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田
我之神木,我的家鄉(xiāng)。如果是本書,那將是一部大塊頭,無比厚實的恢宏巨著。多少滄桑事、多少英雄豪杰都在神木這部厚重的史書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頁,那蒼涼、悲壯、激蕩、波瀾壯闊的場景永遠鐫刻在歷史的畫卷上,形成了獨特神木史書。
神木位于三秦北端,北接內(nèi)蒙古,東臨山西,西通寧夏,歷來是邊防重鎮(zhèn),大漠邊關,兵家必爭之地,“黃河攬懷南下,長城橫腰西飛”,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史稱“南衛(wèi)關中,北屏河套,左扼晉陽之險,右持靈夏之沖”。神木有記載始建于秦漢,唐宋時為麟州,因城南有神松三棵,高數(shù)丈,數(shù)人難以合抱,元改云州為神木。境內(nèi)奔騰不息的窟野河、禿尾河流淌了幾千年,神木鐘靈毓秀、人杰地靈。黃河和長城在這里交匯,游牧和農(nóng)耕文明在這里融合。奇特的地理環(huán)境,自然的人文景觀,厚重歷史遺存,多彩的山川變遷,形成了神木政治、經(jīng)濟等方面的精神和文化。讓我們將這本鴻篇巨著展開,去解讀這部史書。
神木欄桿堡龍嘴圪峁上,1.5億年前,恐龍將100多只腳印留在了山溝石盤上。這里曾經(jīng)是恐龍的樂園,森林密布、湖泊遍地。侏羅紀時代氣候驟變,使森林將煤炭留到現(xiàn)在,許多的貌似不可能,在神木奇跡上演。
神木高家堡石峁的山梁上,發(fā)現(xiàn)了舉世震驚的石峁遺址。這座4300年前城址,是史前我國規(guī)模最大,面積超過4平方公里的石砌城址。專家疑似是我們?nèi)宋某踝纥S帝部落聚集的都城,這是神木的“土著”人??脊虐l(fā)掘出的玉璇璣、玉佩、玉璧、玉人頭、石人頭、陶豆、三足甕、陶鬲、骨鼻、骨針等,是跨入成熟文明門檻的強有力的佐證,是中國文明的前夜。
新華遺址位于大保當鎮(zhèn)新華村西北約500米處的彭素圪瘩之上。1978年發(fā)現(xiàn),占地約150畝。是4200年前的遺存,為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夏代史前文明,與石峁有著千絲萬縷聯(lián)系,他們同為刀耕火種龍山文化,遠古的滄桑,繁衍出的勤勞勇敢神木人,有待人們進一步探索發(fā)現(xiàn)。
神木大保當漢墓群出土的漢畫像石,是石頭上的史詩,是會唱歌的石頭。大保當曾經(jīng)是一個水草豐茂、牛羊豐碩之地,為漢家王朝皇家御馬場。當時的達官貴人享受著神仙般的生活,也期望死后成仙,能將這一切都帶走。于是,墓室中石頭壁畫,描畫了死者生前榮華富貴的生活、情趣享樂,為死者歌功頌德等場景,當然還要畫上為死者升天引路的神獸等等。它用流暢的線條、凹凸有致的畫面,為我們留下了那個繁華的時代。漢畫像石作為一座遺存的藝術寶庫,是不朽的畫廊,它宛若一首首無聲的詩歌,詠誦出了神木人雕刻的智慧。
神木縣城東北約15公里的楊家城,是古麟州城遺址。麟州城始建于唐天寶年間(742—756),北宋抗遼英雄楊業(yè)父輩駐守于此,抗擊侵擾,雄踞一方,英雄業(yè)績,流傳千古。歐陽修為楊業(yè)侄孫楊琪所作的墓志銘:“君諱琪,字寶臣,姓楊氏,麟州新秦人也。新秦近塞,以戰(zhàn)射為俗,而楊氏世以武功,雄其一方。其曾祖諱宏信,為州刺史,祖諱重勛,又為防御使。太祖時,為置建寧軍于麟州,以重勛為留后。后召為宿州刺史,保靜軍節(jié)度使。卒贈侍中。父諱光以西鎮(zhèn)供奉官,監(jiān)麟州軍馬,卒于官。君其長子也。君之伯祖,繼業(yè),太宗時,為莫州防御使。父子皆為名將。其智勇,號稱無敵,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兒野豎,皆能道之?!边@篇墓志銘清楚地說楊業(yè)是麟州新秦人,楊家三代鎮(zhèn)守麟州,楊繼業(yè)父子三世抗遼,都是北宋世代名將,留下了無數(shù)可歌可泣的英雄業(yè)績。把古麟州稱呼為楊家城,正是表達了人們對英雄熱愛和尊敬,也透視出神木人忠勇不屈愛國情懷。楊家將是神木人不屈的脊梁,楊家將精神是神木精神、是神木的思想家園。
舊時神木四季分明,水草肥美。地處陜北黃土丘陵向草原荒漠過渡地帶,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貌以明長城為界,北部為風沙草灘區(qū),該區(qū)域牧野廣袤,林草豐茂,素有“牛馬銜尾,群羊塞道”的草原氣息。中南部為丘陵溝壑區(qū),黃河流經(jīng)縣境98公里,縣境西北部有46個內(nèi)陸湖泊,其中神湖(紅堿淖海子)總面積54平方公里,儲水8億立方米,是陜西省最大的內(nèi)陸湖,也是中國最大的沙漠淡水湖,如此豐厚的水資源傳說是王昭君出塞的淚水形成,折射出神木曾經(jīng)的悲壯和凄美?,F(xiàn)為國家自然保護區(qū),世界僅存珍禽遺鷗的繁衍生息地,國家4A級自然風光旅游區(qū)。
二郎山位于神木縣城西的窟野河與芹河交匯處,因山上有二郎廟得名。此山雙峰突兀起,中稍低凹,形若駝峰,故也稱駝峰山。明武宗皇帝朱厚照巡幸神木,在對面的鳳頭山上眺望此山,觀其形似筆架,賜名為“筆架山”。二郎山呈南北走向,山勢蜿蜒跌宕,巍峨險峻。在1公里多長的山脊上,因地就勢,錯落有致地建有殿、廟、亭、閣,形成廟群。沿著陡峭石階拾級而上,登山至半月門牌樓,可以看到正面刻林則徐的詩“海到天邊天是岸,山登絕頂我為峰”,橫幅“一山飛峙”,背面是“欲上青天攬明月,更傾東海洗乾坤”,橫幅“錦繡河山”。依稀感到氣壯山河的氣概。過了山半月門牌樓,沿著“駱駝頭”上的“之”字形曲徑再往上,便是浩然亭,此亭建于1937年,1939年仲秋抗日將領何柱國邀請熱血志士在此共誓抗日決心,并親筆為亭額題寫“天地正氣”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浩然亭的碑文、記錄著神木的凜然正氣。順“駱駝頭”北上,有二郎廟、水母宮、諸神殿、三教殿。三教合一殿受香火,表現(xiàn)著神木的兼容并蓄,和諧統(tǒng)一,一路上憑欄遠望,神木縣城全景盡收眼底。二郎山稱為陜北小華山,是神木的一張名片。
出了神木老城南行5公里,就能看到了一個風景優(yōu)美、景色宜人的小村莊,它就是神木的杏花灘村。舊時村內(nèi)土地平整,農(nóng)舍依山傍水,一條小溪至村中流過。山坡上廣種杏樹,綠樹成蔭。每當春季杏雨時節(jié),杏花爛漫、葉翠花紅,風光旖旎,景色宜人。清康熙年間,神木道張衡起名杏花村。后逐漸成為神木八景之一——杏花濯雨。舊有摩崖石刻,古岫巖寺等明代建筑。相傳清康熙帝進兵西夏時曾專訪此處,并留題字“只在此山中”。民國十四年,書法家王雪樵帶領學生李文芳、溫亮典等游杏花灘。其時白龍寺荒涼蕭索,詩人心境相吊,留詩“游岫巖寺”:“問山尋水汗漫游,絕無人跡亦勾留??蓱z冷落岫巖寺,只有斜陽滿樹頭”。六十年代,文革期間,在一片破四舊的聲中,杏花灘又一次廢棄,名勝景觀不復存在。從1994年開始,得益于當?shù)氐挠兄局?,政府也不失時宜地建起了杏花灘公園,使這一縣域文化得到傳承。人們將從清朝至今的游客詩文盡數(shù)搜集,并刻成石碑數(shù)十尊,建成杏花灘碑廊、摩崖,將自然之景,融匯人文之華,為贊頌祖國山河,抒發(fā)篤志潔行,給人們提供了一個高層次的文化活動場所和旅游環(huán)境,為麟州古城恢復了一景,形成了一道獨具特色的塞上人文景觀。
神木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區(qū),有本土人士王瀛、汪銘、賈拓夫、張友清等,受高等教育,接受新思想,成為共產(chǎn)主義運動的先驅(qū)。1927年建立了黨的組織,1933年建立紅色政權,后開辟了陜北神府革命根據(jù)地,這塊紅色的土地培養(yǎng)出了一批黨和國家高級干部,老一輩革命家張聞天、賀龍、關向應、劉志堅、宋任窮、烏蘭夫等都在這里生活和戰(zhàn)斗過,神木也走出了賈拓夫、王兆相、張友清、李正亭、李智盛、李子奇、王景清等優(yōu)秀兒女,為中國革命勝利和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這塊紅色的土地浸染著神木的艱苦卓絕,楊家將忠勇不屈的精神一脈相承。
神木這部書,不能不寫神府煤田,神木資源豐富,物產(chǎn)富饒的美名主要是因此而聞名于中外。神府東勝煤田的中心就在這里,探明的地質(zhì)年代可以追溯到侏羅紀時代,全縣儲煤面積4500平方公里,探明儲量500億噸,且煤質(zhì)優(yōu)良。得天獨厚的地下資源和優(yōu)良地表自然環(huán)境是大自然留給神木人的豐盛遺產(chǎn)。八十年代,神木大開發(fā),引起國家的重視,以煤富縣,帶動了各項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廠礦連天的工業(yè)園區(qū)見證著經(jīng)濟強縣的茁壯成長和經(jīng)濟繁榮,使“兩山露石頭,窟野淚長流。富漢無三輩,清官不到頭”的貧困縣,步入全國百強縣的行列。有一首《詠神木》詩稱贊道:“漠漠黃沙遠,萋萋碧草連。楊家城址古,紅堿淖魚鮮。柳塔藏煤厚,駝峰耳寺姸。春風吹塞上,哪復見狼煙”?
神木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內(nèi)涵豐富,在詠留神木的詩人中,歷代名家竟有不少。唐代的王維、李益、盧綸、劉禹錫、韋莊,宋代的范仲淹、文彥博、寇準,清代的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玄燁等。對諸多文化遺存的詠誦,對民風民俗的描繪。我們可以從中領略到神木自古以來的歷史文化積淀和淳樸厚重的邊塞風情。王維《新秦郡松樹歌》“青青山上松,數(shù)里不見今更逢”。佐證了神松的傳說,詮釋了神木的淵源與神奇。范仲淹“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燕去無留意”的蒼涼,盧綸“策行須戰(zhàn)伐,寇至莫言家”的豪壯,李益“請書塞北陰山石,愿比燕然車騎功”的理想??軠省拔矣纪豆P,期封定遠侯”的志向,王廷城“山花常帶雨,野柳暗藏鴉”的田園風光,裴宜丞“愧我無有權,要援難執(zhí)手”為民請命的無奈,李濤“朝廷倘重忠良士,何至胡夷亂九州”的詠嘆。歷代留題神木近千首詩詞,是神木文化的精華,值得我們慢慢品味。
神木的旅游資源獨特豐富,別具塞上風情。有以明長城及其附屬建筑為代表的古代防御工程,有以楊家城為代表的古城堡,有以石峁文化為代表的古遺址,有以神湖為代表的自然風光,在這里可以飽覽塞上大漠風光,領略黃土文化風情,目睹煤海綠都盛況,感受黃河、明長城的雄偉壯闊。神木的旅游資源將作為我們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后續(xù)動力。神木人會繼續(xù)書寫輝煌,創(chuàng)造神木神奇歷史,打造“五個神木”,相信不遠將來神木變得青山綠水賽過那江南,經(jīng)濟繁榮更加富足,人們福祉充盈,社會和諧,安居樂業(yè),一定會在神木史書上留下更加燦爛的新篇章。神木明天會更加美好!
細細品讀這本書吧!去感悟人生意義,去實現(xiàn)人生理想,去發(fā)掘人生寶藏,去體味人生價值!奮進吧,神木。五湖四海的朋友們請到神木一試身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