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意河湟》是詩人、劇作家趙劍平的一組關于人生的“情詩”,它將鄉(xiāng)情、風俗情、親情統(tǒng)合,匯入一個地域性、回憶性突出的文本容器中去發(fā)酵和兌出,每一則詩篇都展現(xiàn)作者對家鄉(xiāng)的摯情并具備濃厚的人文情懷。我感覺這組詩的情感立足點,主要有兩只腳:一只是回歸之情,一只是自由之情——這二情相融,保證了組詩的新意和深度。
先看《洋芋之歌》,由于詩歌的構思出發(fā)點是供應暫時短缺的食物,并由此聯(lián)想到了四十多年前的食物稀缺,詩歌便具有了時間跨越的魅力,在時間線的回溯中,人的愛傾注于洋芋這種簡單的食品里,母親耐心賢惠的外在形象躍然紙上,而母親身上“精致而周正”的特質,才是詩歌想表達的重點,大概也是一個人在時代波折和環(huán)境考驗中能夠找到的最好的立足點。“脆下雙膝從地里刨出的是/我的洋芋”,詩句象征著人的情感向著親情和敦厚實誠的道德品性的回歸,同時也釋放了過往經歷所帶來的壓抑感,終于在平寧的時代,回味到了一種“愛”的實物載體的既豐盈又單純的本質,從而實現(xiàn)了心靈的準確寄托,時代命運之思、人性之思攏于鄉(xiāng)情之“菜肴”中,自日?;袑さ搅私饷??!蹲吭鸀┑难笥蟆肥橇硪皇子嘘P洋芋的詩作,這首作品和《洋芋之歌》的憨厚相比,是精妙靈巧的,它的喻體很美,意象間的聯(lián)絡性很好,結構也玲瓏考究。詩中土地被喻化成了海,土地承受的“苦”最后具有了寬敞、可愛之態(tài),而洋芋也脫去平凡成了珍珠;同時,象征希望的太陽,成了一種“嬰兒”的狀態(tài)——這些都說明了人想要得到生活美好的報償,別無他路,只有像土地一樣去養(yǎng)育洋芋,并且最終從平凡之境中挖掘出平凡之物的不平凡之美,也即用個人的價值理解,去獲得一種勞動價值的延伸和解放,滿足化、詩意化自我當下的生活情境,因撫育之美使得勞動之苦站到微妙的自由、自在、自得的境界中,也是一種方法論之下的具有發(fā)明性的心靈回歸了。
卓扎河畔,是作者常年歌頌的一個意象,如果這個歌頌對象寫不膩,在具體文本中還能透出清新之“色”,就說明這個“老意象”的生命力是強韌的、高彈性的,也說明詩人對它的理解是多層次而深入骨髓的?!抖嗄旰螅谧吭优稀愤@首詩也繼續(xù)了時間跨越,把過去的難忘歲月和現(xiàn)今的“優(yōu)秀新村民”的心態(tài)并置,激發(fā)出一種獨特的歌詠之心——詩歌還原了卓扎河畔生活的“野”趣和肆意之美。這就從一個小而自得的角度,說明了卓扎河畔對生命的包容性,“什么也沒有了/只有滿河的太陽”,這樣的句子,意在釋放某種過去的苦楚,突出時代走入了一種新的、既光明又自然的境界中,讓童話式的表達消解不得已的沉重,進而推出命運和個人同赴的物我兩知的和諧之美。
《高原云》《高原馬》和卓扎河屬于同一系列的自然景物抒情詩,這兩首詩雖短小,但是展現(xiàn)出濃郁的詩化的哲感。高原云的意象代表著不爭、接受的心境,有禪意,它的“飛翔”不僅是努力的代名詞,更是一種自由的象征,也即理解了自我的樸素處境和寬闊的高原之美之后的價值釋然。高原馬的高度和速度,也不是天生的,而是馬和環(huán)境融為一體之后展現(xiàn)出的灑脫、輕松的姿態(tài),這一姿態(tài)托出的意念是不怕生活、勞作的重復和疲倦,指向的是人格中新穎的“馬性”——任勞任怨的態(tài)度,當下已非重點,跋涉的充實感和對環(huán)境的美的享用,才是人的最健康、自在的行走姿態(tài)。
《北大街:我終生的街巷》是一首直接描寫命運的詩歌,詩人于年輕時考入青海省毛紡織工業(yè)公司教育科任職工教師,為全公司職工教授語文課。這是一首把重點放在空間抒情之上的作品,它其實講敘了一個生命空間由狹窄、單一變成寬闊、盈滿的道理,自我命運的改變、知識的傳遞,都給當時的知識分子帶來久違的自豪感;而當時代從空間上展示了新的昌盛面貌,同時使人回味舊有空間的韻味,正是這種回味,讓詩人找到了一種生命延續(xù)并且詩意化的基礎——當初解開了束縛之后的理想姿態(tài)以及由此生發(fā)出的像是“王”的激情,既是一種時代自豪感的體現(xiàn),也是人性在解放之后得到張揚的最佳投影,這不就是最美的“故情”?詩歌的時空回歸性和心靈的自由之力,又一次驗證了組詩在抒情上的雙足俱全。
《麥子,在風聲里奔跑》是一首更為巧妙的哲性作品。麥子作為詩寫對象是足夠傳統(tǒng)的,而在這首詩里,麥子像是飛鳥,明明栽種于大地,它為何能在詩意空間中放肆飛翔呢?因為麥子作為人心的象征,它似乎意識到了一種在傳統(tǒng)、傳承上未曾張揚過的“平等性”的到來,這種平等性是時代賦予的,也是“麥子”不斷地釋放奉獻之后應該取得的。所以麥子的終極秘密,就是它的跨越耐心和跨越勇氣,在天時地利人和之際,平等性得到了充足的彰顯,詩歌在捕捉“生命之愛”的主題時,也就有了非凡的自信和自尊美感。
組詩中有一首詩,關注著當下事件?!哆@個春天我知道了疼》是首送給妻子的詩,對妻子的深情,變成了對百姓大眾的關愛,疼是一種珍惜和呵護,那么詩人對人類遭遇疫情的關注也是深切的。個人化的情感在詩歌里就好像鉆頭,鉆得足夠深刻、足夠親切了,那么它的社會投射,也就別具生動性和真摯感,詩意再返回到個人這里,就形成了十足的專情。也即詩歌實現(xiàn)了個人和社會兩者間的雙向回歸,詩意在這時獲取了完備的層次感和彈性,得到了解放。
總體而言,《寫意河湟》這組詩在抒情時所呈現(xiàn)的面貌是可敬的,也是可愛的;是豐厚的,也是靈動的;在反思時,是回溯力、回歸性十足的,也是自由性、詩意解放姿態(tài)突出的。加之每一首詩,都遵循語言簡練的原則,并且注重生活中的小情趣和人情味的營造,令人回味無窮;大部分詩歌,具有較獨特的文化意義,呼喚人們珍視生活中最質樸的情感資源,同時也弘揚民族、地域傳統(tǒng),傳承高原人民的價值觀。也許,高原或卓扎河的詩意既簡單又不簡單,渴望回歸和享受自由的人心,在詩中像花也像鷹,動靜相宜,綻放獨特而又必然的詩歌價值!
【作者簡介】大雁,本名蘇雁,1978年生,廣西作協(xié)會員,供職于廣西民族大學技術轉移產業(yè)研究所。詩作和評論散見于《詩刊》《星星》《詩歌月刊》 《作品》 《草堂》等刊,組詩獲得 《廣西文學》年度作品獎。著有詩集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