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楠,梁會娟
冠心病是由冠狀動脈狹窄、痙攣或阻塞誘發(fā)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一種心血管疾病,心力衰竭是其常見并發(fā)癥,合并心力衰竭后病人心臟泵血功能下降,心排血量絕對或相對不足,不足以滿足機體需求,病人可表現(xiàn)為胸悶、氣喘、呼吸困難等癥狀,不但影響病人日常生活,嚴重者還可導致病人死亡[1-2]。強心劑、利尿劑、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等均是治療冠心病伴或不伴心力衰竭的常見藥物,但隨著病人病程的延長,仍無法控制心功能的繼續(xù)惡化。藥物治療是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主要治療方式,如曲美他嗪屬于強效抗心絞痛藥物,其可有效調控心肌細胞的能量代謝,對于合并心力衰竭的冠心病病人尤為適用,然而其對病人心功能的遠期預后效果有限[3]。近年來,中醫(yī)藥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治療優(yōu)勢越來越突出。中醫(yī)認為冠心病屬“胸痹”“心悸”等范疇,瘀血阻滯是其主要病機。心力衰竭屬“水腫”范疇,氣血虧損、心脈不通、瘀血阻滯是導致其發(fā)病的主要因素,故而中醫(yī)認為應以活血化瘀、疏通經脈、扶正祛邪、平衡陰陽為治則[4]。冠心寧注射液可活血化瘀、通脈養(yǎng)心,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也顯示,其可擴張冠狀動脈血管,改善血流動力學,廣泛應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療[5]。本研究主要探討冠心寧注射液對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的心肌保護作用,并分析其對病人凝血功能的影響?,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我院2021年1月—2022年7月收治的94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的臨床資料,分為對照組(40例)與觀察組(54例)。納入標準:符合《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和共識—2013》[6]中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標準,并經心電圖、冠狀動脈造影等相關檢查確診者;依據(jù)《冠心病穩(wěn)定型心絞痛中醫(yī)診療專家共識》[7]辨證為心血瘀阻證,癥見胸痛、唇舌紫暗者;年齡45~75歲;各項臨床資料齊全者;美國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NYHA)心功能分級Ⅰ~Ⅲ級者。排除標準:急性心力衰竭者;同時伴有其他心臟疾病者,如心肌炎、風濕性心臟病、急性冠脈綜合征、心瓣膜病、心律失常等;肝、腎功能明顯異常者;惡性腫瘤或伴有其他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治療前3個月內有出血或有出血傾向者等。對照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47~68(57.60±6.35)歲;病程1~8(4.03±1.12)年;NYHA心功能分級:Ⅰ級10例,Ⅱ級15例,Ⅲ級15例。觀察組,男29例,女25例;年齡48~70(58.13±6.63)歲;病程1~8(4.19±1.32)年;NYHA心功能分級:Ⅰ級14例,Ⅱ級18例,Ⅲ級22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入院后兩組病人均接受強心、利尿等常規(guī)治療,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片(魯南貝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1039,規(guī)格:每片40 mg)口服,每次40 mg,每日1次;地高辛片(上海上藥信誼藥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0678,規(guī)格:每片0.25 mg)口服,每次0.25 mg,每日1次;呋塞米片(龍暉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3021902,規(guī)格:每片20 mg)口服,每次20 mg,每日1次;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東莞市陽之康醫(yī)藥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213975,規(guī)格:每片47.5 mg)口服,每次47.5 mg,每日1次;鹽酸貝那普利片(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514,規(guī)格:每片10 mg)口服,每次10 mg,每日1次;纈沙坦膠囊(湖南千金湘江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3521,規(guī)格:每片80 mg)口服,每次80 mg,每日1次。對照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給予鹽酸曲美他嗪片(瑞陽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6534,規(guī)格:每片20 mg),口服,每次20 mg,每日3次;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合冠心寧注射液(正大青春寶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13020779,規(guī)格:每支10 mL)治療,10~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稀釋后靜脈輸注,每日1次。兩組均連續(xù)治療14 d。
1.3 觀察指標 ①心功能:治療前后分別采用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荷蘭Philips公司,型號:EPIQ7c)檢測心排血量(CO)、每搏輸出量(SV)、心臟指數(shù)(CI),并計算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②N末端腦利鈉肽前體(NT-proBNP)水平:抽取病人靜脈血約5 mL,離心后分離血清,采用電化學發(fā)光法檢測血清NT-proBNP水平。③凝血功能:采集病人靜脈血約5 mL,離心分離血漿,采用全自動凝血分析儀(日本sysmex公司,型號:CA-510)檢測血漿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及纖維蛋白原(FIB)水平。④記錄所有病人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4 臨床療效評價 依據(jù)《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和共識—2013》[6]評估兩組治療后臨床療效,顯效:各項臨床癥狀明顯減輕,LVEF增加至少50%,NYHA心功能分級至少改善2級;有效:臨床癥狀有所改善,LVEF增加至少20%,但不超過50%,NYHA心功能分級至少改善1級;無效:未達上述標準,甚至惡化;總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96.30%與80.00%,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單位:例(%)
2.2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CO、SV、CI及LVEF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治療前比較,治療后兩組CO、SV、CI及LVEF均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比較(±s)
2.3 兩組治療前后NT-proBNP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血清NT-proBNP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血清NT-proBNP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NT-proBNP水平比較(±s) 單位:pg/mL
2.4 兩組治療前后凝血功能比較 治療前兩組PT、APTT及血漿FIB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PT、APTT均較治療前延長,且觀察組長于對照組;兩組血漿FIB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凝血功能比較(±s)
2.5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治療期間,兩組均未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5。
表5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單位:例(%)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及飲食習慣等的改變,心腦血管疾病如冠心病等的發(fā)病率越來越高,而心力衰竭是冠心病病人的主要也是最常見合并癥之一,也是導致冠心病病人死亡的主要因素[8]。常規(guī)西藥如強心劑、利尿劑、鈣離子拮抗劑、β受體阻滯劑及ACEI等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對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心絞痛等癥狀起到改善作用,減少心肌耗氧量,但遠期預后不佳。曲美他嗪屬于心肌代謝藥物,可對抗細胞內三磷酸腺苷(ATP)含量下降,維持細胞內環(huán)境穩(wěn)定及Na-K泵的正常轉運,減少心肌細胞內Na+、Ca2+聚集,進而降低血管阻力,有效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降低心臟負荷及心肌耗氧量[9],Wu等[10]研究還發(fā)現(xiàn),曲美他嗪可通過抑制心肌過度自噬來干預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但對病人心功能的遠期改善效果及預后并不理想。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RAAS)及心肌能量代謝均異常,心肌細胞超微結構被破壞,使冠狀動脈收縮、狹窄,血流受阻,心臟負荷增加,加之炎癥反應的影響可促使心室重構,進一步加重心力衰竭癥狀,降低病人心功能[11]。中醫(yī)認為心脈不通、氣血虧損、瘀血阻滯等因素最終導致“胸痹”“水腫”等的發(fā)生,故而應活血化瘀、疏通經脈、扶正祛邪、平衡陰陽[12]。冠心寧注射液是從中藥丹參和川芎中提取有效成分后精制而成的中藥制劑,可活血化瘀、通脈養(yǎng)心,尤其適用于中醫(yī)辨證為心血瘀阻證的冠心病伴或不伴心絞痛,或冠心病伴或不伴心力衰竭的病人?,F(xiàn)代藥理學研究顯示,丹參可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還可清除氧自由基,調節(jié)心肌能量代謝,穩(wěn)定心肌細胞膜,進而起到保護心肌細胞的作用。川芎可緩解平滑肌痙攣,降低循環(huán)阻力,有效減輕心臟負荷,進而改善心功能;此外,其還可穩(wěn)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抗缺血-再灌注損傷[13-14]。劉俊雄等[15]的一項基礎性實驗研究顯示,丹參主要成分丹參素可通過與小鼠心臟中的內質網(wǎng)Ca2+滲漏通道SEC61α相互作用,起到保護心肌梗死小鼠受損心肌的作用。惠賢瑞等[16]采用轉錄組學探討冠心寧抗小鼠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作用機制,指出冠心寧通過調節(jié)多種蛋白表達激活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PPAR)信號通路,進而改善氧化應激對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各項心功能指標(CO、SV、CI、LVEF)及治療總有效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血清NT-proBNP水平低于對照組,且兩組總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采用冠心寧注射液聯(lián)合曲美他嗪治療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對病人心功能各項指標的改善效果更為明顯,更有助于減輕心肌損傷程度,提高其整體臨床治療效果,安全有效,與相關研究[17]結果一致。
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凝血功能異常,血管壁受損后組織因子及膠原暴露可激活凝血因子,促進纖維蛋白及血栓形成,而血栓形成又是促進誘發(fā)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此形成惡性循環(huán)[18]。PT、APTT分別反映外源性和內源性凝血情況,是凝血系統(tǒng)常用的考察指標;FIB是具有凝血功能的蛋白質,血管損傷后,其可通過凝血酶酶促轉化為纖維蛋白,隨后轉化為基于纖維蛋白的血凝塊,形成血栓[19]。丹參、川芎均是活血化瘀類的代表中藥,其主要通過抑制血小板活化、黏附與聚集來降低血漿黏度,改善機體微循環(huán)及凝血、纖溶系統(tǒng)功能,二者及其制劑也是臨床常用的預防血栓的中藥[20-21]。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PT、APTT均延長,且觀察組長于對照組。兩組血漿FIB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提示冠心寧注射液聯(lián)合曲美他嗪可更有效地改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凝血功能,降低血栓形成風險。但本研究僅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分析了冠心寧注射液保護受損心肌及抗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作用機制,其更完善的作用機制仍需進行大量的基礎研究證實。
綜上所述,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給予冠心寧注射液聯(lián)合曲美他嗪可更有效地改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凝血功能,保護受損心肌,減輕心肌損傷程度,改善病人心功能,且安全性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