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蘇 蕙
在節(jié)假日,我們科學設計幼兒的居家生活,倡導家長和幼兒一起討論制定居家生活計劃。例如,“健康餐桌”計劃:家長與幼兒一起商議健康的食譜方案,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用餐禮儀與習慣?!凹彝ラ喿x”計劃:家長與幼兒共同挑選閱讀書目,確定每天的閱讀時間,每次閱讀時間不少于30 分鐘?!凹彝ミ\動”計劃:家長與幼兒共同選擇適宜的運動方法與場地,每天都有固定的運動時間;“家庭勞動”計劃:家長與幼兒一起商議勞動計劃,與幼兒分工參與家務勞動,培養(yǎng)幼兒的責任意識;“家庭游戲計劃”:家長與幼兒每天安排一定時間開展親子游戲,進一步密切親子關系。
家長是教育的重要參與者。我們組織“幼兒居家生活情況”問卷調查,細致地傾聽當下家長的問題,全面解決家長的各類需求。我們開展了“見屏如面”線上暖心家訪活動,家園攜手引導幼兒保持健康的作息習慣,豐富幼兒的日常生活,為入園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基礎。各班教師精心策劃“云朵教室”“家園夜話”“宅家春游”“一米花園”“晚安故事”等居家活動,幫助家長解決在居家期間如何與幼兒互動等問題。教師用專業(yè)知識為家長答疑解惑,讓家長能夠輕松面對幼兒的每一次“小刁難”,自信地度過與幼兒在一起的每一天。
我們及時捕捉幼兒在園的點點滴滴,通過“慶六一,童心向未來”“獨家記憶”畢業(yè)季系列活動、“蒲公英的約定——畢業(yè)典禮”“一起長大”家園信息化平臺等,讓家長在班級群、網站、公眾號等平臺上,通過文字、照片和視頻,直觀地了解幼兒園課程的多樣性、活動的豐富性,共同體驗幼兒的快樂,感受幼兒的成長。
小班年級以“開啟小種子的奇妙旅程”為主題,舉辦線上家長會。在記錄與見證中,幫助家長進一步了解幼兒的學習與生活方式,感受幼兒園“適應性課程”,一起分享與幼兒溝通的經驗,找到每個人心中對幼兒成長的答案。中班年級以“兒童為本,共促成長”為主題,家長在思考與對話中,感受幼兒的學習只有伴隨著情感才能進行?;趯τ變簣@課程的理解,家長能夠站在兒童立場上,以幼兒的視角,一起探討如何有效支持幼兒。大班年級以“赴童年之約,做科學銜接”為主題,引導家長在傾聽與交流中,了解“幼小銜接課程”,助推幼兒以動手探索為依托,以問題為導向,以同伴合作為支撐,以積極情緒為動力,完成屬于自己的深度學習,逐漸獲得未來小學學習生活需要的品質。這一場場溫暖又專業(yè)的家長會,受到了家長的一致好評,使他們切實感受到家園合作的力量。
實踐表明,有過良好家教的幼兒比缺乏家教或家教不當?shù)挠變荷硇母鼮榻】怠⒏壮刹?。幼兒能否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與家長的家教觀念和方法密不可分。為了普及家庭教育知識,推廣家庭教育成功經驗,提高家長的家庭教育水平,我們整合幼兒園和家庭教育資源,成立了“家庭教育幫幫團”。我們注意收集家長關注的親子教育話題,舉辦各種線上家庭教育講座。例如,針對小班家長的“幼兒身心發(fā)展與家庭情感養(yǎng)育”、針對中班家長的“培養(yǎng)注意力和提升學習力”、針對大班家長的“幼小銜接的家庭備忘錄”等線上活動。另外,我們還組織實施“家長進課堂之伙伴計劃”,成立班級“伙伴小分隊”,和教師一起商討活動主題、制定活動方案,共同實施不同形式的線上“伙伴計劃”,如“體能訓練營”“美食直播間”“音樂云課堂”“詩詞大會”等,構建家園交流平臺,促進家園良性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