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馮葦葦(1981~),女,漢族,貴州大方人,貴州省大方縣黃泥塘鎮(zhèn)化聯(lián)小學,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育教學。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作文訓練,培養(yǎng)小學生寫作技巧和能力,是每個語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重點內容。作文難寫、無內容可寫是很多小學生所反映的共同問題。而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寫作技巧,促使小學生從抵觸寫作文轉變?yōu)閻酆脤懽魑?,是廣大語文教師不斷鉆研和探索的作文教學方法的重要內容。文章主要探討隨筆這一寫作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的運用,通過對學生進行隨筆要求的練習,助力小學生在寫作文時的語言組織技巧和能力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隨筆;寫作技巧;寫作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3)19-0034-05
語文教師的教學實踐活動中,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寫作技巧,促使小學生從抵觸寫作文轉變?yōu)閻酆脤懽魑??筆者認為,語文教師可將隨筆寫作的方法運用在小學語文的日常教學中,將隨筆作為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寫作教學的輔助教學,通過日常教學中的隨筆運用提升學生的寫作技巧和寫作能力,激發(fā)小學生從恐懼寫作到喜愛寫作的重大轉變,為小學生的寫作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 隨筆的概念及隨筆運用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隨筆”一詞,顧名思義是指隨便地記錄,是人在瞬間的感觸中所產(chǎn)生的一種靈感或是觸動,其主要特征是篇幅簡短,表現(xiàn)形式自由,不受任何格式或文學特征限制,在現(xiàn)實生活中備受很多愛好寫作的人追捧。人們常常通過寫隨筆來表達對某一景觀的情感抒發(fā),或看到某個事物而談自己的看法,或看到一篇文章、一段文字談自己的感想,也可以通過一件事情而對此類事進行議論??偟膩碚f,隨筆因篇幅短小、寫作自由、不受限制而頗受歡迎。在寫作上,隨筆沒有具體的寫作規(guī)定,筆者在這里的分類也是參考網(wǎng)絡上不同的人對隨筆寫作的分類,可將隨筆分類為:記敘類隨筆、議論類隨筆和說明類隨筆三種。但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隨筆,都遵循的是在即將發(fā)生的事件或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件中寫作人當時的想法,這種想法屬于一念之間的概念,是寫作人在瞬間對事物判斷的一種捕捉,事過之后就未必能夠復原的一種認知性的記錄。隨筆不需要完整地記錄一件事或者一個物體,也沒有具體的格式特征或屬性,不需要嚴謹?shù)膶懽饕罁?jù),沒有限制地隨心而為,是人的大腦對事物的反映轉化為文字語言的一種寫作方法。正因為隨筆的這種特點,特別適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和運用。在小學語文的日常教學中,語文教師可將這種隨筆要求在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中運用,要求學生養(yǎng)成寫隨筆的習慣,因隨筆的寫作無固定格式和固定要求,或一句話或一段話,且完全由學生進行自由發(fā)揮,并不受任何文體和要求限制,學生之所寫即為學生之所感,以此增加學生的瞬間感觸的記錄,從而留下文字語言的組織痕跡。語文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對學生的要求就是堅持,并堅持每天在課堂前花兩分鐘對學生的隨筆進行欣賞和評論。通過正向的習慣導向,不斷鼓勵學生開展隨筆練習,提升學生寫作技巧和寫作能力,是隨筆教學的意義所在。
二、 當前小學生隨筆寫作的特點探析
小學生寫隨筆,所表達出來的是最為真實的內心世界的認知,是小學生在日常生活和閱讀中所接觸到的最為本真的意象反映。小學生所抒發(fā)的感想即是其所受到的教育觀滲透的理念認知,小學生能夠及時進行自主的隨筆記錄,把在生活與學習中的感悟以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傳達了小學生的認知情感、思維意志和生活學習態(tài)度。因此,結合當前小學生的生活學習實際和筆者在開展隨筆寫作教學實踐中的感悟,發(fā)現(xiàn)一般小學生的隨筆寫作呈現(xiàn)以下特點。
(一)隨筆寫作的實效特點
小學生在進行隨筆寫作時,其年齡特征決定了小學生的隨筆寫作的實效。通常來說,小學生會對現(xiàn)實生活中所觀察到的事物產(chǎn)生情緒波動,而這種情緒的波動反映在小學生的隨筆寫作中,他們會對所觀察到的事物進行寫作情感的提煉,而這種提煉是具有實效特點的,或許就是瞬間的感悟和體會,它能夠促使小學生在心靈上產(chǎn)生觸動,這種觸動具有短暫的實效性,把這種實效性的感悟和情感體驗記錄下來,就能夠客觀地把小學生個人觀點和自身態(tài)度反映出來。在進行隨筆寫作之前,他們會認真觀察生活中的各種現(xiàn)象,特別是生活學習過程中的一些細節(jié)或片段,能夠激發(fā)小學生的情感,啟發(fā)小學生產(chǎn)生思想后,小學生再選擇從某個角度來做出反應。如,在對小學生進行隨筆寫作訓練的教學實踐中,有的小學生會觀察到,下課鈴聲響起的時候,很多人都迫切想下課而跑到操場戲耍的沖動,期待老師能夠準時下課。還有的會觀察到下課后上下樓梯學生爭先恐后的現(xiàn)象,激發(fā)學生對這種行為的擔憂和倡導等。諸如此類的問題,在小學生的隨筆寫作中比比皆是。這就充分說明了小學生的觀察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也是最直接最具有時效性特點的。
(二)隨筆寫作的率真特點
小學生在進行隨筆寫作時,其年齡特征決定了小學生情感的率真。他們心中所思所想即是其隨筆寫作的真實反映,是小學生用自己的筆寫下的真實內心思考。隨筆寫作出來的文字表達大多是小學生在生活中的所見所聞的思想起伏。這樣率真的隨筆寫作,有利于小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利于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和人格塑造。小學生的思想單純,不像中學生那樣具備了初步的思想加工和善于營造情緒的抒發(fā),小學生的認知世界里是充滿理想化、陽光化的青春朝氣。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運用隨筆寫作的訓練,不斷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這種率真的年齡特征所特有的優(yōu)勢,全面引導小學生在隨筆寫作中把自己最真實的情感表達出來,讓小學生在率真與積極、正向與美好的情感中通過隨筆寫作的文字流露出人性的真、善、美,這對強化小學生的自我認識有著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引導小學生不斷完善自我和提高自我修養(yǎng)。
(三)隨筆寫作的趣味特點
小學生在進行隨筆寫作時,其年齡特征決定了小學生對具有趣味性的事物更加感興趣。這在其隨筆寫作中會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小學生通常會對其所觀察到的事件進行一些加工和改造,讓隨筆寫作所表達出來的文字更具有可讀性,更多的是正面的、具有正向導向的文學表達。隨筆是小學生生活的客觀反映,但隨著小學生隨筆寫作的深入和熟練后,小學生并不會將生活中觀察到的、聽到的原型照搬,他們會根據(jù)自己的寫作習慣和符合正面思想的生活加工過濾進行表達,不斷實現(xiàn)小學生思想的提煉和生活、實踐等的感悟,逐漸提升自己的寫作技巧和表達能力,有部分悟性比較好的小學生會自主實現(xiàn)隨筆寫作的形式創(chuàng)新,有的還能形成比較完整的小作文。
三、 小學生隨筆寫作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上述對小學生隨筆寫作的重要意義和小學生隨筆寫作的特點進行了闡述,培養(yǎng)小學生隨筆寫作,引導小學生在其心靈自由狀態(tài)下進行隨筆寫作,抒發(fā)其內心感觸的同時,能夠有效提升小學生語文素質全面發(fā)展,是小學生寫作能力提高的重要路徑。因此,筆者認為,小學生隨筆寫作在語文教學中有以下作用。
(一)有利于營造小學生良好的寫作氛圍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寫作是教育教學的重點內容,培養(yǎng)小學生寫作是《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要求下的重要內容,營造良好的寫作氛圍,能夠有效調動小學生寫作的主動性。因此,在教育實踐活動中進行隨筆寫作的訓練,能夠將小學生的內心通過隨筆寫而傾吐感情,這也是小學生感情傾訴的客觀需要,小學生通過對生活進行觀察,獲取和產(chǎn)生對社會現(xiàn)象和事物的思考,培育小學生能夠去捕捉語文文學和思想感悟上的瞬間認知,通過自主的、靈活的形式把小學生的真情實感表達出來,讓小學生在瞬間的感悟、片斷的記錄和隨性的寫作訓練中積累寫作技能和技巧,營造良好的寫作氛圍,激發(fā)小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作文表達能力。
(二)有利于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明確要求,要讓小學生能夠有效地表達自己對自然、對社會、對人生等的獨特感受和體驗。推動小學生能夠從不同的社會環(huán)境角度來觀察現(xiàn)實生活,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豐富多彩的世界,推動小學生自主地捕捉事物的特征,并把這些捕捉到的認識進行創(chuàng)新的表達。隨筆寫作是小學生融心靈于外物、寄性情于筆端的一種重要的表達方式,把小學生自己的思維用隨筆的形式展現(xiàn)和體現(xiàn)出來,讓小學生能夠認真地感悟到中國文字的巧妙、寫作修辭上的神奇以及感悟到語言的豐美和寫作表達的獨特,不斷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三)有利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健康人格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小學生的隨筆寫作,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化解心中的郁積,讓小學生在寫作中實現(xiàn)文字與思維的碰撞,幫助小學生實現(xiàn)正向的、美好的生活和學習的感悟,能夠促使小學生健康成長,塑造小學生的健康人格。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充分鼓勵和啟發(fā)學生進行隨筆寫作,鼓勵和引導小學生將現(xiàn)實生活中所感知到的真、善、美挖掘出來,從而使隨筆寫作更有意義,讓小學生能夠端正自己的審美,不斷促使小學生健康人格的發(fā)展。
四、 隨筆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活動中運用的策略探討
在多年的教育教學經(jīng)驗下,筆者認為,在語文教學中運用隨筆寫作的方式,能夠最大限度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水平,鍛煉學生的洞察力,促進學生的作文寫作技能發(fā)展。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運用以下幾個方面的策略來進行。
(一)強化閱讀與隨筆寫結合,培養(yǎng)寫的意識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師要深入研究培養(yǎng)學生的隨筆練習方法,運用多種教學方式鼓勵和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本領,引導學生從課堂教學向實踐教學轉變,從書本閱讀到拓展知識閱讀,促使學生在閱讀中得到全方位的能力提升。因此,語文教師要在閱讀中培養(yǎng)和引導學生通過閱讀得到隨筆寫的啟發(fā)、想法、判斷等各種體會,用一句話或者幾句話或一段話寫出來,強化閱讀與隨筆練習結合,最終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寫作文的能力,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作文習慣,推動學生在閱讀中發(fā)展寫作思維。將閱讀與隨筆寫相結合,有利于推進學生知識積累,幫助學生實現(xiàn)寫作能力的全面提升。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善于進行隨筆寫,要鼓勵學生寫,寫的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讓學生在不受拘束的氛圍中根據(jù)自己的興趣自由延伸和發(fā)展,學生寫出來的只要不是違背倫理道德和客觀事實的,都應該加以肯定和贊許。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進行隨筆教學時,要注重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融合發(fā)展,要注重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要從閱讀中啟發(fā)學生的隨筆思維,讓學生有種樂于寫、愿意寫、喜歡寫、期待寫的感受,引導學生在閱讀中逐漸準確抓取到核心內容進行隨筆寫,這樣長期堅持,學生的創(chuàng)作意識、寫作靈感、想象空間和閱讀體驗將會更加強烈,從而增強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
(二)強化生活與隨筆寫結合,培養(yǎng)寫的技能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要善于將學生的學習實際與寫作的內容結合起來,在指導和培養(yǎng)學生寫作時,讓學生在豐富的生活體驗中發(fā)掘和體驗學習語文的快樂。語文教師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相結合,要加強語文學科教學與學生社會生活的聯(lián)系,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學會語文。因此,語文教師要在教學中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采取生活化的方式培養(yǎng)寫作技能。要想學生能夠寫出一篇好的作文,在寫作中有超高的寫作技能,單單是作文課上的教學要求是不夠的,只有語文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實踐活動中,善于啟發(fā)學生進行思考,主動觀察,讓學生在日常進行隨筆寫作中實現(xiàn)寫作練習,將小學語文與現(xiàn)實生活之間的緊密關系展現(xiàn)出來、發(fā)揮出來和體現(xiàn)出來,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中的人或物或事,在學生受到的神經(jīng)觸動中使用隨筆寫,寫出學生的想法和觀點,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技能,進而通過隨筆練習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在語文教學生活化練習中,語文教師要善于啟發(fā)學生寫隨筆,要像出門遇見鄰居打個招呼一樣的方式,將生活中的場景等轉化為隨筆的內容。具體的練習中,我們可以采取分步驟的方式進行。比如,我們可以出示一些事先準備好的教具掛圖或音頻視頻,在展示給學生后,我們讓學生在充分了解后,先讓學生以口頭的語言方式說出來,引導學生將觀察到的、感受到的和想到的都通過語言說出來,就算學生能夠說上一句兩句也是值得贊許和鼓勵的,盡量讓每個學生都有開口說話的機會,然后第二步就是,讓全部的學生將口頭說出來的語言轉化為文字,可以是怎么說的就怎么寫出來,也可以結合學生的感受寫出來,從而實現(xiàn)對學生進行隨筆教學的練習,促使學生能夠寫作,記錄下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聽到的和感悟到的,幫助學生積累素材,通過隨筆練習讓學生熟練掌握寫作的技巧和能力。
(三)強化個性與隨筆寫結合,培養(yǎng)寫的體驗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師的教學要善于在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中盡量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對作文寫作的需求,努力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開發(fā)學生的寫作潛力,幫助學生實現(xiàn)個性化的全面提升,語文教師要在引導和啟發(fā)上下功夫,促使學生個人獨特的感悟、體驗以及智力情感等全面發(fā)展。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尊重學生學習的個體差異性表現(xiàn),將學生不同個性的差異化與隨筆寫教學相結合,加強語文學科教學與學生差異性的研究,幫助學生在差異化發(fā)展中都能感受到寫作的快樂。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個性化差異采取不同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情感體驗。讓學生在寫作中把自身的真情實感寫在隨筆寫作中,寫出對自己身邊事物的真切感受,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懂得使用鼓勵來激勵學生的個性化表達,讓學生對相關的人和事進行深入的思考,促進學生在隨筆教學的練習中實現(xiàn)個性化的學習,讓全體學生的寫作水平都能夠得到全面提升。小學語文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和探究事情的起因、進展、預期會有什么樣的結局或者結果等,通過對這些人或事進行細節(jié)描寫,并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去體驗事物帶給他們的感受和感想,幫助學生增加情感體驗經(jīng)歷,促使學生在體驗中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進行情感的抒發(fā)、選擇正向的評價、預期事情發(fā)展的結果等,以此來調動學生不同的情感感受,引導學生在教學體驗中充分發(fā)揮自身的體驗優(yōu)勢,從而有效地在隨筆教學練習中提升學生的寫作技能和寫作能力,將學生的個性彰顯在寫作中,在寫作中表達情感,實現(xiàn)作文水平的提高。
(四)強化換位與隨筆寫結合,培養(yǎng)寫的練筆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引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要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扮演不同教學內容中的角色,并從這些所扮演的角色的角度出發(fā),感同身受地去體驗這些角色的所思所想和所期所盼,通過角色的扮演觸動學生進行思考,并在隨筆寫作訓練中寫出來,增加學生進行隨筆寫作的練習機會,讓學生靈活地表達所扮演的角色的感情和思想,從而增加學生進行隨筆寫作的內容,有效發(fā)展學生的寫作創(chuàng)造力,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多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通過扮演提出相應的隨筆寫作要求。學生在進行隨筆寫作時,語文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緊扣所扮演的角色,在隨筆中融入扮演的角色的創(chuàng)意,通過精練的符合邏輯的表達來提升隨筆技能。除此之外,筆者認為語文教師在開展隨筆教學練習時,要事先收集一些可以進行角色互換的經(jīng)典文章或段落,引導學生進行角色互換的仿寫。仿寫的內容不一定要有多深刻,只要學生能夠模仿寫出基本的一兩句話都是可以的,練習從開始的一句話兩句話到后面的一段話兩段話,逐步過渡和提升,形成學生自己獨有的隨筆寫作結構,體驗到互換角色的情感即可。為了提高角色互換效果,豐富學生情感,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圖片、視頻等新媒體教具的使用,通過合理運用彰顯出教學內容的價值,讓學生在深刻體會中提高寫作能力。
(五)強化興趣與隨筆寫結合,培養(yǎng)寫的需求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增強學習意識,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因此,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隨筆寫意識,讓學生對隨筆寫作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變“要我寫”為“我要寫”。著力激發(fā)和增強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能夠有盡情釋放和施展寫作的空間,并讓學生能夠通過寫作來表達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所思所想,從而實現(xiàn)學生進行隨筆訓練的良性循環(huán)。在語文教學實踐活動中,語文教師要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個性化得到凸顯,教師要在設計活動內容時,通過多渠道全方位地收集與隨筆教學練習有關的資源資料,將這些資源資料融入語文教學中和隨筆練習的教學中,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增強語文教學效果,豐富學生寫作內容,拓寬學生的學習內容,幫助學生增強審美意識,挖掘學生寫作潛能,有效通過隨筆寫作促進學生寫作水平高質量發(fā)展。
五、 結語
小學階段,是學生奠定寫作能力基礎的關鍵階段,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學生今后對寫作的態(tài)度,可以說影響深遠。因此,在教學中要從學生實際情況和教學實際情況出發(fā),將隨筆練習與閱讀和學生生活現(xiàn)狀結合,并將多角色的互換體驗和寫作興趣培養(yǎng)等組合起來,幫助學生養(yǎng)成在實踐中寫作的良好習慣,讓學生能夠進行高效的隨筆寫作訓練,讓隨筆寫作訓練成為學生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提升的助推器,引導學生以積極的心態(tài)對待語文學習和寫作學習,感受到寫作的魅力,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為學生的終身寫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馬世宇.對小學語文信息化課堂教學策略的思考[J].考試周刊,2021(35):31-32.
[2]巫娟.新課程下的初中作文序列訓練教學的探討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2021(45):48-49.
[3]李美霞.多彩生活在小學寫作教學中的滲透[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1(18):28-29.
[4]周秋霞.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思考[J].成才之路,2022(21):85-88.
[5]杜雪萍.小學高年級語文寫作教學策略[J].家長,2022(3):145-147.
[6]鄢文英.小學語文正反例文教學的利與弊[J].江西教育,2021(18):56.
[7]祁兆運.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自主學習意識探析[J].學周刊,2021(29):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