20 例,女性10例;年齡48~73歲,平均(61.04±6.38)歲;病程1~9 年,平均(5.16±1.02)年。B組患者中男性23 例,女性7例;年齡45~75歲,平均(60.81±6.69)歲;病程1~9年,平均(5.21±1.13)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銅川礦務(wù)局中心醫(yī)院醫(yī)學(xué)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治療方法 A 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治療,包括吸氧、補液、抗感染、止咳化痰、解痙平喘、糾正水電解質(zhì)紊亂及丙酸倍氯米松氣霧劑吸入治療等,其中丙酸倍氯米松氣霧劑吸入用法為:一次噴藥0.05~0.1 mg (每撳一次約噴出主藥0.05 mg),1~2 撳/次。B 組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chǔ)上給予布地奈德混懸液(AstraZeneca Pty Ltd,批準文號:H20140475)用藥:霧化吸入,2 mg/次,2 次/d。兩組患者均治療14 d。
1.3 觀察指標與評價(檢測)方法 (1)療效:參照相關(guān)文獻[7]判定療效,緩解:臨床表征完全緩解或消失,mMRC 評分0~1 分,CAT 評分<10 分,白細胞計數(shù)正常,胸部CT 顯示肺部炎癥基本吸收;有效:臨床表征有所緩解,mMRC評分0~1分,CAT評分<10分,白細胞計數(shù)基本正常,胸部CT顯示肺部陰影減少;無效:臨床表征未緩解,mMRC 評分≥2 分,CAT 評分≥10 分,白細胞計數(shù)無好轉(zhuǎn)跡象,甚至感染加重,總有效率=(緩解+有效)/總例數(shù)×100%。(2)臨床癥狀改善時間和住院時間: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的咳嗽、咳痰、氣急等癥狀改善時間及住院時間。(3) C 反應(yīng)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鈣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血EOS:治療前、治療14 d 后兩組患者清晨空腹抽血,采用酶聯(lián)免疫法測定CRP、PCT水平,采用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測定血EOS 計數(shù)。(4)疾病嚴重程度:治療前、治療14 d 后采用mMRC 評分及CAT 評分分別對兩組患者疾病嚴重程度進行評估,其中mMRC 評分0~4 分,分數(shù)愈高呼吸困難愈嚴重;CAT評分包括5個方面,總分40分,分數(shù)愈高病情愈嚴重。
1.4 統(tǒng)計學(xué)方法 應(yīng)用SPSS22.0 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符合正態(tài)分布,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行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nèi)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 B 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6.67%,明顯高于A 組的73.33%,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χ2=6.405,P=0.011<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例)Table 1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effects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2.2 兩組患者的癥狀改善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 治療后,B 組患者的咳嗽改善時間、咳痰改善時間、氣急改善時間及住院時間明顯短于A 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癥狀改善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d)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improvement time of symptoms and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between the two groups(,d)
表2 兩組患者的癥狀改善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d)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improvement time of symptoms and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between the two groups(,d)
?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CRP、PCT及血EOS水平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的CRP、PCT及EOS 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CRP、PCT及EOS均較治療前降低,且B組明顯低于A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CRP、PCT及血EOS水平比較()Table 3 Comparison of CRP,PCT,and blood EOS levels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CRP、PCT及血EOS水平比較()Table 3 Comparison of CRP,PCT,and blood EOS levels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Note: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same group before treatment,aP<0.05.
?
2.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mMRC評分及CAT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的mMRC 評分及CAT 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mMRC評分及CAT評分均較治療前低,且B組明顯低于A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mMRC評分及CAT評分比較(,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mMRC and CAT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points)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mMRC評分及CAT評分比較(,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mMRC and CAT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point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Note: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same group before treatment,aP<0.05.
?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危急,進展迅速,其肺功能出現(xiàn)不同程度惡化,生活質(zhì)量降低,病死率較高。COPD 發(fā)病過程非常復(fù)雜,通常認為急性加重和中性粒細胞炎癥有關(guān),但當(dāng)前有研究發(fā)現(xiàn)部分患者EOS 會同時增多,EOS 在COPD急性加重發(fā)病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8-9]。
EOS 是白細胞亞類之一,來源于骨髓造血干細胞,為臨床血分析中常用的重要指標。多項研究報道,外周血EOS 是敏感性生物指標,可用于COPD 急性加重的治療與預(yù)后評估指導(dǎo);高EOS的COPD患者采用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療效良好,可有效縮短住院時間,減少急性加重次數(shù)與肺炎發(fā)生次數(shù)[10-12]。通常血EOS水平臨界值為2%時對預(yù)測EOS相關(guān)氣道炎癥及COPD急性加重均極敏感。為此本研究重點分析高血EOS 水平患者經(jīng)布地奈德混懸液吸入治療療效,結(jié)果顯示B 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67%,高于A 組的73.33%,且B組的咳嗽改善時間、咳痰改善時間、氣急改善時間及住院時間較A組更短,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表明布地奈德混懸液治療高EOS的COPD急性加重患者療效確切,可明顯改善患者癥狀,縮短住院時間,這與多項研究中提及的高EOS患者對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更敏感的結(jié)論相符[13-14]。布地奈德混懸液作為一種較理想的糖皮質(zhì)激素制劑,可利用抑制EOS分化與增殖使機體炎性介質(zhì)、細胞黏附因子減少,從而發(fā)揮抗炎作用[15]。當(dāng)前EOS炎癥可能致使COPD患者病情惡化的機制尚不清楚,但部分學(xué)者認為可能和氣道形狀改變、氣道重塑、水腫等共同作用有關(guān)[16-17]。董紹臣等[18]研究指出,高EOS 的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激素治療后其血EOS 水平明顯降低。本研究結(jié)果與其相符,但與之不同的是本研究進一步研究患者血EOS 降低的可能機制,發(fā)現(xiàn)兩組治療后CRP、PCT 均較治療前低,且B 組治療后CRP、PCT 低于A 組,提示高EOS COPD 急性加重患者經(jīng)布地奈德混懸液治療后血EOS 降低可能和其降低CRP、PCT 水平,抑炎作用有關(guān)。CRP、PCT均為臨床常見的炎癥反映指標,其中CRP屬于急性時相蛋白,可用于預(yù)測COPD疾病嚴重性,COPD急性加重患者血中CRP 水平明顯高于健康人;PCT 也是一種蛋白質(zhì),當(dāng)機體出現(xiàn)感染、炎癥時血PCT 水平明顯升高。布地奈德能夠刺激單核巨噬細胞吞噬凋亡的EOS與中性粒細胞,抑制EOS活化及其炎性因子釋放,從而拮抗炎癥[19]。
mMRC、CAT 均為臨床評估COPD 急性加重患者癥狀、疾病嚴重性的有效工具,其中mMRC 是對患者呼吸困難程度進行評估的量表,CAT是對患者生活能力與身心健康進行評價的量表[20]。本研究發(fā)現(xiàn)治療后兩組mMRC 評分及CAT 評分均比治療前低,且B 組mMRC評分及CAT評分均低于A組,說明布地奈德混懸液治療高EOS COPD 急性加重可明顯降低患者mMRC評分及CAT評分,促進康復(fù)。
綜上所述,布地奈德混懸液治療高EOS 的COPD急性加重患者療效確切,可明顯改善其癥狀,減輕炎癥反應(yīng),縮短住院時間,促進恢復(fù)。本研究雖然創(chuàng)新性分析布地奈德混懸液在高EOS COPD 急性加重治療中的作用,但由于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影響因素復(fù)雜,其EOS、CRP、PCT 等指標可能還受其他因素的影響,且本研究尚未分析EOS、炎癥指標與COPD急性加重患者采用布地奈德混懸液治療后的療效及其預(yù)后的相關(guān)性,加之研究對象數(shù)量較少,僅為本院某一時間段的住院患者,存在一定局限性,因而本研究結(jié)論仍有待后續(xù)進一步研究加以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