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紅
我剛?cè)肼殘霾痪茫块T的兩個姑娘因為工作問題產(chǎn)生了嚴重的矛盾。很明顯有個姑娘不占理,但是我無法像其他同事那樣旗幟鮮明地反對她。
因為她是我剛來到這里時,第一個邀請我一起去衛(wèi)生間的人,請想象,在初來乍到的惶然與茫然中,這種邀約會讓我怎樣受寵若驚。我一直想著投桃報李而不得其門,現(xiàn)在,她遇到了危機,我理所當然應(yīng)該站到她這一邊。
是非觀和良心有時候是兩件事,在大家對她的聲討里,我始終保持著沉默。困境中的人對于微弱的支持非常敏感,于是,那個姑娘不只是邀請我一起去衛(wèi)生間了,她還邀請我下班后一起去逛街。
我們一出公司大門,那個姑娘就激動地指責對手是如何虛偽險惡,我知道她所言并非實情,可是,她都那么信任我了,更重要的是,她的情緒飽和度都那么高了,我怎么可以反駁她呢?她對我又那么好。
我想起長輩的叮嚀,在職場上,一定要圓滑一點,跟自己無關(guān)的事,最好不要摻和。我及時咽下自己的觀點,以“是嗎”“怎么會是這樣呢”“這樣的話就太過分了”做似是而非的回應(yīng)。好在那姑娘并不細加分析,把我的說法完全理解成支持,情緒漸漸地緩和過來。我覺得自己既不算太唯心,也沒有得罪人,圓滑果然利人利己啊。
直到半年后,我被分派和這姑娘合作某個任務(wù),因為別人皆對她避之不及,看上去跟她關(guān)系還不錯的我,就顯得義不容辭了。接下來的體驗自然不那么愉快,盡管我極力小心謹慎地委曲求全,還是不可避免地冒犯了她,在她發(fā)飆的那一刻,我忽然想起她當初曾跟我大罵對手,如果那時我“耿直”地指出她也不是沒有問題的,一切就不會變成這樣吧?
當時若有我的加碼,可以促進她的反省,她未必就到這一步,就算她不反省,我打那會兒就得罪她了,也可以避免這次的合作,我的圓滑隱藏了原本存在的問題,最后就是這樣,害人害己。
通常情況下,圓滑能夠讓人的生活更加順當。所以,雖然我們的傳統(tǒng)提倡方正,私下里卻有很多提倡圓滑的名句,比如“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千言萬當,不如一默”等。貌似圓滑性價比很高,真是這樣嗎?
有位女友以自身經(jīng)驗告訴我,這是個誤區(qū)。
這位女友和我年齡差不多,已是某大型國企的高層,她平日里語氣溫柔,動作舒緩,像個大家閨秀,而不是傳說中雷厲風行的女強人。
我有次忍不住問她,到底何德何能,在職場上一路春風,她說:“他們說,是因為我不圓滑?!?/p>
她舉了一個例子,有次他們公司開會,有個同事做匯報,大家都覺得他做得不好,但都默不作聲,眼看著這個同事就要過關(guān),她開口了,說:“如果這樣都能通過,不但客戶不會滿意,而且給其他同事做了不好的示范,似乎隨隨便便就能過關(guān),以后誰還會全力以赴呢?”
本來就有點遲疑的boss(老板)被她的話打動,要那個同事拿回去重做。散會后,那個同事憤怒地將文件夾砸到她身上,她心里并不是不生氣不害怕,但覺得自己是對的,非常坦然。
一年之后,她獲得越級提拔,領(lǐng)導說:“現(xiàn)在的人太聰明了,像你這樣敢說真話的人太少了。”不圓滑成了她的核心競爭力,她憑借這個,一路晉升。
她的話讓我思考,我們自以為的圓滑,也許不過是膽小。但活在當下,競爭激烈,人人胸口都得掛一個“勇”字,勇敢是核心競爭力之一。這種形勢下,還自以為聰明地抱持著“圓滑”二字,那么時代把你甩出去之時,真的不會跟你打招呼。
當然,不圓滑也會帶來某種損失,但兩害相權(quán)取其輕,選擇勇敢終究更有利于自身發(fā)展。
那么,為什么還有很多不圓滑導致的悲慘事例呢?我覺得這里有兩點需要注意,其一是不要把攻擊性當成不圓滑。
比如《紅樓夢》里的晴雯,搶白襲人和麝月,罵小丫鬟,有次看寶釵不順眼,卻陰差陽錯地得罪了黛玉。
晴雯可能覺得自己是個直腸子,不像襲人那么圓滑,但是,她的不圓滑首先給別人帶來了傷害,比如說小丫鬟墜兒偷鐲子被發(fā)現(xiàn)了,圓滑的平兒建議麝月想個法子打發(fā)了她去,這樣寶玉面子上也好看點,但晴雯偏要大喊大叫地吵嚷起來,辜負了平兒的一番美意不說,也讓寶玉面上無光,后來又為自己招來禍端。
一件明明可以迂回進行的事,弄到這個地步,不是不圓滑,而是簡單粗暴,缺乏對他人的同理心。
其二是不圓滑這件事,也是需要看形勢分對象的,首先對方要有起碼的理性,能夠交流,像我那個女友,她的“對方”不是那個同事,而是目睹了全過程的所有在場者。若你的“對方”不但無意于交流,同時又極具殺傷力,不妨敬而遠之。
但也不要圓滑地逢迎,否則天道好還,能夠指向別人的戾氣,也會作用到你身上,類似這樣的事,在歷史上不只發(fā)生過一回。
不圓滑并不是簡單粗暴,它比圓滑需要更多的善意與理性,是一個人素質(zhì)的綜合體現(xiàn),選擇它,能夠讓你收獲更多。
(摘自安徽文藝出版社《我的便攜式生活》一書)(責任編輯 張宇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