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雨蕾
東北地區(qū)物產(chǎn)豐富,主食以精米面為主,蛋白質的來源以畜、禽肉為主,總體飲食口味偏咸、多油、能量高。由于冬季寒冷,冬春季節(jié)時令果蔬較少。
“口味偏咸、蔬菜少,這些都不利于健康?!苯夥跑娍傖t(yī)院老年內分泌科教授田慧表示,“建議東北‘糖友做飯少放鹽,提高蔬菜占比?!?p>
主食方面,可選擇當?shù)氐腻佡N餅子、窩頭等,蒸米飯時加入玉米粒、糙米和燕麥、藜麥等全谷物。中國農業(yè)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yǎng)工程學院教授范志紅提醒:“玉米糝和玉米面并不是全谷物,在制作過程中已經(jīng)去掉了玉米粒的種皮和種胚,營養(yǎng)價值打了折扣;糯玉米和黏小米也是高血糖生成指數(shù)的食物,不能長期用其替代米飯、饅頭?!?h3>西北地區(qū)
西北地區(qū)飲食風俗古樸、粗獷、自然、厚實,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輔以多種雜糧。居民喜愛湯面,輔以蒸饃、烙餅,花樣繁多。受氣候環(huán)境和耕作習慣限制,綠葉蔬菜較少,以土豆、山藥、胡蘿卜等根莖類蔬菜為主,魚蝦類水產(chǎn)品較少。
田慧教授認為,西北地區(qū)飲食最大的問題是主食占比過多,蔬菜中的土豆、山藥等都可以當作主食。范志紅教授也指出,面條類主食的最大營養(yǎng)問題就是搭配的蔬菜過少,肉類和豆制品所占比例也不高。不過,西北地區(qū)居民保留了攝入多種雜糧的良好習慣,特別是莜麥和蕎麥,血糖生成指數(shù)較低,適合作為主食。對西北地區(qū)的“糖友”來說,需降低三餐中精白面粉的比例,并想辦法吃夠高纖維的綠色蔬菜。
西南地區(qū)四季食材豐富,居民日常主食以稻米為主,粗雜糧較少,新鮮蔬菜、水果種類多樣,動物性食物以畜、禽肉為主,魚蝦類、奶類較少;烹飪方式多為煎炒、燒燉、涼拌,口味偏重。
田慧介紹,部分研究提出適當吃辣有輔助降糖作用,但在烹飪過程中,辣味往往需要配合高鹽、高油。因此,建議西南地區(qū)“糖友”調味時盡量減少鹽、油等的使用,用辣椒搭配醋、胡椒等調味。
西南地區(qū)“糖友”可在主食中適當加入蕎麥、燕麥、薏苡仁、山藥等雜糧以及全谷、雜豆,這樣能攝取更多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鉀、鎂等營養(yǎng)成分。范志紅表示,全谷、雜豆要吃夠量才能有效控制血糖,《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薦每天吃50~150克,建議“糖友”每天全谷、雜豆攝入量不低于50克。
華中地區(qū)居民膳食口味以辣為主,重油、重鹽、重口味,強調色香味俱全。田慧說:“這個特點與西南地區(qū)有相似之處。吃辣時往往會加入較多的油、鹽等調味品,不利于‘糖友控制血糖?!狈吨炯t建議,可以發(fā)揚地方蒸菜美食傳統(tǒng),在餐桌上多納入少油、少鹽的蒸制蔬菜,以及蒸魚、蒸肉等菜式。
此外田慧提醒:“《指南》推薦食品中,部分是高嘌呤食物,高尿酸的人一定要注意控制食用量?!?p>
華東地區(qū)在飲食上較為開放和融合,烹飪方式偏好蒸煮,清淡少鹽,小份多樣。但菜式口味普遍偏甜,比如制作熏魚、紅燒肉等菜品時都會添加不少糖,而且日常加餐糕點占比較高。
飲食偏甜的特點與糖尿病營養(yǎng)要求不符,田慧建議“糖友”在烹制時減少糖的用量,或使用羅漢果、赤蘚糖醇等甜味劑代替蔗糖調味。同時,“市面上常見的含有山藥、果仁等食材的點心,說是專門給‘糖友吃的,實際上都屬于主食,需要控制總攝入量”。范志紅表示,相較其他地區(qū),華東“糖友”飲食的主要問題是全谷雜糧過少,建議把白米飯換成糙米飯、蒸谷米飯或胚芽米飯,白米粥換成燕麥粥,這樣口味容易接受,又有利于平緩血糖反應。
《指南》建議,華東“糖友”可適當進行口味修正,同時注重平衡膳食,兼顧不同季節(jié)的特點。
說明:以上食譜均出自《成人糖尿病食養(yǎng)指南(2023)》。
專家提醒,推薦食譜僅供參考,并不一定適合所有“糖友”。生活中,糖尿病患者要依據(jù)自己的身高、體重、年齡、性別、日?;顒恿俊嬍衬繕说葋砭唧w搭配,做到營養(yǎng)與美味并存。
(摘自《生命時報》2023年2月14日,春之暖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