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艷 王麗英 楊娜 莫負華 黃磊 張月玲
糖尿病是當前臨床上一種常見的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會引發(fā)很多并發(fā)癥,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致盲的主因[1]。常規(guī)的藥物治療起效慢,激光照射視網膜,可固化視網膜外組織的高需氧量(cod),使局部組織萎縮,改善局部組織缺血缺氧狀態(tài),從而穩(wěn)定狀態(tài),但部分患者光凝治療后仍有玻璃體出血和牽拉性視網膜脫離,可采用玻璃體切除術治療[2]。本研究選取收治的290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進行分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20年2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290例,依治療方法分為2組,其中光凝組260例,女96例,男164例;年齡34~71歲,平均(47.66±1.52)歲;未光凝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齡31~71歲,平均(47.39±2.05)歲。2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晶狀體混濁患者均行術中超聲乳化及人工晶狀體植入術,然后行玻璃體切除術。徹底清除玻璃體和血腫,并注意止血治療,即液體交換或電凝[2]。光凝組激光機型號為Zeiss532激光,光凝范圍為上下視盤,鼻側外1PD至赤道。激光參數:光斑尺寸為200 μm,光斑距離約為1個光斑直徑;非光凝組僅采用玻璃體手術治療。
1.3 觀察指標 (1)對2組術中出血、手術時間;(2)比較2組眼壓、前房深度水平;(3)使用LogMAR視力測試表觀察2組矯正前后的視力值;(4)應用CAS對患者眼部功能進行評估,評價內容包括10項,包括眼瞼水腫、眼瞼充血、眼球左右上下運動疼痛感、突眼度等,評分越高患者眼部功能越差[3];(5)并發(fā)癥包括:視神經萎縮、血管閉塞、出血、后囊破裂。
2.1 2組手術指標比較 光凝組術中出血量和手術時間均短于未光凝組,2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術中出血量和手術時間比較
2.2 2組治療前后眼壓、前房深度比較 光凝組治療后的眼壓、前房深度低于未光凝組(P<0.05)。見表2。
表2 2組治療前后眼壓、前房深度比較
2.3 2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視力水平比較 治療后,光凝組的LogMAR視力及視野灰度值均低于未光凝組(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視力水平比較
2.4 治療前后2組CAS評分比較 治療后光凝組CAS評分(5.43±2.11)顯著低于未光凝組的(7.43±2.2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治療前后2組CAS評分比較 分,
2.5 對比2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光凝組的術后并發(fā)癥率6.15%顯著低于未光凝組的20.01%(P<0.05)。見表5。
表5 2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例(%)
糖尿病是一種影響全身各個器官和組織血管的糖代謝紊亂疾病[4]。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在眼睛的一種并發(fā)癥,累及部位為視網膜微血管,微血管受到高血糖的損傷,會閉塞,導致視網膜缺血缺氧,進而形成增殖性病變,使視網膜受到嚴重破壞[5]。對于Ⅰ到Ⅱ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一般采用飲食控制和藥物治療。低脂肪高蛋白飲食、多用植物油可以減少硬性滲出,小劑量阿斯匹林具有抗炎作用和減少血小板凝集的作用,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具有一定的效果[6,7]。羥基苯磺酸鈣可以減輕糖尿病視網膜血管的高滲漏反應,降低血液的高粘稠性及減少血小板的高聚集性,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但口服藥物效果較慢,不利于視覺效果的快速提升[8,9]。玻璃體切割術是常見的眼部手術之一,其基本作用是借助玻切機器械在手術顯微鏡下對玻璃體、視網膜疾病進行治療,切除混濁機化的病變玻璃體或解除玻璃體及增殖膜對視網膜牽拉。通過切除玻璃體,可以去除出血,清除病源微生物,取出眼內異物,恢復透明的屈光間質和促進視網膜復位,治療玻璃體視網膜疾病,以挽救、保存或提升患者視功能。
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治療中,激光光凝為無痛性治療,療效確切,具有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的優(yōu)點,和常規(guī)手術相比有很大的優(yōu)越性。且激光不是放射線,對人體無傷害,對正常的眼組織無損害。在背景期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視網膜激光光凝主要治療黃斑水腫及環(huán)形滲出病變,可降低持續(xù)黃斑水腫的發(fā)生率,減少退行變性及視力喪失的危險,并有利于視力的恢復[10,11]。對于嚴重的Ⅲ期病變以及增殖期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全視網膜光凝是有效的減少視力喪失和失明的方法。因為糖尿病時視網膜處于缺血狀態(tài),激光可以使外圍視網膜形成瘢痕,整個視網膜耗氧量下降,新生血管形成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從而黃斑區(qū)得到保護[12,13]。光凝可促使已有的新生血管消退,預防再生新生血管,消退或減輕黃斑區(qū)水腫,從而遏制眼底病的進展。此外光凝可以顯著提高玻璃體手術的療效,減少術中出血,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結合本研究結果顯示:光凝組的術中出血量和手術時間均短于未光凝組,表明視網膜光凝治療可以減少患者術中出血,縮短手術時間,降低手術創(chuàng)傷[14,15]。同時研究顯示光凝組治療后的眼壓、前房深度低于未光凝組(P<0.05)。治療后,光凝組的LogMAR視力及視野灰度值均低于未光凝組(P<0.05)。治療后光凝組CAS評分顯著低于未光凝組(P<0.05)。表明視網膜光凝治療可以降低患者眼壓,改善患者視力水平和眼部功能狀況。究其原因,視網膜光凝通過激光的光熱效應造成脈絡膜視網膜瘢痕,降低了視網膜對氧的需求,因而刺激新生血管形成的生長因子相應減少;光凝使視網膜變薄,使脈絡膜血管的氧供給視網膜內層,改善視網膜的缺氧狀態(tài),維持正常的氧張力;光凝使小動脈收縮,使擴張的小靜脈和毛細血管收縮和閉塞,從而減少滲漏,使視網膜滲出和水腫減輕;光凝破壞視網膜色素上皮(RPE)細胞的脈絡膜毛細血管。光凝封閉了大片毛灌注區(qū)使視網膜缺血得以改善,從而減少因缺血而誘導的新生血管生長因子如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等的分泌,減少新生血管形成或使之消退,進而降低患者眼壓,改善患者視力狀況。此外光凝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6.15%較未光凝組的20.01%少。結果與張妍春等[16,17]研究相似??梢姴Aw切除術前視網膜光凝能有效提高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的療效,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究其原因,由于激光的平行性和相干性好,可形成很細的光束,它在視網膜上成焦面積可小到以微米計算,故損傷面積很小,又加上其光凝點可精確地落在與治療的部位上,因此特別適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治療。激光的光譜純,可以需要選擇透射率大、吸收率高的特定波長的激光,使致產生療效最好和副作用最小的結果。此外激光的能量高度集中,可按治療需要隨意調改能量。由于脈沖激光曝光時間極短,僅需幾毫秒,開關脈沖激光的曝光時間更短,因此治療中可能發(fā)生的眼球轉動或瞬目動作對遭受的定位一般影響不大,激光光凝的熱量也很少向光明周圍消散,造成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相對更低。另外應用激光的光熱效使得視網膜結瘢,進而降低視網膜氧耗,減少刺激新生血管生長因子[18-20]。
綜上,視網膜光凝可減少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術中出血和并發(fā)癥,改善患者視力狀況和眼部功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