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李瑜
翟學榮長期從事職務犯及未成年犯的管理教育和矯治工作,創(chuàng)新開展的“案例式普法”廣受好評,幫助多名“問題少年”轉變?yōu)閮?yōu)秀學生。20 多年來,他做的法治報告累計2000 多場次,聽眾200 多萬人,普法足跡遍布全國各地。2022 年翟學榮被全國關工委、中央政法委、司法部、共青團中央、中國法學會評為“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優(yōu)秀輔導員”;2023 年翟學榮被陜西省總工會授予陜西省五一勞動獎章,被陜西省委依法治省辦評為陜西省第四屆“十大法治人物”。
▽翟學榮為不同年齡段的學生設計了緊貼其學習生活實際的法治教育課
翟學榮,1957 年出生,1976 年入伍,1985 年赴滇輪戰(zhàn),先后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六十一師高炮團三七營一連指導員、司令部協(xié)理員、三七營教導員,榮立二、三等戰(zhàn)功各一次。1994 年起先后擔任蘭州軍區(qū)陜北礦業(yè)管理局韓家灣煤礦副礦長、礦長,上校軍銜,榮立三等功一次。1999 年轉業(yè)至陜西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先后任黨委委員、副所長、紀委書記,榮立三等功一次。2017 年翟學榮年滿60 歲,但他退而不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一位基層普法志愿者的“老黃?!本?。
24 年的軍營淬煉成就翟學榮,期間他自學有關法律方面的知識,參加高等教育法律專業(yè)的自學考試。當教導員的翟學榮常用發(fā)生在戰(zhàn)士們身邊的真實案例來教育他們,“以案說法”讓他們明白不遵紀不守法會付出怎樣的代價,收到很好的效果。
1999 年底,翟學榮轉業(yè)到省未成年犯管教所。2003 年全省處級以上職務犯開始集中關押在這里,隨后省上幾個部門的廉政教育基地也都設在了這里,機緣巧合下,翟學榮就承擔起全省黨政軍機關、企事業(yè)單位公職人員及各類學校的警示教育和普法工作。通過對職務犯、未成年犯案例的剖析及經常的談話了解,翟學榮發(fā)現(xiàn),他們犯罪的動機、手段、性質、結果盡管各異,但絕大多數(shù)人都有相同點:那就是他們的原生態(tài)家庭、成長經歷、性格習慣,這些東西,對他們日后人生軌跡的發(fā)展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陜西省第四屆“十大法治人物”翟學榮
正所謂行為養(yǎng)成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預防違法犯罪必須要從娃娃抓起,一定要抓早,抓小,防微杜漸。
2000 年初時,交通還不是很方便,有些偏遠地方的家長到未管所探視一次,有時需要兩三天。那是某年6、7 月份,正是暑熱難耐的時候,一天下午上班,翟學榮發(fā)現(xiàn)一個四五十歲的中年人背著一個七八十歲的老人,后邊跟著一個女孩,三個人正朝接見室走。詢問后得知女孩的父親是啞巴,父親背上背著的是行動不便的爺爺,他們一同來探望女孩的弟弟,女孩的母親因身體殘疾無法同行。他們三人早上從大荔縣出發(fā)一路倒了好幾趟車才在下午時候趕來,這一幕深深觸動了翟學榮。他立即讓管區(qū)負責人召集全管區(qū)未成年犯對他們講話。老人、父親、女孩,他把這家人的故事講給他們聽,他問這些被管教的孩子們,想想家人,想想牽掛他們的人,怎么能不好好改造?怎么能不好好學習?怎么能不好好做人?!
從事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20 多年來,翟學榮心得頗豐,他說,法治教育是一門藝術,需要巧妙的設計構思,需要精彩的演講效果,要把愛心、善心、熱情、激情傾注在每一次講課中,在青少年心中種下法治的種子,讓他們尊崇法律,對法律有敬畏之心。
為了便于學生記憶與理解,翟學榮把青少年犯罪類型概括為“拳錢性網毒” 5 個字,用收集整理的九百多個典型案例做支撐,每個典型案例用一個成語來命名,譬如“以大欺小、以強欺弱、冤冤相報、睚眥必報”等。根據(jù)學生年齡層次分布,學校、講課場所不同,分別制作了五百幅掛圖和上千個PPT 講稿,有文字、有圖片、還有音視頻,使孩子們一看就明白了這個案例說的是什么。他常說,不要以為孩子們小,只要方法得當,孩子們一定可以看得懂、聽得進、記得住。
給青少年講好法治課,一定要研究青少年學生們關注的熱點是什么,喜歡玩的是什么,困擾他們的又是什么。一次給初中孩子講課,他提到一個七年級學生給同學介紹女朋友的案例,說“瞧瞧你們才初中就學會當媒婆了”臺下的孩子們哄堂大笑。他語言風趣幽默,案例接近學生實際,孩子們記住了一個個案例,當生活中遇到類似情況時,他們就會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
普法教育是為了讓青少年學生養(yǎng)成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思維習慣和行為方式。翟學榮的微信好友大約上千人,有許多是青少年。一次上完課,有個初中女生用小飯桌阿姨的手機添加他的微信向他咨詢如何變更撫養(yǎng)關系。了解到孩子所處環(huán)境對其成長確實不利,又經過對孩子想要跟隨的撫養(yǎng)人實際情況進行了解后,翟學榮為他們提供了援助。孩子依靠法律手段完成了扶養(yǎng)人變更,這也是她運用法律解決問題的一次十分有意義的嘗試。
?下課了,學生們圍上來要留下翟學榮的聯(lián)系方式
△翟學榮被多所學校聘為法治副校長
普法只是手段,以案釋理、以案勵志,讓學生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立志成才才是目的。《高墻里的自考狀元》講的是一名未成年犯邊改造、邊學習,兩年考取了大專文憑,五年考取了本科證書,多門成績全省第一,為自己重新找到希望的故事。還有一名未成年犯把“刑期”當“學期”,刑滿釋放后一邊打工、一邊自學,先后考取了大專、本科文憑,2000 年還考取了某大學全日制研究生的故事。在翟學榮和其他幫教人員的關心教育下,他們最終懂得了為誰而學,為誰而活。每次講到這里,翟學榮就會問臺下的學生“你們坐在窗明幾凈的教室里又該怎樣度過青春年華?”
△翟學榮被陜西省委依法治省辦評為陜西省第四屆“十大法治人物”
青少年普法教育需要政府、學校、家長共同努力,翟學榮認為,法治教育的對象不僅是學生,還要有家長。每一個問題少年,都能從其家庭和其父母身上發(fā)現(xiàn)問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最早的老師,學校只是知識與技能的傳授,家庭的養(yǎng)育才是根的培護。疫情期間,翟學榮把這些年收集的案例進行梳理歸納,總結出了20 種容易產生“問題孩子”的“問題家庭”,錄制成視頻通過社交媒體賬號進行傳播?!吨腥A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于2022 年1 月1 日起正式實施,父母必須承擔起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
“現(xiàn)在我的上課裝備一應俱全,電腦、投影儀、幕布、各類數(shù)據(jù)線,要到哪里去講課拉上行李箱說走就走。無論多長時間,哪怕只有兩分鐘我也要抓住機會為孩子們好好講。課后許多孩子圍著我要簽名、要合影,我成了他們的明星了?!钡詫W榮笑著說。
專業(yè)的事交給專業(yè)的人來做。3 年前翟學榮提議由他牽頭成立陜西省未成年人保護協(xié)會這個全省性、專業(yè)性、公益性的組織,把有志于做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專業(yè)人士、熱心公益事業(yè)的愛心人士吸納到這個組織中來,搭建一個對未成年人法治宣傳、法律援助、困境幫扶、心理咨詢的平臺。2022年11 月,陜西省社會組織事務管理局已經核準了該協(xié)會的名稱,前不久已經上報了有關材料,只等最后批準,這將是全國首個未成年人保護的民間公益組織。翟學榮說只要身體允許,他會沿著未成年人法治宣傳及保護這條路一直走下去。
(圖片由翟學榮本人提供)
▽“案例都在腦子里”翟學榮的法治教育課更像是一場“即興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