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文
摘要:如今的融媒體快速發(fā)展,其資訊傳播機理和傳播路徑的變化與傳統(tǒng)媒體相比可謂翻天覆地。遼寧鋼琴藝術的傳播也因融媒體這一新事物的出現而面臨一定的困境。遼寧鋼琴人必須順應融媒體帶來的傳播機理變化,與時俱進地對原有的鋼琴藝術傳播路徑和傳播策略進行調整與革新。本文研討了遼寧鋼琴音樂的特色和融媒體獨特的傳播機理,嘗試把二者結合,尋求在融媒體時代遼寧鋼琴藝術如何建立全新的傳播路徑。
關鍵詞:融媒體遼寧鋼琴藝術傳播機理傳播路徑
自進入21世紀以后,媒體傳播技術快速發(fā)展,鋼琴藝術的傳播也相應地進行迭代,以往的傳播機理和傳播路徑已經無法適應融媒體時代的傳播環(huán)境,亟需對遼寧鋼琴藝術的傳播模式進行更新,探討在融媒體時代遼寧鋼琴藝術傳播機理、傳播路徑如何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以滿足鋼琴藝術傳播受眾日益變化的垂直需求。
一,融媒體發(fā)展《概況
融媒體既是一種媒體形態(tài),也是相應的運作模式。融媒體概念的提出,源于我國媒體融合在實踐層面已步入深度融合階段①。國內形成了以騰訊視頻、愛奇藝、優(yōu)酷等為代表的視頻網站集群,以抖音、快手、秒拍等為代表的短視頻集群;相關互聯網平臺嗶哩嗶哩、西瓜視頻等:電臺、紙質媒體等組成了新興媒體與傳統(tǒng)媒體的融媒體傳播平臺,滿足受眾越來越即時化、垂直化、多元化的需求。合作范圍包括了技術、銷售、版權和渠道等等,實現了融媒體各參與方的共贏。融媒體的廣泛應用,使信息的傳播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具體如下:
(一)地域之變:從區(qū)域傳播到全球傳播
傳統(tǒng)廣播電視傳播距離有限,例如1963年的北京電視臺,節(jié)目的遠距離微波信號傳播僅限于京津之間,“面向世界”只能靠寄送節(jié)目的方式實現,“立足北京”成為無奈的現實。如果說傳統(tǒng)廣播電視節(jié)目只是區(qū)域化傳播,那么融媒體節(jié)目就是全球化傳播?;ヂ摼W和移動互聯網的發(fā)展,使視聽節(jié)目覆蓋到更加廣闊和多樣的現實地域②。
(二)地點之變:從客廳媒體到伴隨媒體
媒體受眾的觀看行為只有置于具體空間才有意義。移動互聯網的出現使電視觀看行為產生了變化。借助DLNA應用,包括電視機在內的各種消費電器、PC終端、移動設備等能夠實現互聯互通,數字媒體和內容服務無限制共享成為可能。互聯網擁有更強的滲透力,終端更普及,也更為多樣化。2019年,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印發(fā)的《關于推動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努力實現大屏小屏融合互動,讓電視大屏用戶充分享受通信紅利,滿足用戶對跨屏、跨域、跨網、跨終端的收視和信息需求,實現廣播電視人人通、移動通、終端通③。隨著無線城市建設的推進、流媒體傳輸技術的發(fā)展,觀眾可以在更多地方獲取信息。網絡交互作用的完全空間化使收看電視節(jié)目的行為從客廳到“無處不在”,一個影像彌漫、信息彌漫的生活到來了。
(三)傳、受之變:傳播者與受眾融為一體
新媒體的每一位使用者不再僅僅是受眾,更可以是新聞內容生產者、傳播者。受眾已經從“魔彈論”“強效果論”中被動的信息接收者轉變?yōu)榉e極主動的信息尋求者,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對外來信息進行理解、轉發(fā)乃至編輯后再次傳播。受眾可以發(fā)布信息,對媒體信息做出評判,影響乃至左右媒體及輿論,并且訴諸問政行為,擁有知情權、表達權、參與權、監(jiān)督權,從以往的信息被動接收者轉變?yōu)榭梢园凑諅€人喜好進行選擇的受眾(融媒體的算法加持)和擁有自主權的自媒體傳播者(自媒體平臺入住門檻低)。
(四)權力之變:傳、受的雙向選擇
在新媒體具體使用過程中,在通過新媒體具體傳遞信息的過程中,新媒體使用者是有很強的主體能動性的,傳遞什么樣的信息、用什么途徑傳遞,傳遞信息的時間、頻率與范圍,都可以自主選擇;受眾在接受信息的過程中,選擇什么樣的信息,什么時間接受,通過何種途徑接受信息,選擇何種形式來接觸信息,身為受眾同樣有主觀能動的選擇,在網絡媒體和手機媒體的使用過程中可以清晰地體現出這一特點④。同時傳播受眾包含了各個年齡段的人群,傳統(tǒng)的傳播機理和傳播路徑在面對這部分群體時,效果大不如以往。因此,需要重新研究和構建科學高效的傳播機理以及傳播路徑來吸引受眾對遼寧鋼琴藝術的關注。
二、遼寧鋼琴藝術傳播存在的問題
遼寧鋼琴藝術傳播經過多年的努力,已經取得了很大成效。但由于融媒體的快速發(fā)展使得傳播環(huán)境發(fā)生了較大變化,我們發(fā)現在傳播中還有一些可以完善的地方。
(一)鋼琴資源發(fā)掘、利用程度不夠
遼寧省的鋼琴音樂資源數量眾多,沈陽音樂學院、遼師大、大連大學等多所高校設立了鋼琴系,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是遼寧省鋼琴藝術傳播的重要力量;遼寧省還擁有郎朗、李哲等著名鋼琴家:此外還有東北鋼琴廠、格斯曼鋼琴廠等鋼琴生產廠家。
(二)融媒體綜合傳播體系有待建立
遼寧鋼琴藝術的傳播需要有整體規(guī)劃,整合多方面力量,才能充分利用融媒體的優(yōu)勢進行傳播。政府有關部門、藝術院校、企業(yè)和個人都是傳播的主體,紙媒、網媒、影視需要共同參與,這樣才能完美地完成傳播遼寧鋼琴藝術的任務。但是,目前尚未建立一個完整的、綜合調度的傳播體系,都是各自為戰(zhàn),沒有形成合力。這也是傳播不夠高效的短板之一⑤。
(三)需要成立專業(yè)的鋼琴藝術融媒體傳播團隊
應建立一支專業(yè)的融媒體團隊,可以從各方面選擇優(yōu)秀人員,比如鋼琴音樂的專業(yè)人員,融媒體策劃、制作、運營專業(yè)人員,既有專職,也有兼職,最大限度地整合各方的專業(yè)技能,出色完成傳播任務。
(四)遼寧省需要更多有國際影響力的鋼琴藝術“名片”
目前除了郎朗和沈陽音樂學院等少數名人、名校以外,遼寧多數鋼琴藝術資源并沒有廣為人知,只是在各自領域默默發(fā)展,沒有發(fā)展成為遼寧鋼琴藝術的“名片”。究其根源在于沒有“名片”開發(fā)意識,限制了遼寧鋼琴藝術的傳播效果。
三、融媒體時代的遼寧鋼琴藝術傳播機理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融媒體的發(fā)展,遼寧鋼琴藝術傳播進入了新的階段,需要創(chuàng)新的傳播方式和路徑。融媒體的傳播機理即傳播的模式、層次和類型的綜合。要厘清融媒體時代遼寧鋼琴藝術傳播機理,首先要明確遼寧鋼琴藝術的傳播主體,因為傳播主體的鋼琴音樂素養(yǎng)和融媒體傳播水平的高低一定會影響鋼琴藝術的傳播水平。傳播主體應該包括政府部門、音樂學院和演出團體等組織機構,既包括鋼琴藝術專業(yè)從業(yè)者,也鼓勵廣大的鋼琴愛好者參與進來。
由于融媒體的迅速發(fā)展,傳播信息可以輕易的跨越國家、民族和文化的界限,而且傳播的受眾通過朋友圈、推特等平臺進行信息分享的行為使他們既是遼寧鋼琴藝術的傳播受眾,同時也成為遼寧鋼琴藝術的傳播者,形成了裂變式的傳播鏈,速度快、范圍廣而且成本極低⑥。
建立高效的遼寧鋼琴藝術傳播機制需要以下三點作支撐:
(一)提高傳播內容的質量
身在融媒體網絡中的每個人都面對著海量信息,傳播受眾的選擇非常多,遼寧鋼琴藝術傳播內容要想在眾多信息中脫穎而出,傳播內容的質量就必須要高。傳播的內容符合大眾的需求,而且在多個傳播平臺矩陣式傳播,成功激發(fā)了網友的興趣,要注重遼寧鋼琴藝術傳播內容的質量,使傳播的內容能夠切實滿足受眾的精神需要,能夠為傳播受眾創(chuàng)造價值。
(二)需要建立專業(yè)傳播團隊
鋼琴藝術包括很多專業(yè)的鋼琴知識,擁有與眾不同的鋼琴音樂文化,只有擁有一定水平的專業(yè)知識才能對遼寧鋼琴藝術的傳播內容進行選擇、加工和優(yōu)化,才能達到高效率的傳播效果。而另一方面,融媒體的制作和傳播是另一個專業(yè)領域,需要熟練掌握傳播理論和操作技能才能勝任。制作精良的視頻、高質量的文案以及在各類媒體上矩陣傳播等元素,這都需要專業(yè)團隊來運做才能達到如此好的效果。所以,為了更好地傳播遼寧鋼琴藝術,需要建立一支包括鋼琴音樂專業(yè)人才和融媒體運營專業(yè)人才組成的團隊,兼顧鋼琴音樂審美、傳播內容制作質量和傳播效率,這樣才能完美的展示遼寧鋼琴藝術的魅力。
(三)既要重視互聯網等新興媒體,也不能忽略傳統(tǒng)媒體的作用
互聯網是遼寧鋼琴藝術傳播的重要渠道,各類網站和APP是互聯網傳播的重要載體,包括音樂藝術網站、媒體網站和音樂院校網站等,還可以設立專業(yè)的遼寧鋼琴藝術網站。而在傳統(tǒng)媒體上,包括廣播、電視和報刊雜志等,時常能見到關于遼寧鋼琴藝術的信息,建議設立遼寧鋼琴藝術專欄,進行專業(yè)的、深度的信息傳播。目前在傳統(tǒng)和新興兩類媒體上的傳播都比較散亂、自發(fā),沒有組織,需要進行整合,統(tǒng)合為遼寧鋼琴藝術傳播矩陣⑦。
四、融媒體時代遼寧鋼琴藝術傳播路徑
在融媒體時代,遼寧鋼琴藝術需要開辟新的傳播路徑,借助融媒體來提高傳播力,運用融媒體平臺傳播遼寧鋼琴藝術;優(yōu)化遼寧鋼琴藝術的宣傳內容,使之能夠更適合融媒體平臺的傳播要求;要引導融媒體輿論導向,打造遼寧鋼琴藝術名片;建立遼寧鋼琴藝術傳播常態(tài)體系,整合各類融媒體傳播平臺,以提高傳播效率,構建完善、高效的融媒體傳播路徑⑥。如建立有特色的遼寧鋼琴音樂品牌、利用遼寧鋼琴名人效應、多種媒體聯動、加強遼寧鋼琴作品宣傳等途徑,具體如下:
(一)利用融媒體傳播遼寧鋼琴藝術家,充分發(fā)揮鋼琴藝術名人效應
對各類融媒體和傳播受眾而言,知名鋼琴家的號召力是十分巨大的。比如作為世界級鋼琴家的郎朗,在融媒體行業(yè)里是鋼琴界的頂級流量,完全可以成為遼寧鋼琴藝術的標志。
(二)利用融媒體傳播遼寧鋼琴制造品牌,扶持遼寧鋼琴制造業(yè)
擁有一架品質量好的鋼琴是所有鋼琴演奏者的夢想,而營口東北鋼琴廠作為中國鋼琴制造的知名品牌享譽大江南北,是消費者購買鋼琴時優(yōu)先考慮的國產,所以鋼琴品牌的傳播可以加強遼寧鋼琴藝術的影響力。
(三)利用融媒體傳播遼寧作曲家創(chuàng)作的鋼琴音樂作品
通過經典鋼琴音樂作品的口碑來擴大遼寧鋼琴藝術的影響力,優(yōu)秀的鋼琴音樂作品也會使聽眾把目光聚焦在作品的創(chuàng)作者身上,而創(chuàng)作者往往會被貼上地域的標簽。尤其是作品數量眾多且藝術水準很高的情況下,傳播遼寧作曲家創(chuàng)作的鋼琴音樂作品會十分有利于遼寧鋼琴音樂整體美譽度的提升。例如郎朗作曲并彈奏的《盛京晨曲》MV發(fā)布就是遼寧鋼琴藝術傳播的成功案例。
(四)利用融媒體傳播遼寧鋼琴音樂的高質量教育資源
學生及學生家長通過了解遼寧省的鋼琴藝術教育資源而對遼寧鋼琴藝術留下良好印象,會自發(fā)地通過微博、微信等融媒體向各方傳播。這些來自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學生畢業(yè)后,還會把具有遼寧地域特色的鋼琴音樂帶到全國和全世界,進一步促進了遼寧鋼琴藝術的傳播。
(五)利用融媒體傳播遼寧鋼琴藝術交流活動
2017年建成的沈陽郎朗鋼琴廣場舉辦了“郎朗國際鋼琴藝術節(jié)”等一系列鋼琴交流活動,吸引了國內外大批鋼琴演奏家和業(yè)余愛好者參加活動,這些交流活動也成為遼寧鋼琴藝術傳播的成功范例。這些活動的舉辦使臺上臺下的每一位參與者都加深了對遼寧鋼琴藝術的認識和好感,再利用融媒體進行宣傳,無疑會吸引更多的鋼琴家和愛好者來參加交流,每一位參與者又會利用融媒體在自己的社交圈傳播這些鋼琴音樂會,從而形成融媒體傳播的裂變效果。以上提到的鋼琴藝術家、鋼琴制造品牌、鋼琴音樂作品、鋼琴教育資源和鋼琴藝術交流活動都可以成為遼寧鋼琴藝術的“名片”。這些“名片”會成為遼寧鋼琴藝術的符號,經過融媒體的傳播,會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助力遼寧經濟和文化的騰飛⑨。
五、傳播案例分析
《盛京晨曲》的旋律宛轉悠揚,節(jié)奏活潑愉快,聽眾眼前浮現出沈陽城迎著朝陽展現出的畫卷:穿城而過的渾河跌宕起伏,迤邐多姿的自然景色遍布沈陽城鄉(xiāng),早起的勤勞民眾穿行在大街小巷。鋼琴曲映射出沈陽人民朝氣蓬勃、不斷向上的奮斗精神。《盛京晨曲》在線上、線下多個平臺同時發(fā)布,如郎朗鋼琴廣場、地鐵站大屏幕、騰訊客戶端、B站、喜馬拉雅等,充分利用了融媒體的制作和傳播優(yōu)勢,其中線上一天之內播放量超過一千萬。對傳播遼寧鋼琴藝術起到了重要作用,是一次極為成功的融媒體傳播案例。之所以這么成功,是因為此次傳播做到了如下幾點:
(一)互聯網線上、線下多種平臺組成了融媒體傳播矩陣,傳播速度快,輻射范圍廣,將《盛京晨曲》迅速傳播出去:
(二)作為國際級的鋼琴演奏家,郎朗的知名度是非常高的,郎朗創(chuàng)作并親自彈奏的《盛京晨曲》自然吸引了大批粉絲的關注:
(三)鋼琴曲創(chuàng)作和彈奏水準高、打動人心,優(yōu)美的樂曲才是鋼琴藝術能夠傳播成功的基石:
(四)《盛京晨曲》傳播內容經過優(yōu)化后,視頻、音頻和圖片制作精良,極易引起受眾的注目;
(五)由專業(yè)機構負責運作,即沈陽廣播電視臺負責《盛京晨曲》MV的錄制、剪輯和發(fā)布。專業(yè)機構的手段不同凡響,在節(jié)目策劃、媒體內容制作、融媒體直播等方面發(fā)揮了自身優(yōu)勢,圓滿地完成了《盛京晨曲》的傳播任務⑩。
六、結講
融媒體的出現對鋼琴藝術具有重要價值,使得往日遠離大眾的高雅藝術變得親近,為鋼琴藝術的傳播帶來更廣闊的空間,也對傳播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遼寧鋼琴藝術的傳播者們必須要重視發(fā)揮融媒體的作用,適應融媒體時代傳播機理和傳播路徑的多元化特點,充分利用融媒體帶來的傳播技術創(chuàng)新,深入挖掘遼寧鋼琴藝術的價值,利用傳統(tǒng)和新興多個傳播平臺和多種路徑向全世界傳播遼寧鋼琴藝術,使鋼琴文化深入社會每一個角落。對融媒體時代遼寧鋼琴藝術傳播的研究將會促進鋼琴音樂與融媒體技術有效結合,對宣傳遼寧省鋼琴藝術發(fā)展成果、助力遼寧省文化振興與經濟復蘇十分重要,同時對提高大眾音樂審美水平和中國文化強國的建設也具有重大意義。
注釋:
①金斌.融媒體環(huán)境下的新聞跨平臺傳播研究[J] .2021(2019-16):114-114
②喬敏.融媒體時代下信息傳播特點探析[J]新聞前哨,2022 (5):2
③李科.融媒體時代新聞傳播的特點與創(chuàng)新[J]傳播力研究,2021,5(15):2
④王珂.融媒體時代信息傳播存在問題及對策分析[J].數字化用戶,2019,25(10): 172
⑤陳可純.融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特點、問題與應對策略[J]學術評論,2017(5):5
⑥李海紅.媒體融合背景下新媒體語言特點及傳播機制研究[J]哈爾濱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5 (6):3.
⑦秦新春,徐展人性觀照情感賦能技術驅動矩陣運營——優(yōu)質融媒體產品生產傳播機制研究[J]電視研究,2019 (8):4
⑧趙亦菲.淺析融媒體視域下藝術傳播的路徑及入才培養(yǎng)[J]西部學刊,2021(6):3
⑨王樂.融媒體視域下影視藝術傳播的創(chuàng)新路徑——評《融媒時代我國數字影視傳播與產業(yè)研究》[J]中國科技論文,2021,16 (12):1
⑩馬曉靚,從一場暴雪看傳統(tǒng)媒體在融媒生態(tài)下報道新布局——以沈陽廣播電視臺“11·7暴雪”報道為例[J].記者搖籃,2022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