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巧玲
針對城市建設步伐不斷加快,項目建設日益增多的實際,宜昌市高新區(qū)堅持黨建工作與項目建設目標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將黨旗插到項目攻堅最前沿,項目建設開展到哪里,黨建工作就延伸到哪里。
項目一線建支部
實施“一項目一支部”,組建由重點項目聯系單位、屬地單位、業(yè)主單位、施工單位等相關黨員負責人為支部委員的臨時黨支部。將項目一線各方黨員,包括外來務工流動黨員納入黨支部統(tǒng)一管理。在全區(qū)82個重點項目一線建立臨時黨支部,指定28名縣級干部擔任臨時黨支部第一書記,并吸納45名項目負責人進入臨時黨支部班子,從項目所在的園區(qū)、鄉(xiāng)鎮(zhèn)(街道)選派84名黨員干部擔任臨時黨支部委員,將直接參與服務項目的425名部門單位黨員干部直接編入臨時黨支部。以臨時黨支部為載體,構建服務項目企業(yè)“直通車”。
通過臨時黨支部,整合干部資源、組織資源、部門資源及社會各類資源,向項目一線匯聚,筑牢重點項目建設的強大堡壘。在服務投資320億元的邦普一體化電池材料產業(yè)園項目中,將參與項目專項服務的市縣鄉(xiāng)141名黨員干部混編到支部,集聚“金牌店小二”,高效推進,項目從簽約到開工僅用52天,從開工到投產僅用255天。
會商議事解難題
臨時黨支部采取“高位化調度、集成化作戰(zhàn)、扁平化協調、一體化辦理”工作模式,全面落實“需求、服務”雙向清單機制,定期、不定期召開臨時黨支部委員會議、黨員大會,以黨的組織生活為議事載體,推動問題在項目一線會商解決。
2021年以來,全區(qū)各項目臨時黨支部共召開支委會(黨員大會)280余場次,及時解決項目建設中的突出問題130余個。同時,選派既精通項目建設業(yè)務又熟悉黨建工作的同志擔任黨建聯絡員。首批100名黨建聯絡員已上崗履責,推動解決企業(yè)在人才、項目等方面反映強烈的痛點堵點問題。針對宜昌人福國際藥物研究中心項目部反映的現行園區(qū)供水價格偏高問題,項目臨時黨支部請來市級主管部門現場論證,3天形成論證優(yōu)化方案,用水成本每立方米降低0.61元。
引領帶動促攻堅
圍繞征遷、審批等重點環(huán)節(jié),建立黨員先鋒崗、黨員責任區(qū)和黨員突擊隊,發(fā)揮示范帶動作用,匯聚強大攻堅合力。
按照“1名支部委員+1個突擊隊(工作組)”模式,成立112個專項突擊隊(工作組),因人設崗,推動473名項目一線、村(社區(qū))骨干黨員入隊進組,主動認領征地拆遷、矛盾糾紛調解、招工招聘等重點任務。
常態(tài)化開展“委員聯黨員、黨員聯群眾,創(chuàng)一流服務、創(chuàng)一流業(yè)績”的“雙聯雙創(chuàng)”活動,及時表彰“雙聯雙創(chuàng)”先進個人,營造競進趕超、服務發(fā)展的濃厚氛圍。圍繞解決征遷安置問題,白洋鎮(zhèn)30名青年黨員自發(fā)組建征遷志愿服務隊,為100余戶殘疾人、獨居老人等特殊群體開展上門搬家服務,讓居民搬得放心、住得順心、過得舒心。欣旺達項目臨時黨支部協調產投集團、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區(qū)住房保障中心為項目提供臨時辦公場地,并解決部分企業(yè)職工住房困難問題。
(作者單位:宜昌市高新區(qū)工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