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醫(yī)院心內科主任 汪芳
很多高血壓患者,無論是首次確診,還是患病多年,總會因為各種這樣那樣的情況導致血壓不能很好地控制,于是到醫(yī)院來咨詢:“醫(yī)生,好幾天了,我在家量血壓還是超過150/90 毫米汞柱,雖然沒有什么頭昏眼花的癥狀,但我覺得應該再降一降。怎么辦呢?我是換藥還是加量,還是加一種降壓藥?”
要回答好這個問題,需要讓我們的患者朋友了解血壓形成的機制和降血壓的原理,而且不同的高血壓患者采取的措施也不一樣。
血壓是客觀存在的,沒有血壓就無法實現(xiàn)血液循環(huán)。但是長期血壓偏高又是有害的,因此我們要密切關注血壓的變化。做好預防,早發(fā)現(xiàn)早干預早達標。
從醫(yī)學專業(yè)角度講,高血壓是一種涉及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神經(jīng)-體液系統(tǒng)、血容系統(tǒng)等多系統(tǒng)的綜合征,其中任何一個系統(tǒng)出了問題,都有可能導致高血壓。有些高血壓患者病情復雜——多個系統(tǒng)都有問題,那么控制血壓的難度就會相應大一些。
對于很多剛剛確診、又不是很嚴重的高血壓患者,可能單一用藥就能有效控制住血壓。前提是患者必須沉得住氣,遵醫(yī)囑堅持服藥一段時間(半個月甚至一個月),同時積極改善生活習慣(早睡早起、適當運動、飲食清淡等)。然而,我在門診上遇到不少心急如焚的患者,用藥不到一個星期,見血壓沒有降到令自己滿意的目標,就急著要換藥:“大夫,我吃的這個降壓藥效果不好,都一周了還沒降下來,給我換一下吧!”也有不少高血壓患者以為吃了降壓藥,就可以“不管不顧”了,飲食重口味、熬夜、久坐,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血壓的調控。
關于換藥,醫(yī)生都是很謹慎的。一般來說,只有當正在服用的藥物出現(xiàn)非常嚴重的不良反應,或者無論怎么調藥都不能很好地降壓,或者因為季節(jié)更替等外界影響使得血壓降得過低等情況下才會考慮?;颊咔屑伤阶該Q藥!
至于給藥加量,我們都知道降壓藥的種類非常多,每一種都有其特定的作用機制。臨床實踐證明,單純加量只是強化了該藥的某種特定機制,有時對于變化無常的高血壓來說,療效未必增加多少,帶來的不良反應卻是顯而易見的。國內外有很多這方面的研究,雖然患者對藥物加量的依從性比較高,但是用量增加一倍藥效卻增加不多,簡言之就是“不劃算”。
服用2 種或以上降壓藥的情況,叫做聯(lián)合用藥。通常在積極改善生活習慣、單一用藥仍無法控制血壓時,會著重考慮聯(lián)合用藥(也有對血壓大于等于140/90 毫米汞柱的高血壓患者,起始小劑量聯(lián)合治療)。
聯(lián)合用藥的特點和優(yōu)勢主要有以下兩點。
1.協(xié)同降壓,效果更好。常用的5 類降壓藥,作用機制各不相同。聯(lián)合用藥,在降壓效果上可以取長補短,起到協(xié)同作用。比如有些降壓藥是用來擴張動脈血管的,而有些降壓藥則是促進血液中水分排出的,正所謂雙管齊下,得以在降壓效果上起到“1+1>2”的作用?,F(xiàn)在有些高血壓患者用的就是單片復方制劑,比如纈沙坦氨氯地平、纈沙坦氫氯噻嗪等。
2.互相抵消不良反應。每一種降壓藥都有自己“獨特”的不良反應,我們期望通過不同降壓藥的搭配,巧妙地抵消掉這些不良反應。比如有些降壓藥可能會升高血鉀,但可以保護腎功能;而另外一種降壓藥恰恰能夠促進鉀的排放,卻對腎功能有損害。那么這兩種藥物聯(lián)合應用,就可以達到排鉀利尿又不傷腎的目的。
常用的聯(lián)合用藥方案主要包括:
1.普利類(或沙坦類)降壓藥+地平類降壓藥。
2.普利類(或沙坦類)降壓藥+排鉀利尿劑。
3.地平類降壓藥+利尿劑。
4.地平類降壓藥+洛爾類降壓藥。
合理用藥是治病的根本和關鍵。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我們不僅要考慮血壓控制情況,還要權衡每一種降壓藥物的風險獲益比,尤其是那些有多種合并癥的老年人一定要到醫(yī)院咨詢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