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荒田
有個朋友有一位表弟,是資深建筑工,手藝了得,為人極熱心。他家所有零碎的維修活,都由表弟負責(zé)。表弟千般好,只有一個毛病——吃飯。在浴室鋪地板也好,在車庫換水管也好,飯已做好,熱氣騰騰的菜擺上桌,全家老小端坐,都不舉筷。主人出面,請表弟來。表弟說:“好嘞,馬上來?!辈涣?,這“馬上”動不動是十分鐘、二十分鐘。催了幾次,表弟埋頭干活,說:“我做完才吃?!比欢魅撕靡馑甲尶腿顺岳洳藛??他向表弟暗示了幾次。表弟訝異地回應(yīng):“何必等我呢?我自有安排嘛!”表弟只想到自己的方便,卻沒顧及,等是主人必須遵循的禮數(shù)。于他,擱下活計,吃過飯再干,與拖了又拖,效率上有多少區(qū)別呢?他沒想到,此舉給表哥一家制造了毫無必要的麻煩。
所謂善解人意,就是周全地設(shè)身處地。欲達此,一個要點是不強人所難。有一次,友人相邀,去參加為他和太太結(jié)婚二十周年而舉辦的宴會。請柬載明:賓客一律帶上配偶,以寓“出雙入對”的“意頭”。我對友人說:“我沒問題,怕只怕被邀的并非全是佳偶?!庇讶苏f:“我先摸了底,感情亮紅燈的不請?!蔽覠o言。一句話沒說出來:婚姻這雙鞋子,即使里頭從來沒讓腳舒服過,也不一定宣示于眾。果然,一位被邀者沒領(lǐng)會主人的意思,獨自赴宴,以“太太不喜歡熱鬧”敷衍。主人非要給他太太打電話,質(zhì)問她為什么不履約。朋友才不好意思地承認,近來家里冷戰(zhàn)正酣,無法拉她來。賓主都落得不愉快。我以為問題出在請柬上,對別人的私生活干預(yù)太過。
不過,以上所列多半無傷大雅。博大的體諒,是悲憫。一位朋友,在舊金山下城一個最熱鬧的酒吧當(dāng)調(diào)酒師超過二十年。我以前在同一酒吧當(dāng)小工,是他的跟班。分別十多年后,街上偶遇,他告訴我,酒吧換了老板后,他不得不走人。我問為什么,他說過不了良心這一關(guān)。原來,他值的是晚班,直到凌晨一點酒吧打烊?!坝行┡⒆?,貪玩,受不了朋友激將,猛喝烈酒。我一看她臉色不對,就采取對策,先是勸告:當(dāng)心外頭有壞人,你是他們最理想的獵物。如果她不聽,就往酒杯里摻水,還是無效,就讓她的朋友把她帶走。如果是陌生人,我要留下電話和地址。對其他客人,我也多個心眼,問清楚他是不是自己駕車,如果是,就不讓他喝醉。我這樣做,新老板不高興,說,怪不得生意最好的晚班進賬不理想。我說,出了人命你心里好過嗎?他聳聳肩走了。我辭工時對老板說,你要對得起你的良心?!?/p>
這就是中國老話:憐蛾不點燈。明白人性的脆弱,別人陷于自毀的險境之前,拉他一把,比亡羊補牢更加優(yōu)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