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燕 圖|石浩南
有一種曲調,從民間山歌走來;
有一種唱腔,因鄉(xiāng)土氣息而生。
慢悠悠地唱,它將真情來訴說。
活潑潑地說,它將快樂來傳遞。
這是鄉(xiāng)村里的聲音,
這是記憶里的聲音,
這是被遺忘的奉賢清音。
可有這樣一個人,卻將這個聲音留戀至今,不惜砸錢、組隊、唱演、跑市場,誓要將它找回來、活起來、熱起來,誓要將“鄉(xiāng)村說唱”玩起來、嗨起來,他就是奉賢清音傳承人—薛國強。
說起清音,薛國強對它最初的記憶,是在20世紀60年代。那時,他還是個孩童,跟著家里人下田干活時,第一次遇見了奉賢清音。“那是流轉在田間地頭的一種聲音,是拿一根筷子和一個碟子邊敲擊、邊歌唱的一種曲藝形式?!?薛國強說。
其實,奉賢清音的產生,已經有近千年的歷史,以莊行鎮(zhèn)最先成陸而最先興起這種曲藝。數(shù)百年間,它逐漸流傳至全區(qū),在老百姓精神生活中鮮活成長,是最通俗的大眾藝術。過去,人們勞作之余,拿它疏解勞累;遇到婚嫁喜事,用它營造歡樂氣氛;節(jié)慶場合里,依托它來制造節(jié)日氛圍。而薛國強的家
鄉(xiāng),就在莊行。
“我忘不了那個聲音?!痹谘鴱娦睦铮钯t清音保留著江南小曲的韻味,是悠揚的、動聽的;它又與奉賢方言、山歌小調長期融合,不僅朗朗上口,傳唱度又高。
“我每每聽到這個聲音,總忍不住要跟著哼上幾句?!彼f,“那時,我就在想,這樣的聲音,應該長長久久地傳唱下去?!?/p>
然而,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越來越多的村民離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工作,這個聲音,也漸漸消失在人們的耳邊?!坝泻荛L一段時間,都沒有聽到這個聲音了,我很想找回這個聲音,它是我兒時的回憶,承載著濃濃鄉(xiāng)愁,傳遞著繾綣鄉(xiāng)音,維系著鄉(xiāng)情親情。”薛國強覺得,奉賢清音是難以割舍的,是無法割舍的,是不能割舍的。
2004年,上海進行文化體制改革。2005年,首批百家社區(qū)文化活動中心開始建設,莊行鎮(zhèn)便位列其中。薛國強感到,這是“重啟”奉賢清音的好時機。也是從這一年開始,他開始四處尋找志同道合的文藝愛好者,一起致力于奉賢清音曲藝的推廣。
他們的第一個節(jié)目,講的就是一位有情有義的前夫在生死關頭“扛”起前妻一家的真實故事,就發(fā)生在莊行鎮(zhèn),他自己身邊。節(jié)目一排出來,在莊行地區(qū)乃至整個奉賢地區(qū)都頗為轟動,一舉拿下了奉賢區(qū)群文創(chuàng)作節(jié)目一等獎和上海市群文創(chuàng)作節(jié)目二等獎。
01 薛國強表演奉賢清音
之后,他們又編排了《承諾》《有個姐姐有照應》《開方》……都是根據(jù)真人真事改編的,知曉度高,傳唱度也高,老百姓的喜愛熱情更高。
當他看著臺下大家興高采烈的臉龐,聽著一聲聲叫好的聲音時,內心的想法便更加堅定:“一定要把清音唱好,它值得被更多人看到。”
2021年,奉賢結合鄉(xiāng)村振興建設,重新“喚醒”了具有1400多年歷史的奉賢青溪老街。薛國強自己也去看了好幾次,每次去都是人山人海,文化氣息很濃,儼然一副人文歷史老街的樣子。
當時,他就在想,莊行也有千年老街,也保留著原始的建筑風貌,也有百年茶樓,也有名人故居,也是一個文化匯聚交融的地方。“用奉賢清音這個‘老聲音’,帶活莊行老街這個‘老地方’,就成了我最想做的事?!毖鴱娬f。
2022年退休后,薛國強就直接在莊行老街“安營扎寨”了。百年東興樓,過去是一間吃香的老茶樓,改建恢復面貌后,他要了過來,和8位土生土長的文藝志愿者一起,組成了清音志愿班,開啟了“清音種植”計劃。
節(jié)目,自己編排;舞臺,自己設計;茶水,免費提供。每個周末,他們都會開一場清音音樂會,名字叫“相約星期六,快樂東興樓”。走過的、路過的,知道的、好奇的,都可以上來看一看、歇歇腳,喝口熱茶、聽會兒小曲……像以前一樣。他們希望用這樣的形式,把清音這個聲音,重新“種進”人們的日常生活 中。
“也有人問我,收不收費?這里不收費,收費就變味。”在薛國強看來,奉賢清音,本身就來源于老百姓的生活,而他的心愿,就是把它還給生活。“這不是‘買賣’,這是‘傳承’?!爆F(xiàn)在,他們已經安排了7個清音節(jié)目,也依次在東興樓亮過相,老百姓的反響很不錯?!拔颐刻靵怼习唷?,老街上的居民都會問我:‘老薛啊,今早那幾個寧還唱伐?(今天你們幾個人還唱嗎?)’‘儂真額不知道,老街上好久沒有這樣捏鬧了(你真的不知道,老街好久沒有這樣熱鬧了)’……”一點一滴的反饋,讓薛國強既激動又感慨,“其實大家都是喜歡東興樓的,喜歡奉賢清音的,喜歡文化生活的?!?/p>
02 每次表演,他們都全情投入
薛國強搞清音音樂會,倒貼過不少錢。設備、茶水、道具、服務都要錢,他一筆一筆投下去,也感覺不到心疼。但倒貼,總會“坐吃山空”。去年年底,他又做了一個決定,就是把排練好的清音節(jié)目推向大眾市場,以企業(yè)、事業(yè)單位購買服務的形式,進行有償演出,再將所得用來發(fā)展清音,支撐“清音種植”計劃。
“這兩年,我們去過好多街鎮(zhèn)、村居,登上過古華公園大戲臺,參加過區(qū)里的各類文化展示活動,還到過其他區(qū)表演。”薛國強說,通過以節(jié)目養(yǎng)節(jié)目的形式,“相約星期六,快樂東興樓”這一公益品牌活了下來,火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