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麗華
六月畢業(yè)季,即將離開學習、生活了六年的母校的懷抱,每一個珠媚園的孩子都充滿了依戀和不舍。這里的一草一木,這里的操場教室,這里的老師同學,在過去六年的光陰里,都一點一點長在了大家共同的記憶里。該用什么來珍藏這份童年滿滿當當?shù)男腋S洃浤??孩子們不約而同地提筆加入“情滿珠媚 感恩母校”的專題創(chuàng)作活動中來。
舌尖上的母校味道
食堂定是要大書一筆的?!俺载洝毙≤舱f,每天最盼望的便是上午第三節(jié)課的鈴聲,那是食堂對他的熱情召喚。他喜歡周四,因為周四菜譜上會出現(xiàn)他最鐘情的脆皮雞。學校的食堂不大,但須供給全校3000多名師生的午餐。后勤的師傅們想著花樣、變著法子給孩子們提供營養(yǎng)豐富、鮮美可口的飯菜。在孩子們筆下,食堂是一處溫暖的地方,每一道菜都有著獨特的靈魂。
脆皮雞是大多數(shù)同學的最愛。新鮮出鍋的它一身金黃,好似披上剛熔煉而出的棱角分明的戰(zhàn)甲。偶有脆皮不曾覆蓋的地方,露出平滑油嫩的腿肉,誘人不已。迫不及待提起雞腿,湊近,麻利地咬上去,牙齒一點點撕開它的皮肉,“嚓嚓”的聲音微小悅耳,口腔充盈起暢快的滿足,內里雞肉顯得極為柔韌,頗有幾分嚼勁。慢慢品,細細咽,周圍“志同道合”的同學在品嘗結束時都心照不宣地舔舔手指,將最后一絲余味收住。(朱樂翔)
冬日里的牛肉粉絲是我的湯中最愛。誘人的湯汁,晶瑩剔透的粉絲中點綴著點點紅辣椒和片片薄牛肉。湯的香味一下子襲擊我的鼻腔,忙了一上午沒有喝水的我趕緊喝上一大口,饑渴頓時煙消云散,熱辣辣的湯流遍全身,整個人暖和起來。再嗦上一大口粉絲,滑溜溜、軟乎乎的口感,淡淡的胡椒味是神來之筆,使原本普通、清寡的粉絲變得分外美味。我一口氣喝光了一碗湯,再吃米飯時,感覺米飯都成了牛肉粉絲味兒的了。(張熙緣)
在情境教育的發(fā)源地通師二附,有時食堂搖身一變就成了課堂,食堂師傅便是專業(yè)的老師。孩子們在這里包餛飩、搓湯圓、做南瓜餅、學炒菜,和小伙伴一起,經(jīng)由自己的手制作、烹飪而成的美食更成了記憶深處一曲揮之不去的味蕾交響樂。
好朋友是包餛飩高手,只見她皮子平攤開于手心,舀上一小勺餡兒,對折,卷起,靠攏,壓緊,一個圓鼓鼓的金元寶便大功告成了。我們幾個手拙的左捏右捏,頗費周折,終于依葫蘆畫瓢也收了工。餛飩下入鍋里不久便在我們的翹首以盼中盛出。熱氣騰騰的碗里,滴上幾點麻油,撒上幾段蔥花,清湯透出幾許綠意,咬上一只餛飩,口齒溢香,令人回味。這是最質樸、最純粹、最為家常的一抹味道。這不僅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動手帶來的豐衣足食的快樂。(李熙雯)
紀錄片導演陳曉卿說:“我們探索食物,其實都是在尋找自己?!被匚丁吧嗉馍系哪感!?,這些尋常美味兼具慰藉、愛意、故事,飽含著孩子們對母校的生活記憶與深深眷戀。
珠媚園的角角落落
“石蘊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學校前身“珠媚園”,校園不大,但小處見匠心,處處能育人。問起孩子們的秘密花園或幸運之地,他們的回答各色各樣:小竹林、鏡亭、舞蹈房、銀杏樹下的教室、司令臺……而且都融入了個人深刻的記憶和體驗。
小袁同學六年級時加入了校園講解員的隊伍,校徽處是他工作的地點。一次次的迎賓,一回回的講解,肉眼可見地變自信,變成熟。
校門進來最顯眼處就是校徽。校徽是“二附”首字母的異形組合,圖案抽象,似路標,如朝霞,像火炬,給人以美好的遐想。校徽一側是李吉林老師為我們撰寫的學生心語:“美美地想,樂樂地做,天天有進步?!痹谶@里,我擔任了校園禮儀講解員。從最初的緊張拘束到如今的從容練達,是校徽給予我積極的精神召喚。感謝老師給予我手把手的悉心指導,感恩母校為我搭建起鍛煉的舞臺。(袁雨澤)
四月風起,蘊素苑的紫藤蕩漾。孩子們的回憶鏈接上三年級時的孵小雞、遛小雞經(jīng)歷,四年級時的珠媚小舞臺節(jié)目匯演。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全班同學在紫藤架下開展的“走節(jié)氣”主題班會?!按荷⑾拈L、秋收、冬藏”,節(jié)目精彩紛呈。我們輕輕撥動琴弦,天籟之音緩緩流淌;我們或吟誦或起舞,朗朗書聲,美妙動聽,翩躚舞姿,美麗動人。一陣微風拂過,架上紫藤簌簌紛飛,飄落一場花雨,那情景如詩如畫。(李思然)
那是三年級的春天,我們領著初來乍到的客人——可愛的小雞們,在珠媚園里進行一場溫暖的告別。那些小雞在園子里亂撞,有的在草地里打滾,有的爬到了石頭上,還有的把架下的蔭處當成了暗地,試圖進去探險。就在紫藤架下,暖暖的陽光包裹著我們和這群幼小的生靈,告別的不舍漸漸散去。紫藤默默地看著,那串串的紫花啊,就像它的眼睛,它心靈的窗戶。藤蘿架啊,多少次蕩漾著我們的歡歌笑語;珠媚園啊,多少回見證著我們的幸福童年。(王一宸)
和百草園相守的一年是很多孩子內在生命覺醒的一年。
在這里,我們認識了婆婆納、紫地丁、格桑、紅蓼等近百種植物;我們種瓜種豆、除草澆水、觀察記錄、嬉戲創(chuàng)造;我們收獲了冬瓜、黃瓜和苦瓜,茄子、辣椒和葫蘆,更收獲了沉靜下來和自然對話的一顆詩心。(丁寧)
母校不言,默默陪伴孩子的成長,時時見證孩子的蛻變。恰似草木對光陰的鐘情,莘莘學子對草木四季的回眸,是獨給母校的紙短意切的一封情書,有著真實的暖意和久違的童心。
那些人,那些事
畢業(yè)前夕,孩子們迎來了南黃海社會實踐活動,三天兩夜的外出拓展讓他們驚喜不已。年級匯演是活動高潮,我精心挑選孩子們日常生活的照片、小視頻制作成班級《四季的問候》音詩畫匯報演出背景。伴隨動人的旋律、清澈的童音,一個個熟悉的面龐浮現(xiàn),一幕幕美好的瞬間定格。六年的朝夕相處,無數(shù)個難忘瞬間,記憶深處的塵封往事,就這樣一一清晰再現(xiàn),這也成了創(chuàng)作畢業(yè)贈言的最好催化劑。
同學們精心選擇“那個他/她”送出自己的贈言,有些寫在同學隨身攜帶的半成品成長紀念冊上,有些寫在自制的卡片上送出。那些種在校園里長不大的記憶,那些留在歲月中忘不掉的純真,在筆尖涌現(xiàn)而來。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在綠茵場上盡情飛奔,在籃球架下?lián)]汗如雨;他們熱情似火,正直如鋼;他們行俠仗義,敢作敢當……他們是六(5)班的super boy!有這樣一群人,她們知書達理,卻又古靈精怪;她們謹小慎微,卻又勇于創(chuàng)新;她們靜如處子,卻又動如脫兔……她們是六(5)班的super girl! Dear classmates!我們永遠是親親的一家人,只要北極星依然掛在天空,我們的友誼就會成為永恒。真心祝愿大家學業(yè)有成。(劉越贈全班同學)
集體的共同印記讓這份留言極具分量與真情。
同窗六年,感謝你的微笑,讓我的生活時刻充滿陽光;感謝你的幫助,讓我的學習時刻進步向上。聽,小鳥那嘰嘰喳喳的叫聲,多像我們的竊竊私語;風鈴那丁丁當當?shù)捻懧?,多像我們歡暢的笑聲。今日離別之際,道一聲“珍重”,他日重逢之時,賀一聲“成功”。祝我們的友誼不變,祝你在人生的長路上欣賞到更美的風景。(徐帆贈嚴涵)
離別可以是感傷的,也可以是歡樂的。這一段行文有盛唐詩人高適的風采,離別的灑脫與豁達讓人眼前一亮。
親愛的姜姜:今天想和你敘敘舊。嘗過你買的六一冰激凌,那是甜的;品過你特地從老家?guī)淼氖?,那是酸的;挨過你毫不留情的批評,那是火辣辣的;即將和你分別,那會是苦的……喜歡你溫和的樣子,即使有時我們犯了錯,你還微微地笑著;享受你用指尖輕輕抵住我的背提醒我坐姿要挺拔;回味你和我們一起穿梭在百草園的忙碌身影,還有玩過的狗尾巴草和雙眼皮的有趣游戲……酸甜苦辣的童年里,遇見你,真好!(盛伊伊贈姜老師)
最是細節(jié)能動人,那些藏在朝夕相處的日子里的細碎而舒緩的愛與感動、熱烈而激情的碰撞與交融,最終汩汩流淌出最長情的告白。
《老師好》中有一句話:“人生就是一次次幸福的相聚,夾雜著一次次感傷的別離,我不是在最好的時光遇見了你們,而是遇見了你們,才有了這段最好的時光?!鼻橥兑夂系幕锇?、循循善誘的老師、熱情洋溢的家長志愿者……離別時刻的只言片語,既是美好情感的見證,也將成為前行路上的不竭動力。
身為孩子們的班主任老師,我也用筆寫下了對大家的祝福與期許:春花落盡,夏木成蔭,愿珠媚園的美好六年鋪就你人生的亮麗底色,愿成長路上的你們溫暖善良,逐夢前行,未來可期!
時光匆匆、歲月有意。小學,是一段美好的人生經(jīng)歷。六年來,孩子們從天真爛漫的兒童成長為意氣風發(fā)的少年。不久以后,他們就要帶著依依不舍的深情,跨入全新的學校,開始嶄新的學習生活。臨近畢業(yè)之際,他們重溫記憶中一幀又一幀溫暖而美好的金色時光,用這樣的文字記錄往事、感恩母校、致敬童年、祝福成長。
畢業(yè),是抵達,亦是新的出發(fā)!無論走多遠,從母校出發(fā)的孩子會一直都在母校溫暖又深情的目送里。
責任編輯 黃佳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