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秀華
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唐代大詩人王維的這首詩,是一幅散發(fā)著大自然清新氣息的山水畫。雨后,尤其是雷暴雨過后,我們總感覺空氣格外清新。同學們有沒想過,這是為什么呢?
雨水沖刷掉了空氣中的塵埃
下雨天,雨水在降落過程中,將空氣中飄浮的灰塵帶到地上,就像給空氣洗了澡一樣。我們知道,空氣中的塵??赡軙l(fā)各種呼吸道疾病。當空氣“洗完澡”,變得干凈了,自然會給人一種清爽的感覺。
生成了微量的臭氧
雨后的空氣中還有另一種清新的氣味,則來自臭氧,通常在雷陣雨后出現(xiàn)。雷電會讓空氣中的一部分氧氣變成臭氧。高濃度的臭氧味道很臭,而微量的臭氧則有一種特殊的新鮮氣味,讓人神清氣爽。
雨后的泥土味與一種細菌有關
雨后的空氣中飄蕩著的清爽的泥土氣息,來自土臭素。
在我們腳下的土壤中,生活著各種各樣的放線菌。這是一種像章魚一樣向身體的四面八方伸出很多長長菌絲的細菌, 因菌落呈放線狀而得名。放線菌伸展著長長的菌絲,盡可能地從遠處獲取營養(yǎng)物質(zhì)。
當放線菌的個頭長到一定大小后,其中一些長長的菌絲會像樹枝上長出新的枝條一樣,長出新的菌絲,這種菌絲叫作氣生菌絲。氣生菌絲繼續(xù)生長,長到一定大小后,其上會產(chǎn)生孢子絲,里面有很多小圓球狀的孢子。這就是放線菌的“孩子”。孢子在孢子絲內(nèi)生長,成熟后,就從孢子絲中鉆出來,散發(fā)到土壤中或者飄散到空氣中,隨遇而安,長出新的放線菌。
不同種類的放線菌給寶寶們準備的“兒童房”——孢子絲的形狀、大小和顏色都不一樣,有直線形、波曲狀、鉤狀、螺旋狀,但最常見的是螺旋狀的。孢子絲里面的色素也會不同。因此,放線菌的“兒童房”多姿多彩。以上這些特征,也是科學家給放線菌進行分類的依據(jù)之一。
絕大多數(shù)放線菌都喜歡溫暖、濕潤的土壤。這個時候,它們就會繁衍后代,會加快孢子成熟和散發(fā)的過程,發(fā)展壯大自己的家族。當土壤干燥時,孢子們就待在孢子絲里等待時機。干燥的時間越長,在孢子絲里排隊等待的孢子數(shù)量就積累得越多。一旦下雨,孢子們就迫不及待地鉆出孢子絲,被風裹挾著,四處飄散,并且抓緊時間發(fā)育成新的放線菌。當孢子們要發(fā)育成放線菌的時候,細胞內(nèi)的新陳代謝就開始發(fā)生變化,會產(chǎn)生很多土臭素。
泥土往往是稀疏、多孔的,土臭素就混在空氣里,以小氣泡的形式存在于這些小孔里。當雨水落到土壤表面時,這些小氣泡在水的浮力的作用下升到土壤的表面,被液滴輕輕地噴射出去,形成粒徑多為0.01~10 微米的氣溶膠,就像空氣清新噴霧劑,很容易被我們吸入鼻中。
于是,在雨后,我們常常能聞到清爽的“泥土氣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者借助超高速攝像機記錄了土臭素形成氣溶膠的奇妙過程,同時還發(fā)現(xiàn)小雨和中雨撞擊產(chǎn)生的水溶膠的數(shù)量遠遠大于傾盆大雨產(chǎn)生的水溶膠的數(shù)量。所以,在小雨天氣,空氣中的泥土味往往會更加濃郁。
下雨天,不僅會讓空氣變得清新,還有催眠功效。雨滴落下時的聲音和頻率穩(wěn)定且持續(xù),聽起來就像是一條直線,沒有起伏。這種環(huán)境中的白噪聲可以幫助人輕松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