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蛋”趣

      2023-07-12 00:15:50邱俊霖
      美文 2023年12期
      關鍵詞:雞子雞蛋

      邱俊霖

      清朝有個叫夏敬渠的小說家,他寫過一部《野叟曝言》,這部小說里提到了許多雞蛋的吃法,比如“煎雞蛋”“油炒雞蛋”“酒釀雞蛋”等。

      雞蛋自古以來便深受人們喜愛。

      夏敬渠一生頗為落魄,可他也知道雞蛋的花式吃法,可見人們?nèi)粘I钪杏卸鄲鄢噪u蛋。

      古人常用雞蛋來比喻天地,這在古代詩歌中能夠體現(xiàn)出來,如三國時的徐整在《三五歷紀》里就說:“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惫糯€有一種“雕卵”的傳統(tǒng),其成型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甚至更早,《管子·侈靡篇》中有“雕卵然后瀹之”之句,“瀹”的意思是“煮”,說的便是雞蛋先雕再煮的習俗。

      到了南北朝和唐朝,“鏤雞子”成了寒食節(jié)的一種特定風俗,“鏤”也是雕刻之意。但“雕卵”不一定非得是雕刻,也可以是在蛋殼上繪制圖案。北齊風俗志《玉燭寶典》中就提到“此節(jié)(寒食節(jié)),城市尤多斗雞卵之戲”,記載了當時人們在寒食節(jié)時雕畫雞蛋攀比娛樂之俗。初唐的駱賓王也有《鏤雞子》詩:“刻花爭臉態(tài),寫月競眉新。”說的便是唐時人們在寒食節(jié)將雞蛋刻畫圖案的情景。

      不過,隨著時光的推移,寒食節(jié)鏤雞子的習俗卻漸漸消失了,有人推測:刻畫雞蛋費時費力,尤其是雕刻雞蛋更是一門絕對的技術活,而且雞蛋的保存時間又短,這一習俗漸漸失傳也就不難理解了。

      其實,古人也認為在雞蛋上雕畫圖案也是一種奢侈行為,容易造成資源浪費。北魏楊炫之在《洛陽伽藍記》就提到了晉代富豪石崇畫卵雕薪,儼然將畫卵當作是窮奢極欲的象征。唐朝時,唐太宗和唐高宗在位時期,都曾經(jīng)以“靡費極多”為由,禁止民間寒食雕鏤雞子等行為。

      當然了,除了雕卵,雞蛋還有一些別的作用。比如,蛋清比較粘稠,所以有黏合之用?!稌x書》記載,東晉的美術家戴逵少年時曾用白瓦屑、雞蛋汁拌在一起制作了一塊“鄭玄碑”。明朝徐光啟在《農(nóng)政全書》里還開發(fā)了一種“補磁碗”的方法:“先將磁碗烘熱,用雞子清調(diào)石灰補之,甚牢?!?/p>

      此外,雞蛋在古代還被當作是一種中藥。比如以《本草綱目》為代表的許多醫(yī)學典籍中都記載過用雞蛋治療疾病的方法,而且雞蛋的蛋白、蛋黃、蛋殼等還能分別入藥,都有不同的療效。

      雞蛋在古代也是很常見的食材。

      中國人吃雞蛋的歷史很長,比如,南京博物院便曾展出過一罐距今2800余年的西周雞蛋。要有雞蛋,就必須有雞,中國人養(yǎng)雞的歷史頗為長久,對于古代的農(nóng)耕之家來說,雞可謂是必養(yǎng)的家禽之一。

      西漢的文學家劉向在《列仙傳》里還提到了一位祝雞翁,從稱呼來看,這應該是一位祝姓養(yǎng)雞戶,后來,他把雞和雞蛋賣了“得千萬錢”,成了致富典型。祝雞翁不一定是真實人物,但根據(jù)這個故事可以看出:在漢代出現(xiàn)了大型養(yǎng)雞戶,雞蛋的產(chǎn)量也應該非常大。

      在古人眼中,雞蛋應該也不算特別貴重?!对印と钨t》中記載過一個故事,說的是孔子的孫子子思對衛(wèi)國國君說:“您手下的茍變是個能當將軍的人才啊,您可以重用他。”衛(wèi)君卻為難地說:“我知道他有才干,但他工作作風有問題,我以前讓他到地方上任職,他卻在工作時白吃了人家兩個雞蛋?!?/p>

      子思勸道:“圣人選賢任能,就像能工巧匠選用木料一樣,取其長處,舍其短處啊?!敝笥峙e了幾個例子說:“如今您身處亂世,卻因為兩個雞蛋而舍棄保家衛(wèi)國的大將,這是因小失大啊,這種話都不能傳出去?!毙l(wèi)君聽了之后心服口服:“您說得對。”于是重新任用了茍變。

      因為雞蛋可以孵化小雞,在古代還有一種“以蛋換雞”的奇葩搜刮方式?!短綇V記》里就有這樣一則故事:唐朝時,有個叫夏侯彪的人來到益州新昌縣擔任縣令,剛上任便問底下的里正說:“這里一文錢能買幾個雞蛋?”里正說:“能買三個?!?/p>

      夏侯彪聽了,就讓人取了一萬文錢交給里正,讓他代買三萬只雞蛋,然后交代:“這些蛋先存在你這,讓它孵成三萬只雞崽,再過幾個月長成大雞,我再讓人賣了它們。一只雞賣三十文錢,這樣,半年時間我就可以賺九十萬錢?!庇纱丝梢?,雞蛋便宜,但這位縣太爺是多么貪婪。

      雞蛋不貴,但在古代,還是出現(xiàn)過一些“天價雞蛋”。

      晚清學者易宗夔在《新世說》里記載了一些晚清的奇聞逸事,其中提到道光年間有個叫黃均太的鹽商,每天早餐得吃兩個雞蛋。有一天,黃均太閑著沒事翻了翻賬本,發(fā)現(xiàn)自己每天早上吃的雞蛋竟然要一兩銀子一個。黃均太便去罵廚子:“你也貪得太狠了吧!”

      廚子卻很有底氣地說:“我家的雞蛋一兩銀子一個不算貴。你要不信可以吃別家的?!庇谑?,黃均太就把廚子給炒了魷魚,可連換了兩個廚子,雞蛋味道都大不如前,只好換回了原先的廚子,終于吃到了之前的味道。

      黃均太很奇怪,就問他:“你家的雞蛋為什么這么好吃?”廚子說:“我家里養(yǎng)了一百多只母雞,都是將人參、白術研成粉摻在飼料里喂養(yǎng),下的蛋才這么好吃。”黃均太派人去查看,發(fā)現(xiàn)果然如此。當然了,這個故事應該有虛構(gòu)成分。

      除了老百姓吃雞蛋,古代的皇帝也愛吃雞蛋。比如《明會典》記載,明朝宣德十年,“蕃育署”里有雞五千五百四十只,其中母雞占了四千七百五十七只,也就是說官府所養(yǎng)的雞,大部分是能生蛋的母雞。當時掌理膳食的光祿寺每年“取用雞五千只,雞蛋一十二萬個”,即皇室一年要吃掉十二萬個雞蛋。

      不過,皇帝吃的雞蛋真有可能是“天價雞蛋”。比如清朝光緒年間的李岳瑞在《春冰室野乘》里就記載了一個乾隆皇帝吃雞蛋的故事。話說乾隆皇帝有一天召見大臣汪由敦,問候道:“吃早飯了嗎?”汪由敦回復:“微臣家里窮,每天早上只能吃四個雞蛋?!?/p>

      乾隆皇帝大吃一驚:“雞蛋可得十兩銀子一個,你一頓早晨就得花四十兩銀子,朕都不敢如此縱欲,你還敢哭窮?”汪由敦頓時驚出了一身冷汗,趕緊辯解:“外面賣的雞蛋都是殘次品,微臣才能便宜買到,每個也就幾文錢而已。”聽了汪由敦的話,乾隆皇帝點點頭:“原來如此?!?/p>

      實際上,雞蛋價格本身并不貴,只是清代的內(nèi)務府腐敗不堪,才造成了天價雞蛋問題。汪由敦深知其中緣故又不敢點破,而每天吃天價雞蛋的乾隆皇帝也就想當然地認為:好的雞蛋就該值十兩銀子。

      《清史稿》里還提到過:晚清文學家吳汝綸小時候家境貧寒,曾經(jīng)得到了一個雞蛋卻舍不得吃,便帶到集市上換成了松脂,用來供夜間讀書時照明。

      可見,雞蛋尋??梢姟?蓪ζ胀ɡ习傩諄碚f,逢年過節(jié)可能會吃雞蛋,平日里或許也舍不得把雞蛋端上餐桌,而是要帶到集市上售賣以補貼家用,抑或是換一些生活用品。

      說到吃雞蛋,有些古人還頗為糾結(jié)。

      因為雞蛋可以孵化小雞,所以對古代的佛教徒來說,吃雞蛋意味著殺生,所以要潛心修佛也就不能吃雞蛋了。歷史上,還有許多將吃雞蛋與因果報應聯(lián)系起來的故事。

      比如《太平廣記》里講過一個故事:唐朝有個叫孫季貞的人,少年時就好捕捉飛禽走獸,尤其愛吃雞蛋,后來被趕進了陰曹的空城里待了三年,煙熏火烤,嘗盡了苦痛滋味。后來閻王發(fā)現(xiàn)他陽壽未盡,正好他的鄰居張生死了才三天,便讓孫季貞借尸還魂。像類似的記載在古代的佛教典籍當中屢見不鮮。

      當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忌嘴。東漢的張衡在《南都賦》記有“春卵夏筍,秋韭冬菁”,認為春天的雞蛋是時令佳肴。而且古時候,許多地區(qū)都有元旦吃雞蛋的食俗,比如晉代的《風土記》中記載了宜興的風俗民情,其中就說:“正旦,當生吞雞子一枚,謂之練形?!本毿问侵感逕捫误w,意思是元旦吃一個雞蛋對身體大有裨益?!肚G楚歲時記》中也記載過當時荊楚地區(qū)元旦也得吃雞蛋。然而“梁有天下,不食葷,荊自此不復食雞子”,因為南梁的開國皇帝梁武帝信奉佛教,所以就不準人們再吃雞蛋了。

      不過,梁武帝晚年還是破了戒?!顿Y治通鑒》載:“上常蔬食,及圍城日久,上廚蔬茹皆絕,乃食雞子。”原來,那時的大臣侯景利用了皇室之間的矛盾發(fā)動叛亂,叛軍攻進了建康城,包圍了宮城。梁武帝平時只吃蔬菜,可被困在宮里的時間一長,蔬菜都吃光了,沒有辦法,只能吃雞蛋。他的兒子蕭綸便趁著兩軍使者談判的間隙送了幾百個雞蛋進宮,梁武帝一邊親手料理雞蛋,還一邊哽咽落淚。

      為了解決吃雞蛋和殺生之間的矛盾,古代吃貨們想出了新辦法:培育未受精的 “谷產(chǎn)雞子”。 賈思勰在《齊民要術》里就記載過這種雞蛋的生產(chǎn)方法:“別取雌雞,勿令與雄相雜?!本褪谴齐u與雄雞分開養(yǎng),多給雌雞喂谷子增加雞蛋產(chǎn)量,所以叫 “谷產(chǎn)雞子”。最后,賈思勰還強調(diào):“一雞生百余卵,不雛,并食之無咎。”因為未受精的雞蛋孵不出小雞,吃了也就不算破戒了。

      古人都怎么吃雞蛋呢?

      古代流行韭菜和雞蛋搭配著吃?!抖Y記》上提到“庶人春薦韭以卵”,這是因為先秦時生產(chǎn)力較低,庶人受限于經(jīng)濟條件和社會地位,所以在春天便用韭菜和雞蛋祭祀祖先。但那時的韭菜和雞蛋搭配在一起,應該也是類似于韭菜雞蛋羹或者是韭菜蛋花湯的形式。

      《世說新語》里也記載了一個吃雞蛋的故事,說晉代大臣王述有一回吃雞蛋,先用筷子刺沒刺中,于是生氣地將雞蛋丟到地上。蛋竟然還滾動不停,于是,王述便下床用屐齒踏蛋,又沒踏住。王述非常惱怒,就抓起蛋塞進嘴里咬碎了又吐出來。這一系列的操作說明:王述吃的應該是熟雞蛋。

      至于炒雞蛋則第一次出現(xiàn)在南北朝時的《齊民要術》里,其中有“炒雞子法”:“打破,著銅鐺中,攪令黃白相雜?!本褪前央u蛋打入銅鐺中攪拌均勻,再依次加入蔥花、鹽、豆豉、麻油等調(diào)料把雞蛋炒熟。南北朝時導熱較快的銅鐺已經(jīng)出現(xiàn),這使得炒雞蛋成為可能。《齊民要術》里還有一道水煮雞蛋:“打破,瀉沸湯中,浮出,即掠取,生熟正得,即加鹽醋也?!卑央u蛋打破倒入沸湯中,滾熟了之后撈起來佐以鹽醋享用。

      人們熟知的蛋炒飯的前身則可能出現(xiàn)在秦漢時期,湖南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竹簡上有關于“卵熇”這種食物的記載。“熇”的意思是火勢猛烈,“卵熇”就是在大火的加持下將雞蛋和米飯融合為一體的一道美食,有專家推斷這便是“蛋炒飯”之雛形。

      在《清異錄》等典籍中還提到過,隋朝的越國公楊素曾經(jīng)創(chuàng)制過一種“碎金飯”,其具體烹飪流程已經(jīng)失傳,但有人認為,這道碎金飯里加入了雞蛋,因為雞蛋炒碎后猶如碎金,所以叫作“碎金飯”,所以這可能是最早的正宗蛋炒飯。

      唐朝的醫(yī)學家昝殷在《食醫(yī)心鑒》里記載過一道雞蛋粥,具體做法是煮米做粥,粥快熟的時候打破雞蛋和入米粥中,熟了便可食用。明朝初年的劉基編著了一部叫作《多能鄙事》的日常生活常識冊,里面還記載了一種用酒制作“雞子線”的方法:“薄酒鍋中煮沸了,以雞子開竊,入鹽,用筋攪勻,旋傾出,令如線,以酒供之?!?/p>

      明朝中葉的美食家宋詡在《宋氏養(yǎng)生部》則記載了一種雞蛋面:“取雞子同水,調(diào)混黃白,和面,軸開薄用,折而切如細縷?!庇秒u蛋和面,搟開之后折起來切成細長條狀,便成了雞蛋面。此外還有雞蛋餛飩皮,也是用雞蛋和面搟平,只不過是切成小方片用來包裹餡料,最后再折成兜狀。

      對于明朝的旅行家徐霞客來說,恐怕沒有什么美食比煮雞蛋來得更方便實惠了,在云南旅行時,他曾用泉水煮過雞蛋,而且坦言味道比用普通水煮得要好!

      歷史上,也有一些知名的吃貨將雞蛋吃出了花樣。

      清朝人李化楠在《醒園錄》里記載了一些雞蛋吃法,比如做豬油丸時要先將豬板油切細,然后加入雞蛋黃、綠豆粉,再與醬油、酒調(diào)勻,之后捏丸下沸水中滾熟。在制作蝦羹時,則將鮮蝦剝?nèi)ヮ^、尾、足、殼,取肉切成薄片,之后加入雞蛋等佐料以及豆油、酒調(diào)勻,最后按照一系列的流程熬制成羹。

      李化楠還記載過一些雞蛋的深加工方式,比如制作醬雞蛋:“用雞蛋帶殼洗極凈,腌入醬內(nèi),一月可吃,但不用煮?!贝送?,還有制作蛋卷的方法:先將蛋打破攪勻,下入用生油擦過的鐵勺內(nèi)將其煎成薄蛋餅,之后再以豬肉、綠豆粉、雞蛋清等攪勻做餡,用煎蛋餅像卷薄餅般將餡料卷起來,兩頭輕輕折入,逐個包完后放在蒸籠內(nèi)蒸熟,味道“甚美”。

      同時還有蒸雞蛋糕的方法:一斤面配十個雞蛋和半斤白糖,拌勻后放到灶上發(fā)酵,一頓飯的工夫之后再放入蒸籠內(nèi)蒸熟,待冷了之后切片食用。如果是蒸西洋糕,那么配料上便有所不同,即一斤面就得配十六個雞蛋黃,然后還要加入米酒汁和面。李化楠還記載了一道“乳蛋”,即以牛乳配雞蛋,加上冰糖末蒸為雞蛋羹。

      對于蒸雞蛋,清代最知名的吃貨袁枚有自己的心得,他在《隨園食單》里就提到:“愈煮愈嫩者,腰子、雞蛋之類是也。”雞蛋是越蒸越嫩的。袁枚記載過的雞蛋菜還有不少,有些菜里面雞蛋只是配料,比如制作脫沙肉和炒雞肉片的時候,都需要先用雞蛋攪拌一遍,提升肉質(zhì)口感。

      此外,袁枚還有雞蛋清調(diào)和蜜米酒制作“假牛乳”的方法。也記錄了用雞蛋、鹽、粗茶葉煮“茶葉蛋”的方法。同時還有“熏蛋”:“將雞蛋加佐料煨好,微微熏干,切片放盤中,可以佐膳。”有時候,雞蛋還有裝點擺盤之用,比如制作“剝殼蒸蟹”,將蟹肉和蟹黃取出,再放回蟹殼中,將五六只蟹放在生雞蛋上蒸熟,上桌時螃蟹仿佛立于石塊之上,頗具趣味。

      清代學者俞樾在《茶香室三鈔》中記載了一種“大鵬卵”,實際上就是將數(shù)十個雞蛋打破入豬脬中,用線緊扎,放置在溫度較低的井底,過一個晚上再取出來,這時候便能看到蛋黃在里面,蛋清凝固在外層,乍一看就是個“巨蛋”,所以就叫做“大鵬卵”了。

      有人愛吃雞蛋,也有人挑食不愛吃。晚清有個以“獨逸窩退士”為名的作者寫了一部筆記小說《笑笑錄》,里面就有個段子,說的是有個不吃雞蛋的南方人來到北方,在路邊旅店休息用餐,問店里有什么好吃的,伙計先后給他推薦了木樨肉、攤黃菜、窩果子,等菜上桌了這個南方人才發(fā)現(xiàn)這些菜里都有雞蛋,最后只能餓著肚子趕路了。

      雞蛋還很有“趣”。

      西漢淮南王劉安在《淮南萬畢術》中記載了一個“艾火令雞子飛”的趣味實驗:蛋殼上開一個小孔,倒出蛋液,將燃燒的艾草通過小孔放入蛋殼內(nèi),蛋殼便能順著風兒飛走,這和后世的熱氣球原理竟還十分相似,但因記載簡單,這個實驗也被人質(zhì)疑過。

      不過,北宋有一本叫做《物類相感志》的圖書,里面也記載了一個類似的有趣實驗:“雞子開小竅,去黃白了,入露水,又以油紙糊了,日中曬之,可以自升起,離地三四尺?!痹陔u蛋上開個小口,把雞蛋液倒出,然后將蛋殼開口用紙糊住,放在太陽底下暴曬。有人研究認為:殼內(nèi)氣體受熱膨脹,油紙被擠破,強大的氣流從開口噴出,蛋殼也在氣流的反作用力推動下飛了出去。

      張岱在《快園道古》里還記載了一則趣事:說的是一個叫祁世培的六歲小孩,他家太夫人喜歡吃雞蛋,每天要吃數(shù)個。有一天,底下有婢女偷吃了雞蛋,祁世培就端了一盆水讓婢女們一一漱口,偷吃了雞蛋的人果然吐出了蛋黃水。

      《紅樓夢》里也有雞蛋,在第六十一回里,司棋想要碗燉得嫩嫩的雞蛋,結(jié)果柳家的卻說:“不知怎么,今年雞蛋短得很,十個錢一個還找不出來?!焙鸵晃腻X三個的雞蛋比起來,這雞蛋確實貴了,可要和十兩銀子一個的比起來,這雞蛋倒是便宜得很了。后來,柳家的還是蒸了一碗雞蛋令人送去,卻被司棋“全潑了地下”,對她來說,雞蛋壓根不是什么貴重的東西,但她不知道:對許多地位較低的婢女來說,平日里能吃上雞蛋也是個奢望。

      相比之下,《西游記》里的雞蛋就全是比喻了。比如黃袍怪從口中吐出一顆“舍利子玲瓏內(nèi)丹”,便有雞子大小。《水滸傳》里有吃雞的情節(jié),但沒有提到雞蛋,但我想好漢們一定也是愛吃雞蛋的,但如果刻意去描寫好漢吃雞蛋,就不能彰顯豪氣沖天的人物形象了。

      《三國演義》里沒有雞蛋,《三國志》里倒是有一處,說的是東吳的權臣諸葛恪小時候與太子玩耍時鬧出了意見,太子生氣地罵道:“元遜(諸葛恪的字)可食馬矢。”諸葛恪懟道:“愿太子食雞卵。”孫權聽了好奇地問:“太子叫你吃馬糞,你咋還叫他吃雞蛋呢?”諸葛恪回答說:“因為它們都是從同一個地方出來的?!睂O權聽了之后忍不住大笑了起來。

      前面說到,乾隆皇帝也愛吃雞蛋,也許是他吃的雞蛋實在太貴,以至于在咀嚼時還總是忘不了思考,甚至還忍不住發(fā)出了靈魂拷問:“無雞卵不生,無卵雞不成。循環(huán)誰為始,倩彼雞卵評。”(《雞卵》)這世上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呢?

      猜你喜歡
      雞子雞蛋
      《世說新語》中的魏晉風度(二)
      雞子在敦煌醫(yī)藥文獻中的應用
      雞子不認得鴨子
      神奇的雞蛋畫
      從雞蛋開始
      認識雞和雞蛋
      雞子黃功效及臨床應用探討*
      急躁的人
      淺談雞子在《傷寒雜病論》中的應用
      搞笑雞蛋大集合等
      枣强县| 常山县| 拜城县| 阜康市| 兰溪市| 博爱县| 菏泽市| 樟树市| 连州市| 合阳县| 六枝特区| 榆中县| 庆阳市| 东源县| 岳阳县| 卫辉市| 无棣县| 郸城县| 尤溪县| 铜鼓县| 杭州市| 兴安盟| 叶城县| 应城市| 宁德市| 津南区| 正宁县| 那曲县| 鱼台县| 北票市| 庆城县| 克东县| 越西县| 绥滨县| 大姚县| 友谊县| 牡丹江市| 韩城市| 图木舒克市| 潼关县| 堆龙德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