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奕萱
呼嘯的長風劃過火車,發(fā)出刺耳的聲音,窗外霧蒙蒙的一片。直至一片青翠的山巒出現在我眼前,爺爺的眉宇才舒展開來。這一次,爺爺帶我來探尋他年輕時流過血與汗的青山綠水,探訪曾經并肩的工友,探秘那段激情燃燒的“林場歲月”。
到站了,一位老人靜靜地佇立在站臺上,身上的那件藍色工衣洗得發(fā)白,還打著許多補丁。他就是爺爺經常提到的張爺爺??吹轿覀?,張爺爺的眼中迸發(fā)出光亮,“多年未見,你可算是回來了!”
跟著老人穿過閉塞的小路,一間平房映入我們眼簾。進屋,熱姜水入肚,身體回暖,我靜靜地聽著兩位老人訴說往事。
當年,爺爺他們來到東北林區(qū),為新中國建設提供優(yōu)質木材。返程的時候,需要留一個人在這里做技術員。領導問誰愿意,無人應答。長久的寂靜后,只聽見一句“我來”——是張爺爺。
這些年來,爺爺時常向我們講起張爺爺,講起他當時的豪情壯志,講起他后來的矢志不渝,講起他如今的初心不改,講起他在這片土地上扎根,一年又一年,揮灑著汗水。
“這是咱們當年的那片苗圃嗎?”爺爺的聲音響起。“可不,看這大白楊長得多高,現在我可不舍得砍它嘍!”
我們隨著張爺爺來到一片林子,遠遠地,鉆天柳筆直地挺立著,似要鉆破天;楊樹像剛理完發(fā)的小伙兒,干凈清爽。張爺爺開著灌溉車為樹林噴水,一圈又一圈??諝庵袕浡鴿駶櫟乃?,讓人神清氣爽。張爺爺望著眼前的這些白楊,古銅色的臉龐浮現出滿足的笑容。
我怔怔地望著張爺爺,心靈被深深觸動了。有多少人能像張爺爺一樣說出“我來”這兩個字?
直到這一刻,我才真正懂得“我來”這鏗鏘有力的兩個字背后包含著怎樣的不舍與情思,包含著怎樣的責任與擔當,包含著怎樣的堅守與付出,包含著怎樣的赤誠與奉獻。就是這兩個字,讓張爺爺在這片土地上扎根了數十年。
天地浩大,有多少像張爺爺一樣的人默默奉獻著自己的一生。長年累月駐扎在海島上的士兵,數十年如一日在戈壁灘上隱姓埋名的科研人員,還有無數像張爺爺一樣生活在大山里的普普通通的護林員……他們猶如眼前這片挺拔的白楊,以不變的豪情還原著人生的本真。
這一刻,我才懂得,他們是在堅守自己的平凡之心、熱血之魂,一生只為一個目標奮斗,為更多人的幸福貢獻出自己綿薄而執(zhí)著的力量。
【河北秦皇島市第十中學】
點評
作文通過講述張爺爺的故事,表達了小作者對堅守初心、執(zhí)著奮斗的人的敬意。全文語言流暢、情感真摯,通過細節(jié)描寫和人物塑造,讓讀者深刻地感受到張爺爺在林場默默奉獻的初心;同時,也展現了小作者細致的觀察力和思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