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妍妍
一、解讀“詞心”
“吟詠情性,莫工于詞?!保ㄒX《坦庵詞跋》)詞是心緒文學(xué)、言情文學(xué),詞能夠表達出詞人的內(nèi)心情緒,無論是婉約細膩,還是豪放壯闊,詞人在他的詞作中都能充分表現(xiàn)出他的心靈之情,這就形成了詞作的情意。情意是一首詞作中最為主要和最為感性的部分,也是讀者解讀和欣賞一首詞作時首先要明確和體悟的部分。我們在此觀照秦觀的詞作,應(yīng)先注意他的詞作中以個性形式出現(xiàn)的情感意蘊。
清代文學(xué)家馮煦言:“他人之詞,詞才也;少游,詞心也?!保ā陡葩终撛~》)“詞心”這一概念,是晚清詞論家況周頤在《蕙風(fēng)詞話》中提出的。況氏以其創(chuàng)作經(jīng)歷為例,淺論他對秦觀“詞心”的理解。首先,他認為“詞心”是一種相對于景觀外物的客觀存在,也就是“萬不得已者”。其次,“詞心”應(yīng)該是“以我的話來書寫我的內(nèi)心”,也就是以文字來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情感。
在秦觀的詞中,所謂的“詞心”是指以詞為載體,而充溢于其中的一種濃郁的情感意蘊。這種情感意蘊究竟是什么?我們來細細梳理。
二、秦觀生平及對其作品“詞心”的解析
抒情詞表現(xiàn)的正是詞人自己的特殊世界。個體的人生道路,總是獨特不可重復(fù)的,“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完整的世界,每一個人身上這個世界都是自己的、特殊的”(伊·謝·科恩《自我論》)。所以,要了解秦觀詞的詞心,我們要探討秦觀的生平和性格,還有它們與其詞作的關(guān)系。
(一)秦觀的生平
秦觀的外祖父是南康的官員,他的叔父秦定是江南東道的巡撫,也是濠州的知府。秦觀在十五歲時失去了父親,雖然他和母親跟著祖父和叔父生活在一起,衣食無憂,但內(nèi)心深處很難說沒有父親的影子。由于宋朝“重文抑武”,秦觀雖然博覽群書,精通兵法,但在熙豐年間,他幾次參加科舉都沒有考上。熙寧年間,秦觀在彭城拜見蘇軾,并作了《黃樓賦》,受到蘇軾的賞識。后來,蘇軾在“烏臺詩案”中被貶到黃州,而秦觀毫不避諱地去探望。到元豐八年(1085),秦觀才通過科舉考試,進入仕途的殿堂。
秦觀一入官場,就卷入了黨派的爭斗中。秦觀被視作蜀黨,屢遭洛黨的排擠。在范純?nèi)实呐e薦下,他被任命為館員。第二年,他入京替秘書省的黃書進行校對。至元祐八年(1093),秦觀再次升為正字。宋哲宗執(zhí)掌朝政,委以重任于新黨,舊黨失去了權(quán)力。秦觀出任杭州通判時,被貶到處州,負責監(jiān)處州酒稅。于處州任職三年,秦觀雖未犯過任何錯誤,仍因著書佛經(jīng)而受罰,再被貶郴州。他在郴州待了一年,又去了橫州,后來又去了雷州。于是,他從浙江、湖南、廣西,一直走到了天涯海角。元符三年(1100),蘇軾被宋徽宗特赦,由海南調(diào)往廉州,與秦觀會面。秦觀在北上的途中,于藤州的廣化亭去世,終年五十二歲。
(二)秦觀的性格氣質(zhì)與其詞作的關(guān)系
一個人的性格氣質(zhì)不僅受先天遺傳因素影響,更為重要的是受后天社會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對于秦觀,我們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他獨特的性格氣質(zhì)的形成大多是受到其坎坷生平的影響。在他少年時期,他有“豪雋”“慷慨”“強志盛氣”的性格,然而,二十多年的貶謫生涯已經(jīng)磨滅了他的英氣。
秦觀作詞與他幽柔精微的“詞心”相吻合。翻開《淮海詞》,這種當行本色語比比皆是。通觀全文,多為淺語、淡語,所用的詞語多為“輕”“小”“細”“微”“淡”,沒有宣泄痛苦,也沒有一訴衷腸,因此有一種溫婉之美?!痘春T~》中有二十五次“輕”,二十五次“小”,還有“淡”“幽”“絲”“細”“微”等柔美的詞語,共出現(xiàn)五十八次。秦觀的詞,沒有任何的社會背景,主題狹隘、輕柔,情緒低落,這是秦觀對詞的一種無意識的劃分,也是秦觀對詞的一種尊重。這也是為什么秦觀詞被冠以“詞人之詞”“和婉醇正”“詞家正音”的高度評價的原因。由此可見,秦觀的性格并不是他的弱點,反而是他作詞的長處。秦觀的詞中充滿了一種淡淡的憂傷,這恰恰說明了他的感情豐富。秦觀身上有一種女性化氣質(zhì),這種女性化氣質(zhì)給了他一種敏感而細致的洞察力,也讓他的詞充滿美感。秦觀柔弱的女性氣質(zhì),使他的婉約詞更加柔婉純正、當行本色。
秦觀脆弱的性格在他的詞作中也有所體現(xiàn)。秦觀在第一次科舉落第后,寫下《掩關(guān)銘》,記錄了他在科舉考試中的挫敗和頹廢。到了三十七歲,因為仰慕馬少游的為人,他給自己改字“少游”,少年時“太虛”的雄心壯志,早已煙消云散。這一切都反映出他個性中的軟弱。因為黨派之爭,秦觀一直都很小心,他并不想卷入到黨派之爭中去。他在《進策·序論》中寫道:“頗知當時利病之所以然者,嘗欲輸肝膽,效情素,上書于北闕之下,則又念身非諫官,職非御史,出位犯分,重煩有司之誅,隱忍逡巡而不散發(fā)?!边@恰恰說明了他的弱點,也是秦觀在面對人生大起大落時無法隨遇而安的原因,更是讓他無法走出困境的原因。秦觀就是一個柔弱的人,他的詞總帶有一種濃濃的傷感。綜觀秦觀的詞,絕大多數(shù)寫滿了憂傷,如春愁、秋愁、閨怨、懷古、追憶、相思、離別、身世、貶謫等。
秦觀是北宋詞人中最常用“淚”字的詞人,其使用之多,僅排在晏幾道之后。宋刻本《淮海詞》有七十七首,其中含“淚”字的有十三首,如果將有哭泣的句子也計算在內(nèi),共有十九首。難怪馮煦稱之為“古之傷心人也”(《篙庵論詞》)。
我們從秦觀的詞中還能夠看出他的悲觀主義。秦觀謫處州時,作《千秋歲·水邊沙外》,末句云:“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边@首《千秋歲》在當時被認為是挽歌。在謫徙郴州期間,他寫下了一首《自作挽詞》,這是一首悲涼的作品,其中充斥著一種人生即將走到終點的幻滅之情。“嬰釁徙窮荒,茹哀與世辭。官來錄我橐,吏來檢我尸?!亦l(xiāng)在萬里,妻子天一涯。孤魂不敢歸,惴惴猶在茲。昔忝柱下史,通籍黃金閨。奇禍一朝作,飄零至于斯!”哀痛至極,無出其右。秦觀是個很悲觀的人,所以才會對自己的過去念念不忘??v觀秦觀詞,他的哀怨多是出于對往事的緬懷和懷念。愛情上的追憶懷舊更是比比皆是,如“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好夢隨春遠,從前事、不堪思想”(《鼓笛慢·亂花叢里曾攜手》),“念多情,但有當時皓月,向人依舊”(《水龍吟·小樓連苑橫空》)。正是因為他對過去感情的失落和依戀,才使他的詞作更具傷感色彩。
(三)具體詞作中的詞心解析
因自身的生平和性格影響,秦觀在其《淮海詞》中,敘寫了“貶謫”與“愛情”兩大主題,而綜觀其詞,只寫了一個“愁”字和一個“情”字,篇篇有詞心,留下了“古之傷心人”心理、靈魂的記錄。
1.貶謫詞
在面對人生憂患時,秦觀無疑不具備蘇軾、黃庭堅那樣豁達和泰然的態(tài)度,但正是這種“鐘情”的資質(zhì)、特性,使之成為“情種”,具備他人所難到的“詞心”,從而也使他的詞作能比蘇、黃更見以情動人,且逾于同時代的其他詞人。我們不妨沿著他的被貶路線看看他的心路歷程與靈魂悸動。
紹圣元年(1094),秦觀被視為“元祐黨派”而遭貶謫,此后的詞作就多以他在外游歷時所看到的事情及感受到的“悲愴”與“無奈”為主題。這一時期秦觀的情感表現(xiàn)十分直接,詞作直指內(nèi)心的空虛與哀傷,使人在閱讀中感受到秦觀的悲憤與政治理想的破滅,讓人不由自主地產(chǎn)生悲涼的感覺?!锻3薄吩诩彻砰w本《淮海詞》中被命名為《洛陽懷古》,實非描寫洛陽,而是抒發(fā)詞人對汴京的懷念之情。這首詞寫于紹圣元年春,當時正值秦觀被貶出京,新黨復(fù)起、舊黨失勢的時候。前三句寫春光明媚的景致,其中“暗換年華”四個字更是一語雙關(guān),說的是時局的變化。從第四句到第十四句,上下連貫,都是描寫故人相聚的歡樂,特別是在西園的那一晚,更是使人流連忘返。只可惜,美好的時光并沒有持續(xù)太久,“蘭苑未空,行人漸老”,時空的跳躍,帶來的是往事不堪回首,與過去的對比,清晰可見。他最后看到的那一幕,還有回家的那一幕,給人一種無助的感覺。雖然有些遺憾,但他還沒有經(jīng)歷過被貶的痛苦,因此,他更多的感情是傷感和惆悵。
元符三年,秦觀在雷州創(chuàng)作了《江城子·南來飛燕北歸鴻》。次年(1101)一月,哲宗駕崩,徽宗登基;五月,徽宗大赦天下,大部分被貶的人開始向政治中心遷移。蘇軾量移廉州,過雷州,與秦觀相會。這首詞寫在蘇軾六十四歲,秦觀五十二歲之時,對于蘇軾來說,“兩衰翁”并不算過分;但對于秦觀來說,卻是一種煎熬?!皠e后悠悠”這幾個字,可以用“大音希聲”來形容,那濃濃的情意,恐怕與他多年的貶謫生活有關(guān),光是“慘愁容”這幾個字,就足以說明他這幾年的心境煎熬。
馮煦作知人論世之語,其在《宋六十一家詞選》中寫道:“淮海、小山,真古之傷心人也。”他認為秦觀的詞淡而有味,淺而有致,兩宋詞人中,確是罕見。“淮海秦郎天下士,一生懷抱百憂中”(芮燁《題鶯花亭》),這使秦觀有了一種很難改變的獨特氣質(zhì),再加上他“一往而深”的情感,從而形成了他獨特的“詞心”。
2.愛情詞
今傳《淮海詞》中約有一半屬愛情題材。秦觀創(chuàng)作了許多愛情詞,正如周濟在《宋四家詞選》中所說,他“將身世之感,打并入艷情”,將愛情與自己的情感相融合,借由愛情抒發(fā)自己內(nèi)心情感。例如,《八六子·倚危亭》中的“無端天與娉婷,夜月一簾幽夢,春風(fēng)十里柔情”和《滿庭芳·山抹微云》中的“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這兩首詞作均表現(xiàn)出情感真摯和纏綿的特點。前一首是他獨自坐在亭子里,想念著久別重逢的姑娘,想起了離別之事?!皭砣话刁@”一句,寫他忽又回到了現(xiàn)實中,更添了離別之意。前三句寫他和“娉婷”的情意,只可惜并沒有持續(xù)多久?!八叵衣晹唷边@幾句,雖不是直白之詞,但也有幾分哀傷之意?!帮w花”“殘雨”都是他心中的幻象,到最后,情意綿綿,無窮無盡。詞中的“恨”“念”“愴然”“驚”“怎奈”“那堪”,都是一種“萬不得已”的自然流露,也就是秦觀的詞心。后一首所說的“蓬萊舊事”,是說他和一位歌姬的愛情故事,這段感情他很難忘記。因為他可以以心換心,所以才知道相思之苦,可以代入對方的想象,向讀者傳達出女子的思念。
3.景觀詞
城市和文學(xué)是密切相關(guān)的。揚州的穩(wěn)定與繁榮,造就了一片浪漫與溫婉的人文空間,文人墨客在此縱情享樂,亦在此感傷。秦觀記述并描繪了揚州的自然風(fēng)光、人文景觀,追憶了他在揚州城中的純真情感,表達了他對這座城市的熱愛之情。秦觀在創(chuàng)作揚州詞時,充分利用了大自然的意象,展現(xiàn)了揚州城市特有的風(fēng)貌。譬如,在《醉蓬萊》中,“瓊花”就是揚州特有的形象,也是士子們對揚州抒發(fā)情懷的方式;而秦觀則以瓊花的盛名將揚州的百姓生活重新描繪出來,將其描繪成一座安逸、雅致、宛若人間仙境的都市。整首詞清新、雅致、脫俗,用詞精巧,形象獨特。秦觀在詞中融入了揚州的語言風(fēng)格,隨心所欲地抒發(fā)情感,使雅致的花香表現(xiàn)出了揚州的繁華與文化,并用詩歌與文學(xué)的方式重現(xiàn)了揚州的都市生活。
三、至情至性之人的赤子之心—淮海詞心
情有所郁,意有所感。所有的情感意蘊都來自現(xiàn)實中的苦難,來自現(xiàn)實中無法逾越的障礙,來自生命中的缺失和迷惘。這種人生狀態(tài)不可避免地會讓人產(chǎn)生苦悶的情感體驗,具體表現(xiàn)為哀怨、壓抑、憂傷、孤寂、悵惘等,這些都是對自身生活處境和生存價值不滿的情緒。情感的失落經(jīng)歷是其悲劇性人生的核心。秦觀詞的詞心,也就是其詞中如血液一樣流動的情感意蘊:身世之悲。秦觀的詞作寄托了一種他對自己命運不能直視的哀傷,是一位義士在政治上的挫敗和生活上的艱辛,也是一種內(nèi)心的情感獨白。秦觀的詞,動人心魄,發(fā)人真情。因此,他的詞有一種深沉的藝術(shù)魅力,可以打動人心,讓人產(chǎn)生感動。
“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保ㄍ鯂S《人間詞話》)秦觀是個至情至性的杰出詞人,他將其真摯的感情與人生的百憂納入詞中,故所謂“他人之詞,詞才也;少游,詞心也”。秦觀命運的悲劇性、心靈承受的痛苦,都讓秦觀的詞心更加誠摯、更加深沉,其中蘊含的感情充滿了生命的韻味。秦觀用生命譜寫詞章的精神,在當今社會顯得尤為稀缺和珍貴。這種淡化功利色彩,用心血付出的正確動機,更是從事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人應(yīng)該學(xué)習(xí)且身體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