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昉,生卒年不詳,長安人,字景玄,是唐代最有代表性的人物畫家,傳世作品有《簪花仕女圖》《揮扇仕女圖》《調(diào)琴啜茗圖》等。
周昉出身世家,父親周慶元曾任監(jiān)察御史,兄長周皓曾任執(zhí)金吾,他本人則先后任越州、宣州長史。周昉能書,擅畫人物、佛像,尤其擅長畫貴族婦女。周昉的佛教畫被稱為“周家樣”,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被人們視為佛教畫的標準。他創(chuàng)造出的“水月觀音之體”,以筆法柔麗、形象端嚴而聞名,為后世畫家所效法。
周昉的仕女畫初學張萱,后來青出于藍,比張萱更能傳神達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他和張萱一樣,熱衷于畫表現(xiàn)貴族婦女生活的題材,但兩者的創(chuàng)作動機截然不同:張萱是以旁觀者的角度通過對貴族人物富裕生活的描繪,反映當時的盛世之景,歌頌美好的生活;而周昉則是以局中人的身份訴說自身經(jīng)歷,表面上描繪的是繁華的景象,實際上是對貴族階層空虛生活的嘲諷,展示的是宮中仕女單調(diào)寂寞的生活方式,如撲蝶、撫箏、對弈、揮扇等。
周昉筆下的女性體態(tài)豐厚、曲眉豐頰,以豐滿為美,所著衣冠華美貴氣、色彩柔麗。周昉用色以“柔”為特點,善于把鮮麗的色相匯入統(tǒng)一的色調(diào)中,使畫作濃麗而不甜膩,華美而不鮮薄,內(nèi)涵豐富而和諧含蓄?!短瞥嬩洝分袑⑺钠芳壎椤吧衿分小保沂沁@一品級的唯一一人,僅次于“神品上”品級的吳道子。
《簪花仕女圖》是周昉最為大眾所知的作品,現(xiàn)藏遼寧省博物館。該圖卷為手卷,絹本,高46厘米,長180厘米,設色畫法。其取材于宮廷婦女的生活,描繪了盛妝貴婦手牽小狗,帶領女婢漫步花園賞景游樂的情形。圖卷不作背景處理,僅繪辛夷花樹一株,象征春天時節(jié);以小狗奔跑、白鶴振翅等場景展示貴婦們戶外嬉游的歡樂之情。周昉細致地描繪了貴婦們極為濃艷華貴的外表——身著大袖衫、肩披畫帛、體態(tài)豐腴、妝容艷麗、高聳的云髻上簪插著鮮花,并通過她們的神態(tài)展示她們的寂寞、閑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社會對于婦女的束縛,這件作品堪稱中國現(xiàn)存世的古典仕女畫中最具美感和鮮明特色的巨作。
周昉雖是貴族子弟,但他繪畫創(chuàng)作的態(tài)度十分嚴謹。一次,唐德宗讓周昉為章敬寺畫一幅神像。周昉畫好神像后,便將它放在寺院里,讓大家評點。很多人聽說這件事后,都跑去看神像??赐旰?,有的人說畫得好,有的人說畫得不好還挑出了毛病。周昉聽了說他畫得不好的話,也不生氣,反而選取有益的建議,據(jù)此對畫像進行修改,一直改了一個多月,直到大家都說好,方才停筆。
由此可見,周昉有著十分廣闊的胸襟,這也許是他最終成為享譽唐代并垂范后世的大畫家的重要原因。
之前,我們學了Q版仕女的基礎畫法,本期,我們就來創(chuàng)作一幅Q版仕女圖吧!
工具:HB鉛筆、輝柏嘉48色水溶性彩色鉛筆。
1.起線稿。用鉛筆畫出仕女的身體輪廓,注意女孩是坐在木欄上的,所以身體要短一些。接著畫出仕女的眼睛、頭發(fā)、服飾等。
2.用鉛筆細畫眼睛、嘴巴、發(fā)絲和服飾上的褶皺。
3.用430號膚紅色彩鉛給皮膚上色,眼睛周圍和脖子處可多上幾遍顏色。用毛筆蘸清水將顏色暈開,注意要從淺色的部分開始暈。
4.用499號黑色彩鉛刻畫眼睛和眉毛,注意眼球處要留出高光的位置;再用430號膚紅色彩鉛加深眼睛周圍的顏色。
5.用433號紅紫色彩鉛為眼睛和嘴唇上色,再用430號膚紅色彩鉛進一步加深上眼皮和脖子處的顏色,然后用429號桃紅色彩鉛涂出臉頰上的紅暈,接著用毛筆蘸清水暈開眼睛的顏色,使眼睛看起來更晶瑩剔透。
6.用483號土黃色彩鉛給頭發(fā)上的梳子上色,然后用毛筆蘸清水將顏色暈開。
7.刻畫頭發(fā)。用476號熟褐色彩鉛為頭發(fā)上底色,注意所上的底色要有深淺的變化。接著用毛筆蘸清水將顏色暈開。待畫面完全干透后,用476號熟褐色彩鉛加深頭發(fā)暗部的色彩,并畫出發(fā)絲。
8.用483號土黃色彩鉛給上衣上色,437號紫色彩鉛給裙邊上色,447號天藍色彩鉛給裙子上色,445號湖藍色彩鉛加深裙子的顏色,429號桃紅色彩鉛為披帛上色,483號土黃色彩鉛為胸前的束帶上色,418號朱紅色彩鉛勾出束帶暗部的邊。再用毛筆蘸清水將衣裙、束帶的顏色暈開,注意要待一個顏色干透后再暈另一個顏色,且要先暈淺色部分再暈深色部分。
9.最后用476號熟褐色彩鉛畫出仕女坐著的欄桿,一幅Q版仕女圖就畫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