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輝勇 黃文君
摘 要 對35 hm2桉樹萌芽林進行連續(xù)7年的監(jiān)測,探索其生長動態(tài)及經濟效益,監(jiān)測結果顯示,7年生桉樹萌芽林平均胸徑達14.1 cm,平均樹高達16.8 m,平均蓄積量達213.383 m3·hm-2,林分胸徑主要分布在14 cm、16 cm、18 cm,其中16 cm徑階每公頃株數(shù)最多,達384株·hm-2;林下植被灌木37種,草本22種;35 hm2萌芽林投入的凈現(xiàn)值合計為1 201 958.40元,折現(xiàn)后收入為3 261 316.61元,折現(xiàn)后利潤為2 059 358.21元,折現(xiàn)投資利潤率為171.33%。營造桉樹萌芽林的生態(tài)效益、經濟效益顯著。
關鍵詞 桉樹;萌芽林;生長動態(tài);經濟效益;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中圖分類號:S792.39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0.039
桉樹是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工造林面積最大的3大樹種之一。根據(jù)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森林調查數(shù)據(jù),
2021年廣西森林覆蓋率達62.55%,其中桉樹林面積達303.367萬hm2,蓄積量達1.862億m3 [1]。目前,廣西每年為社會提供的木材超過2 500萬m3,其中80%以上為桉材。
桉樹萌生力強,桉樹萌芽林生長快、林分穩(wěn)定、對林地干擾程度低[2-4]。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國有高峰林場(以下簡稱高峰林場)積極探索桉樹萌芽林營造技術措施,并于2016年在廣西陸川縣大橋鎮(zhèn)美坡村和清平村營造了35 hm2試驗林,每年調查其生長量及林下植被,記錄營造林成本及收益,以期為桉樹種植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林概況
試驗林地位于廣西陸川縣大橋鎮(zhèn)美坡村和清平村,東經110°04′18″~110°04′31″,北緯21°53′55″~22°58′15″,面積35 hm2。以丘陵及低山地貌為主,海拔115.0~207.6 m,屬南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21.7 ℃,年平均降水量1 700~1 900 mm。
1.2 試驗林營造技術
依據(jù)《桉樹速生豐產林生產技術規(guī)程》(LY/T 1775—2008)和《桉樹速豐林配方施肥技術規(guī)程》(DB45/T 623—2009)等已頒布實施的行業(yè)標準和地方標準進行試驗林營造[5]。
第一代桉樹林于2010年3月營造。選擇根系完整、頂芽飽滿、主桿健壯無病蟲害的東門尾巨桉無性系DH32-26、DH32-28、DH32-29等品系的一級組培苗進行帶狀混交造林,種植密度1 665株·hm-2。于2015年10月進行皆伐,伐根保留不超過10 cm。2016年1月設計為桉樹萌芽林試驗林地,2017年列入國家儲備林項目用地。
在試驗林地80%以上的萌芽條長至l00~150 cm時進行定萌,去弱留強,每個伐根盡可能在不同面選留最優(yōu)的萌芽條2~3株。定萌后待多余的萌芽條長至50~100 cm,結合除草進行除萌。臺風過后或造林第2年,根據(jù)實際除萌,每個伐根保留1~2株,最終保留萌芽株數(shù)為1 500~1 665株·hm-2。萌芽林成活后連續(xù)3年進行撫育管理,共除草5次施肥3次。其中1年生萌芽林鏟草3次,2~3年生萌芽林每年割灌除草1次;1~3年生萌芽林每年施肥1次,每次施肥量為500 g·株-1[6-7]。
1.3 調查統(tǒng)計方法
依據(jù)《中國森林可持續(xù)經營標準和指標》(LY/T 1594—2002)調查林木生長量及林下植被,用凈現(xiàn)值法統(tǒng)計分析林分經濟效益[8]。
在地勢相對平坦開闊、有代表性林木的地塊設置5個監(jiān)測樣地,每個監(jiān)測樣地設置為水平距離30 m×20 m的長方形,監(jiān)測樣地間相距50 m以上。每個樣地內設置水平距離5 m×5 m的灌木樣方3個,1 m×1 m的草本樣方3個。
1.3.1 林木生長情況調查
每年11—12月,對樣地所有林木進行每木調查。使用哈光DQL-16ZJC型測距經緯羅盤儀(精度0.1 m)測量樹高;使用林業(yè)專用圍尺(精度0.1 cm)測量林木胸徑。計算每株樹木的蓄積量,樣地蓄積量為所有林木蓄積量之和。蓄積量計算公式如(1)所示:
Vi=1.091 541 45×10-4×Di1.878 923 70-5.691 855 03×10-3×(Di+Hi)×Hi0.652 598 05+7.8×10-3×(Di+Hi)(1)
式中:Vi為第i株的蓄積量,m3;Di為第i株的胸徑,cm;Hi為第i株的樹高,m。
1.3.2 林下植被調查
每年11—12月,對每個樣方內灌木和草本的種類、株數(shù)、蓋度、平均高進行調查。1)在每個樣地的邊角處或中心處設置水平距離5 m×5 m的灌木樣方3個,調查記錄每種灌木的名稱、數(shù)量、蓋度及平均高。樣地灌木蓋度為樣地內所有灌木群落的垂直投影面積占樣地總面積的百分比,樣地灌木平均高為樣地內所有灌木高度的平均值。2)在每個樣地的邊角處或中心處設置水平距離1 m×1 m的草本樣方3個,調查記錄每種草本的名稱、數(shù)量、蓋度及平均高。樣地草本蓋度為樣地內草本群落的垂直投影面積占樣地總面積的百分比,樣地草本平均高為樣地內所有草本高度的平均值。
1.3.3 成本和收益統(tǒng)計
調查記錄桉樹萌芽林每年投入費用及木材收益。投資貸款利率按6%計算,用復利現(xiàn)值系數(shù)計算投入及收入的現(xiàn)值,折現(xiàn)后利潤為折現(xiàn)后收入減去折現(xiàn)后投入的所得數(shù)值,折現(xiàn)投資利潤率為折現(xiàn)后收入與折現(xiàn)后投入的百分比。
2 結果與分析
2.1 林分生長狀況
根據(jù)每年調查記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林木生長情況,計算其蓄積量,結果如表1、表2所示。
由表1和表2可知,桉樹萌芽林林木生長量逐年增加,5年生桉樹林密度減少,死亡株數(shù)為12株·hm-2。7年生桉樹萌芽林林分胸徑主要分布在14 cm、16 cm、18 cm,林木數(shù)量均超過260株·hm-2,其中16 cm徑級每公頃株數(shù)最多,達384株·hm-2,其他徑階分布數(shù)量較少。
2.2 林下植被生長狀況
由表3、表4可知,桉樹萌芽林林下植被豐富。1)監(jiān)測初期。林下灌木23種,主要有楤木、越南懸鉤子等,為原有灌木重新萌芽;草本19種,主要有蔓生莠竹、飛機草等,這是因為草本種子量大,在新造林內易大量繁殖。2)監(jiān)測中期。林下灌木37種,主要有白楸、越南懸鉤子等,由于不再除草,灌木種子長出來的幼苗得以存活;草本29種,主要有東方烏毛蕨、小花露籽草等,此時林分逐漸郁閉,耐陰草本出現(xiàn)。3)監(jiān)測末期。林下灌木37種,主要有三叉苦、鵝掌柴等,與監(jiān)測中期基本一致;草本22種,主要有小花露籽草、半邊旗等,由于林分郁閉度不斷增加,部分草本逐漸死亡。
2.3 成本和收益
對35 hm2林分的成本和收益進行統(tǒng)計,結果如表5所示。
由表5可知,35 hm2桉樹萌芽林總投入為1 512 125元,總收入為4 625 981元。投入的凈現(xiàn)值合計為1 201 958.40元,折現(xiàn)后收入為3 261 316.61元,折現(xiàn)后利潤為2 059 358.21元,折現(xiàn)投資利潤率為171.33%。
3 結論與討論
1)桉樹萌芽林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生態(tài)價值。7年生桉樹萌芽林平均胸徑達14.1 cm,平均樹高達16.8 m,平均蓄積量達213.383 m3·hm-2,林分胸徑主要分布在14 cm、16 cm、18 cm,其中16 cm徑階每公頃株數(shù)最多,達384株·hm-2;林下植被豐富,灌木37種,草本22種;萌芽林折現(xiàn)后利潤為2 059 358.21元,折現(xiàn)投資利潤率為171.33%。營造萌芽林前景廣闊。
2)桉樹人工林實現(xiàn)萌芽更新,不必采用人工造林更新,能夠減少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充分發(fā)揮森林的多功能多效益,實現(xiàn)森林可持續(xù)經營。
3)維持桉樹伐根的萌生能力,提高桉樹萌芽林防風倒、防病蟲害等抗逆性,通過補植等措施維持林分密度在1 256株·hm-2以上,是后續(xù)的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
[1]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林業(yè)局.廣西壯族自治區(qū)2021年林業(yè)生態(tài)資源狀況報告[EB/OL].(2022-06-07)[2023-03-27].http://lyj.gxzf.gov.cn/bsfw/sjfb/qtsj/t11988696.shtml.
[2] 莫冰萍,周瑞,王宏.桉樹萌芽林生態(tài)經營效益監(jiān)測評價[J].林業(yè)科技通訊,2019(1):25-27.
[3] 韋維.不同代次桉樹人工林林分生長狀況及林地土壤理化性質對比分析[D].南寧:廣西大學,2018.
[4] 王勁松.兩種不同更新方式巨尾桉生長及效益研究[J].桉樹科技,2017,34(4):37-41.
[5] 劉正富.巨尾桉人工林生長、生物量及植物多樣性的動態(tài)變化[D].南寧:廣西大學,2012.
[6] 楊紫龍,蔣軍林,陸湘云,等.不同施肥措施對桉樹萌芽林生長的影響[J].林業(yè)科技通訊,2016(5):18-21.
[7] 楊紫龍.桉樹萌芽林不同時期追肥林分生長差異分析[D].南寧:廣西大學,2015.
[8] 羅創(chuàng)福.桉樹3個無性系生長量與經濟效益研究[D].南寧:廣西大學,2014.
(責任編輯:劉寧寧)
收稿日期:2023-04-05
基金項目:高峰林場2017年國家儲備林項目(GF20170113)。
作者簡介:伍輝勇(1973—),男,廣西臨桂人,本科,工程師,從事林業(yè)項目管理和營造林技術指導。E-mail:126238913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