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雖苦,總有人為你奔赴山海;人生雖長,總有人與你比肩而行。雙向奔赴中的他們,是生命中的一縷曙光,也是寒冬中的那輪驕陽,照亮我們生命中的那段艱難時光。——題記
去年5月,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高峰期剛剛過去。在這艱難的時刻,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收到了140多斤的特產(chǎn)油燜筍,以及一封給上海人民的匿名信。經(jīng)過調(diào)查走訪,人們得知這封特殊而又不平凡的信,出自一位寧波的退休教師。在信中,他寫道:“今年是我離開上海第60個年頭,上海始終是我魂牽夢縈的地方,我對上海有著深厚的感情。我要回報這一片養(yǎng)育過我的土地和人民!”原來,自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以來,老人就積極為上?;I款,捐獻物資,他和老伴親手制作了140多份油燜筍,想借此為上海人民盡上一份綿薄之力。
上海是老人的故鄉(xiāng),就像艾青詩里寫道:“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边@其中有“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的淡淡鄉(xiāng)愁,也有李白詩句中的“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的喜愛與不舍,這些無不體現(xiàn)了故鄉(xiāng)與游子之間的雙向奔赴,溫暖而又令人動容。故鄉(xiāng)生我、養(yǎng)我,待我有能力之時,必然會用實際行動回報故鄉(xiāng),這樣的雙向奔赴意義非凡。
雙向奔赴的熱愛和付出最珍貴。雙向奔赴是醫(yī)務人員為了保障人民安全,舍小家為大家,是你和我面對困難時的臨危不懼,也是災難面前鄰里街坊的互幫互助。
花開有期,春日有約,沒有一個至暗時刻不會過去,也沒有一個春日不會到來。我想,這就是對雙向奔赴的最好詮釋,而我們的生活也因為有了這些不平凡的感動,才變得更加溫馨美好。
(文/山東省肥城市鳳山學校梁芮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