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恩河 譯/千太陽
19 世紀,法國的拿破侖經(jīng)常率領(lǐng)軍隊與其他國家開戰(zhàn),士兵們的糧食補給成了一大難題。糧食補給一旦被耽擱,士兵們就要挨餓;但如果食物送得太早,又會面臨變質(zhì)的問題。另外,如果長期沒有補充新鮮食物,士兵們的身體狀況會一天不如一天。
“有沒有可以長期保存食物的方法呢?”
拿破侖發(fā)布懸賞布告,聲稱誰能解決這個問題,就獎勵他一大筆錢。
法國食品商人尼古拉·阿佩爾,經(jīng)營著一家面包店和一個小型葡萄酒釀造廠。他看到懸賞布告后,決定利用自己的經(jīng)驗,嘗試挑戰(zhàn)這個任務(wù)。
經(jīng)過反復(fù)研究,阿佩爾終于找到一種利用玻璃瓶保存食物的方法——先將食物放進玻璃瓶中,再把瓶子放入沸騰的水中進行消毒,然后抽走里面的空氣進行密封。在密封瓶子時,他先用軟木塞塞住瓶口,再用蠟油將瓶塞與瓶口之間的縫隙封起來。這種方法后來被稱為“罐藏法”。
阿佩爾想出來的方法,其實就是隔絕一些會讓食物變質(zhì)的微生物,即先通過加熱的方式殺死瓶內(nèi)食物中的微生物,再封住瓶口,從而阻止瓶外的微生物進入。
然而,阿佩爾并不清楚罐藏法保存食物的原理。他只單純地覺得是空氣導(dǎo)致了食物變質(zhì),所以想辦法阻止食物接觸到空氣。
自從有了玻璃瓶罐頭之后,軍糧的補給變得異常簡單。因為食物可以長期保存,所以只要挑選合適的時間配送過去就可以了。另外,因食物變質(zhì)而扔掉的情況減少,所以糧食損耗也降低了不少。
玻璃瓶罐頭的出現(xiàn),還為那些因為長期戰(zhàn)爭而缺糧的法國國民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可以在休戰(zhàn)期間提前接收糧食,可真方便啊?!?/p>
“一想到以前為了接收軍糧而在槍林彈雨中鉆來鉆去……唉,不提也罷!”
自從使用玻璃瓶罐頭之后,士兵們還縮短了準備食物的時間,因為他們只要將罐頭放入沸水中加熱就能食用,甚至著急時掀開蓋子直接食用。由于不需要動手做飯,他們沒必要隨身帶著廚具,這就使得他們的負重大大減少,軍隊的行軍速度比之前快了不少。
另外,海軍士兵們需要長期生活在海上,以前經(jīng)常會因缺乏維生素C 而得壞血病,自從玻璃瓶罐頭面世后,這個問題很快就得到了解決。
在制作玻璃瓶罐頭時,人們需要用蠟油封住瓶蓋,但這些蠟油很容易流進玻璃瓶里。另外,玻璃瓶還有一個很大的缺點,那就是易碎。
而解決這些問題的人是一位來自英國的金屬材料工程師——彼得·杜倫。
杜倫工作非常繁忙,經(jīng)常會用玻璃瓶罐頭解決午餐問題。有一天,他將瓶子里的食物放進飯盒里加熱時,突然生出了一個想法:“如果用鐵皮罐來代替玻璃瓶保存食物,會怎樣呢?”
最終,杜倫想出了用不易開蓋的金屬容器保存食物的方法。他將鍍錫鐵片卷成圓筒狀,然后用烙鐵將金屬片焊接在一起進行密封。用這種方法制作出來的金屬罐頭,不僅能起到與玻璃瓶罐頭一樣的貯藏效果,而且比玻璃瓶罐頭更輕便、結(jié)實。
杜倫將這個方法申請了專利。英國的一家公司購買了他的專利之后,在倫敦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家金屬罐頭工廠。
“再也不用擔(dān)心金屬罐頭會像玻璃瓶罐頭一樣易碎了?!?/p>
“天冷時可以直接放在暖爐上加熱?!?/p>
“罐頭中再也不會流入蠟油了?!?/p>
金屬罐頭不但可以長期保存,還便于攜帶,所以深受軍人、探險者的喜愛。
不過,在密封罐頭時會用到錫焊,所以偶爾會發(fā)生鉛中毒的事件。另外,金屬罐頭還曾引發(fā)過肉毒桿菌中毒事件,這是因為沒有經(jīng)過嚴格殺菌的罐頭中有肉毒桿菌殘留。
如今,罐頭制作過程中的殺菌工序會徹底清除食物中的有害微生物,而且錫焊技術(shù)也已經(jīng)被明令禁止在罐頭加工中使用了。
自從罐頭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被當作軍糧使用后,罐頭的種類也變得豐富起來。為了迎合來自五湖四海的士兵的不同口味,罐頭公司將各個地區(qū)的特產(chǎn)美食都開發(fā)成罐頭。
據(jù)說,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三分之二的同盟軍軍糧都是罐頭。
繼罐頭之后,人們還研制出真空袋裝食品。這是一種裝在薄薄的塑料袋或鋁袋里的食物,只要放在熱水中加熱就可以立即食用。
罐頭起初是作為軍事物資被開發(fā)出來的,而如今,已經(jīng)成為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食品。
水果和蔬菜都有特定的收獲時節(jié),很多魚類也只能在某些特定的時間才能捕撈上來。如果將這些食材加工成罐頭,我們就能隨時隨地享用它們了。
如今,水果、蔬菜、海鮮等食物,大部分都可以制成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