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開銀
老母親很少給我打電話,突然接到她的電話我覺得很驚異,以為家中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聽到母親問我和老婆孩子最近好嗎、孩子有沒有感冒之類的一些生活瑣事,我知道這是母親想我了。
我這才發(fā)現(xiàn),我已經(jīng)快一個月沒回父母那里了。也不知道忙些什么,總是懶于出行。夏天還好,天氣一冷我本能地疏懶,于是就告訴母親,我明天就回家。
晚上上網(wǎng)到很晚,早上醒來已經(jīng)是接近10 點。收拾一下,我上街買了點父母喜歡吃的點心,等驅(qū)車到家的時候,已是中午12 點鐘。一進村口,我老遠就看到母親還是和往常一樣,一只手扶著大門的門角,努力地往北扭著臉和身子,直視我進村的方向。母親有一條腿不好,得了老年性關節(jié)炎和骨質(zhì)增生,走起路來,一只手扶著膝蓋拖著腿走,一走一喘息,走幾步全身汗,這是疼痛帶來的汗珠。我趕忙攙住母親。母親見到我一臉的喜悅,問這問那,無非就是我的孩子怎么樣和別讓我累著之類的話,忙著給我倒水問我吃什么,真是兒大半個客。
父親也坐下來,跟我說著家長里短。母親催著父親去給我買吃的。每到此時,我總是攔擋著,鼻子酸酸地難受。母親七十多歲了,一輩子為了我們兄弟姊妹5 個操持著。那個年代窮得吃不上穿不上,父母從自己的嘴里摳出食物來,辛辛苦苦把我們拉扯大。等我們翅膀硬了,都飛走了,二老的身體也就垮了下來。小時候母親常說:孩子哪個也頂不了哪個,5 個指頭不一樣長短,但咬一咬哪個都疼?,F(xiàn)在我做了父親才明白這個道理。
父親說:“從一大早7 點,你娘就站在大門上看著你,一直嘮叨說四子(我排行老四)怎么還不來?開著個車我就不放心,一大早就攆著我去買肉要包包子吃。”從早7 點到中午12 點,5 個小時,母親就這樣站在大門口,看著我來的方向,忍著一條腿的疼痛就這么站著,而那個時段我正安然在睡!
站在門口等我,已經(jīng)成為母親的一種習慣。一般我都是一個禮拜或者十天左右回家一次,不為別的,就是為了跟父母說說話。父母見到我,也和我拉拉家常,說說最近聽說的一些事情。每次回來,母親都是站在大門的門角目迎著我,走的時候又站在門角目送著我出村口,轉(zhuǎn)彎看不到我了才回家。而這次,我竟然耽擱了這么久!
吃完飯我要走了,母親問:“什么時候回家住兩天啊四?”我無言以對。我有一大套理由給母親,什么接送孩子上學,什么輔導功課,什么上班等等,但我沒有說,只是說過些天有時間了吧!
在出大門口的時候,我有意識地停了停,學著母親的樣子,一只手扶著門角的墻,一只手扶著膝蓋,大半個身子和臉扭著看向村口的路。不一會兒,我就覺得脖子身子發(fā)硬發(fā)僵。我這才知道,每次母親站在門角等我時的感覺,更何況母親的一條腿還不能站立要拖著走啊。每次,母親就這么在門角守望著,盼兒歸,念兒歸,想兒歸……
我從車窗里,看到母親和父親還在門口張望我的遠去,小時候母親的話又在心里翻起來:兒想娘扁擔長,娘想兒路要多長有多長……
我坐在車里,已經(jīng)是淚流滿面。
(常朔摘自《濟南日報》 圖/槿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