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玲
(江西省九江市武寧縣婦幼保健院婦???武寧 332300)
宮頸癌屬于臨床最常見的一種婦科惡性腫瘤,近年來其發(fā)病率持續(xù)上升,且逐漸趨于年輕化[1]。宮頸癌是一種可預防性的疾病,從宮頸癌前病變(CIN)進展至宮頸癌通常需5~10 年之久[2]。所以,早期通過有效手段進行及早鑒別并給予有效防治具有重要意義。液基細胞學檢查(TCT)是臨床篩查宮頸癌的一個常規(guī)手段,與傳統(tǒng)宮頸刮片相比而言,具有閱片難度低、效果清晰等優(yōu)點,可使細胞均勻地分布于玻片上,明顯提高了樣本收集率,可明確宮頸不同程度病變情況[3~4]。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PV)是一種雙聯(lián)DNA 病毒,與CIN、宮頸癌等病變存在密切關系,因此常被應用于CIN、宮頸癌的篩查工作中[5~6]。陰道鏡屬于內窺鏡范疇,可在強光源的指導下,將患者陰道組織病變部位給予立體放大處理,然后針對可疑病灶展開定位活檢,從而保證醫(yī)師更直觀、更有效地了解宮頸上皮病變情況,在使用碘溶液、醋酸涂抹后可更好地判斷其圖像特征,抽選部分可疑病變組織送檢,以動態(tài)監(jiān)測病灶部位特征,及時確定宮頸病變嚴重程度和病灶體積,進而達到提高診斷準確率、降低臨床漏診、誤診率的目的[7~8]。本研究探討TCT、HPV 與陰道鏡檢查在CIN、宮頸癌篩查中的應用價值,旨在為臨床鑒別CIN、宮頸癌提供有效參考依據(jù)?,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納入2020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江西省九江市武寧縣婦幼保健院診治的132 例疑似宮頸癌患者,年齡40~57 歲,平均(49.33±6.15)歲;孕次1~5 次,平均(2.30±0.78)次;產(chǎn)次1~3 次,平均(1.63±0.72)次。
1.2 入組標準 (1)納入標準:均伴不同程度的陰道分泌物增多、下腹痛及陰道不規(guī)則出血等癥狀;無相關檢查禁忌證;知情同意參與本研究。(2)排除標準:既往有宮頸手術史、宮頸上皮病變史或子宮切除史者;伴有精神或意識狀態(tài)異常,不能進行正常溝通者;伴有陰道炎、盆腔炎等易導致下腹痛、陰道或宮頸分泌物增多者。本研究通過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同意。
1.3 研究方法 對所有患者進行TCT、HPV 與陰道鏡檢查:(1)TCT 檢查:避開患者月經(jīng)期進行標本采集,檢查前3 d 禁止性生活、陰道沖洗或上藥,并于檢查前做好外陰清洗工作,在檢查時協(xié)助患者取膀胱截石位,以充分暴露其宮頸部位,然后將宮頸采樣專用毛刷置入患者宮頸鱗柱交界處,再以順時針方向略用力旋轉5 圈以采集宮頸、陰道脫落細胞,采集完成后,取出刷頭并浸泡于保存液中送檢。(2)HPV 檢查:采集樣本方法與TCT 檢查一致,采集完成后使用購自上海賽培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HPV 試劑盒對HPV-DNA 進行檢查。(3)陰道鏡檢查:囑咐患者于檢查前24 h 內禁止性生活、陰道沖洗或上藥,并于檢查前做好外陰清洗工作,檢查時協(xié)助患者保持膀胱截石位,借助窺陰器將宮頸、陰道充分暴露,使用棉球將宮頸分泌物清除干凈,移動陰道鏡物鏡與陰道口相距10 cm 左右(保證鏡頭與宮頸部位相距15~20 cm)位置,對準宮頸并打開光源,適當調節(jié)陰道鏡物鏡焦距提高物像的清晰度,借助生理鹽水對宮頸、陰道進行清潔處理后,使用外接電腦屏幕對宮頸圖像給予適當放大處理,獲取宮頸原始圖像數(shù)據(jù),借助陰道鏡綠光的照射作用對宮頸上皮、血管部位的細微變化仔細觀察后采集圖像。借助蘸有3%濃度醋酸溶液的棉球對宮頸部分進行濕敷1 min 左右,讓其表層充分吸收液體,連續(xù)監(jiān)測2~3 min,在此期間每隔30 s 進行1 次圖像采集,同時借助復方碘溶液對宮頸、陰道壁進行充分涂抹,然后在陰道鏡下探查宮頸部位有無未著色區(qū)域,若病灶的暴露信息不夠明顯,則需借助宮頸擴張器以充分擴張,直至病灶部位充分暴露后觀察。在陰道鏡檢查期間盡可能避免宮頸損傷事件的發(fā)生,當宮頸碘試驗結果呈陰性或對醋酸白上皮、白斑及點狀血管等異常部位實施活檢樣本采集后,檢查結果無明顯異常,則需于移行帶3、6、9、12 點方向再次進行活檢樣本采集,并對宮頸管進行診刮,最后將獲取的活檢組織樣本置于保存液中送檢。
1.4 觀察指標 觀察TCT、HPV 與陰道鏡單項檢查及聯(lián)合檢查對CIN 與宮頸癌的診斷效能及宮頸病變診斷符合率差異。HPV 檢測HPV16、HPV18、HPV31 及HPV33 等類型;TCT 檢查陽性標準如下:參考美國TBS 子宮頸細胞學報告系統(tǒng)進行陽性標準制定,ASCUS(無法明確意義的不典型鱗狀上皮細胞)、LSIL(輕度不典型增生)、HSIL(重度不典型增生)、可疑磷狀癌細胞及癌細胞均可判斷為陽性;CIN 包括低級病變(CIN Ⅰ)、中級病變(CIN Ⅱ)、高級病變(CIN Ⅲ)3 種類型;診斷效能包括診斷敏感度、特異度、準確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漏診率及誤診率。真陽性、假陽性、假陰性及真陰性分別用G、O、M 及Y 表示,敏感度=G/(G+M)×100%;特異度=Y/ (O+Y)×100%;準確度=(G+Y)/(G+O+M+Y)×100%;陽性預測值=G/(G+O)×100%;陰性預測值=Y/(M+Y)×100%;漏診率=M/(G+M)×100%;誤診率=O/(O+Y)×100%;診斷符合率=(G+Y)/(G+O+M+Y)×100%。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23.0 軟件分析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檢查結果 132 例疑似宮頸癌患者經(jīng)病理檢查有110 例患者呈陽性,檢查結果占比為83.33%。見表1。
表1 132 例疑似宮頸癌患者TCT、HPV、陰道鏡及聯(lián)合檢查結果(例)
2.2 TCT、HPV、 陰道鏡及聯(lián)合檢查的診斷敏感度、特異度、 準確度比較 TCT、HPV 與陰道鏡聯(lián)合檢查的診斷敏感度、特異度及準確度均明顯高于TCT、HPV 單項檢查,診斷敏感度、準確度均明顯高于陰道鏡檢查,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單項及聯(lián)合檢查的診斷敏感度、特異度及準確度比較[%(例/例)]
2.3 TCT、HPV、 陰道鏡及聯(lián)合檢查的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比較 TCT、HPV 與陰道鏡聯(lián)合檢查的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均明顯高于TCT、HPV 單項檢查,陰性預測值明顯高于陰道鏡檢查,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單項檢查及聯(lián)合檢查的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比較[%(例/例)]
2.4 TCT、HPV、陰道鏡及聯(lián)合檢查的漏診率、誤診率比較 TCT、HPV 與陰道鏡聯(lián)合檢查的漏診率、誤診率均低于TCT、HPV 單項檢查,漏診率低于陰道鏡單項檢查,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5 TCT、HPV、陰道鏡及聯(lián)合檢查的診斷符合率比較 TCT、HPV 與陰道鏡單項檢查及聯(lián)合檢查對CIN Ⅰ~Ⅲ、宮頸癌的診斷符合率比較相當(P>0.05);而對宮頸良性病變的診斷符合率相比,聯(lián)合檢查、陰道鏡檢查較TCT、HPV 檢查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單項檢查及聯(lián)合檢查對宮頸病變的診斷符合率比較[例(%)]
近年來,我國宮頸癌發(fā)病率逐年上升,對女性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9]。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宮頸癌是一種可預防性的惡性腫瘤,具有較長的癌前病變期,在此期間可通過相關手段對病情進展加以控制,從而降低宮頸癌的發(fā)生風險[10]。因此,積極進行CIN、宮頸癌篩查,從而提高宮頸癌的早期檢出率對于患者預后改善有著重要意義。
宮頸細胞學檢查是近年來臨床常用的一種宮頸癌篩查法,但易出現(xiàn)假陽性現(xiàn)象,主要是由于病變細胞未能轉移至玻璃片上,無法保證涂片質量,且采集的細胞常會被血液、宮頸黏液等覆蓋,不利于細胞涂片,影響篩查準確率[11]。而TCT 檢查是一種借助液基保存細胞檢測系統(tǒng)進行細胞學診斷、分類的檢查方法,與傳統(tǒng)涂片細胞學檢查相比更具優(yōu)勢。通過液基保存細胞樣本不僅可有效提高涂片質量,避免細胞干燥,提高診斷準確率,還可及時發(fā)現(xiàn)病毒等微生物感染狀況,但近年來臨床發(fā)現(xiàn)其對宮頸病變的診斷敏感度仍處于較低水平,存在一定的漏診、誤診風險[12]。本研究結果顯示,TCT 檢查的診斷敏感度、特異度、準確度分別為76.36%、27.27%、68.18%,表明TCT 檢查對宮頸病變的診斷效能仍有很大提升空間。相關研究指出,宮頸癌的發(fā)生與人體感染HPV存在密切關系[13~14]。本研究HPV 檢查的診斷敏感度、特異度、準確度分別為78.18%、36.36%、71.21%,與TCT 檢查相當,表明HPV 檢查對宮頸病變的診斷效能也有很大提升空間。
既往臨床在行宮頸活檢時常通過肉眼觀察與判斷,存在一定盲目性,導致漏診、誤診風險較高[15]。陰道鏡檢查可借助陰道鏡充分放大子宮頸病灶部位來觀察分析肉眼無法發(fā)現(xiàn)的微小病變,尤其對惡性腫瘤及相關異型上皮血管屬于陰道鏡進行檢查可顯著提高其診斷準確率;同時,陰道鏡的圖像采集功能也十分強大,可在觀測圖像過程中隨時采集,然后對圖像進行動態(tài)、靜態(tài)處理;另外,陰道鏡可協(xié)助醫(yī)師對可疑病灶實施定位活檢,隨時了解病灶長度、面積等,不損傷宮頸,檢查安全性較高[16]。
本研究通過聯(lián)合TCT、HPV、陰道鏡檢查,結果顯示,聯(lián)合檢查的診斷敏感度、特異度、準確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均明顯高于TCT、HPV 單項檢查,診斷敏感度、準確度、陰性預測值均明顯高于陰道鏡檢查;聯(lián)合檢查的漏診率、誤診率較TCT、HPV單項檢查更低,漏診率較陰道鏡單項檢查更低;單項檢查及聯(lián)合檢查對CIN Ⅰ~Ⅲ、宮頸癌的診斷符合率相當,而對宮頸良性病變的診斷符合率相比,聯(lián)合檢查、陰道鏡檢查較TCT、HPV 檢查更高。提示在CIN、宮頸癌篩查中應用TCT、HPV 與陰道鏡聯(lián)合檢查可有效提高診斷效能,為臨床診治工作提供參考依據(jù)。綜上所述,TCT、HPV 與陰道鏡聯(lián)合檢查在CIN、宮頸癌篩查中應用效果較好,可有效提高診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