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吉斯在藝術上的成就開始于將自己的繪畫作品發(fā)布在互聯(lián)網社交平臺上之后,在這之前,畢業(yè)于藝術專業(yè)院校的她早早組建家庭,2013 年,她關注了創(chuàng)作《無題(牛仔)》的美國藝術家理查德·普林斯(Richard Prince)的社交賬號,隨后她自己的賬號被普林斯關注,并被他購買了一幅繪畫作品,從此之后費吉斯的作品受到畫廊和藝術界的大量關注。
故事性的經歷讓費吉斯在社交平臺藝術家中脫穎而出,人們看到了她與眾不同的創(chuàng)作風格。費吉斯善于用愛爾蘭式的黑色幽默重塑藝術史和影視作品中的貴族圖像,她在畫布上使用稀釋過的丙烯顏料讓其自由流淌,用重力替代畫筆使顏料在畫布上流動、漫延、凝結……她非常享受這種煉金術般充滿未知和偶然性的創(chuàng)作過程。她的作品色彩豐富、質感厚重,看似模仿了洛可可和浪漫主義的外觀,但實際上是對貴族文化藝術中田園詩般浪漫、奢華的場景進行解構。畫面中穿著華美禮服的人物在顏料的起泡、滲透和擴散后消融了具體形態(tài),幽靈般的面孔和變形的現(xiàn)實場景諷刺了大眾對財富、地位等社會等級制度的態(tài)度,畫面的表面看上去總是水汪汪和半透明的,筆下的主人公似乎出現(xiàn)在晃動的倒影中——被風吹過的池塘里泛起的漣漪。
北京電影學院碩士研究生,現(xiàn)工作于中國藝術研究院攝影與數(shù)字藝術研究所。
費吉斯作品中的人物、服飾和建筑都能夠引發(fā)人們對歷史上絢爛過往的想象,她捕捉了雍容奢華卻轉瞬即逝的夢境,畫筆下的許多角色似乎都跨越了生與死,像是穿著 17、18 世紀服飾的僵尸,吸附在由水滴與漩渦組成的夸張肌理中,如凝固的血液,似凝結的霜花。例如作品《恭候》(2020)描繪了一群人聚集在一座看似宏偉的建筑臺階上,凌亂的人群左后方一個白色留白,像是一個缺席之人的形狀。該單元還有充滿超自然靈性的《降神會》(2018)、將馬匹作為主角的《野餐》(2022)等作品。
1.《恭候》,2020,布面丙烯 ?日內瓦·費吉斯,致謝藝術家與阿爾敏·萊希,攝影:Melissa Castro Duarte
2.《狂熱崇拜(大幅)》,2015,布面丙烯 ?日內瓦·費吉斯,致謝藝術家與阿爾敏·萊希,攝影:Rebecca Fanuele
費吉斯描述自己實驗主義的創(chuàng)作手法為“用顏料擲骰子”,藝術家跟隨著顏料的引導,揭示著畫中隱藏的敘事。本次展覽將費吉斯的作品分為六個單元展示:“夢魅”“重訪”“宮廷風范”“雅室”“宴游”“社交肖像”,藝術家尤為鐘愛18世紀的歐洲藝術和美學,譬如洛可可風格(Rococo style)和英國“交談畫”(conversation piece,一種展現(xiàn)生活場景下人物間互動的群體肖像畫)。藝術家用哥特式的想象重新詮釋弗拉戈納爾(Fragonard)、布歇(Boucher)、庚斯博羅(Gainsborough)、戈雅(Goya)等古典藝術大師的畫作,繪畫形式具有辨識度,顯得夢幻且令人毛骨悚然。作品中如融化的糖霜般流動的筆觸與歷史畫作的奇特結合,原本金碧輝煌、溫情浪漫的場所呈現(xiàn)出正在潰爛、融化的恐怖氣質,像是被雨淋過并開始生霉腐爛的童話世界,人物的眼睛從腐蝕過的臉頰滴垂下來,猶如幽靈鬼魅或是滑稽小丑,巧妙地游走于夢幻與荒誕、幽默與駭人、致敬與顛覆之間,展現(xiàn)了藝術家對不同的人物和空間怪誕的處理方式,體現(xiàn)了藝術家對媒介的物質屬性與官能體驗的深入探索。
在 18 世紀的英國流行一種叫做“交談畫”的繪畫題材,指描繪人們在家庭空間或自然環(huán)境中相互交談的的群像。費吉斯鐘愛這種繪畫題材,在這間展廳內,每幅畫作都像是一次聚會活動后的集體合照,人物的衣著、配飾及其所處的場景,鄉(xiāng)間狩獵、萬圣節(jié)派對、家族聚會……如線索一般,引發(fā)觀者對其背后故事的猜測和浮想。但費吉斯卻將這一切風雅情景解構——貴族們本該平靜微笑的面孔變成了咧嘴狂笑的怪物,藝術家創(chuàng)造了與傳統(tǒng)相異的平行世界,通過重新構建怪誕、扭曲的幻想曲,建立了新的視覺樣本。
1.《萬圣節(jié)狂人》,2022,布面丙烯 ?日內瓦·費吉斯,致謝藝術家與阿爾敏·萊希
2.《賣花女(繼布歇之后)》,2019,布面丙烯?日內瓦·費吉斯,致謝藝術家與阿爾敏·萊希
在此單元中,許多畫作是費吉斯對風靡于 18 世紀的法國“雅宴畫”(fête galante)的重新詮釋?!把叛绠嫛笔锹蹇煽伤囆g的代表人物讓-安東尼·華托(Jean-Antoine Watteau) 所開創(chuàng)的一種繪畫類型,描繪穿著考究的貴族紳士和淑女在伊甸園般的自然風景中風雅地游玩嬉戲、談情求愛。此單元的畫作色彩明艷、華麗,例如《賣花女(繼布歇之后)》(2019)具有粉紅色、淡黃色和藍色的柔和色調,賣花女與其他人物融化在斑駁的樹叢之中,僅能從色彩和形態(tài)中依稀辨認出似曾相識的人物輪廓。
日內瓦·費吉斯:抓馬派對
策展人:齊元琳、鄧盈盈
主辦:木木美術館(北京 798 館)
展期:2023.4.15 — 2023.6.4
1972 年出生于愛爾蘭都柏林,現(xiàn)于威克洛郡工作和生活。她于 2012 年獲得愛爾蘭都柏林國家藝術設計學院美術碩士學位。日內瓦·費吉斯的作品曾在安特衛(wèi)普 MoMu 時尚博物館、愛爾蘭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愛爾蘭國家博物館、法國第戎聯(lián)合會博物館、黎巴嫩 Aishti 基金會、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等藝術機構展出。她的作品已被邁阿密巴斯藝術博物館、黎巴嫩 Aishti基金會、邁阿密佩雷斯藝術博物館、芝加哥斯馬特美術館等納入館藏。
3.《綠色浴室》,2023,布面丙烯 ?日內瓦·費吉斯,致謝藝術家與阿爾敏·萊希
“雅室”單元展示了雍容奢華的室內場景和在其中獨自消遣時光的單人情景。背景中鋪有大面積的扁平色塊,運用了糖霜般流動的筆觸,使作品游移于抽象與具象之間,成為藝術家探索顏色和形態(tài)的個人化“空間”,例如《綠色浴室》(2023)中的主人公在泡沫中悠閑地沐浴。
“重訪”單元以個人化的方式對繪畫史的內容和構圖進行再加工、重新構想和重新語境化。費吉斯總是被法國畫家弗拉戈納爾的畫所吸引,因為他的畫總是能夠“引誘你進入一個純真的世界”。在《秋千草圖》(2014)中,費吉斯致敬了弗拉戈納爾的著名作品《秋千》,將細膩的原作變得粗糙,原本在秋千周圍飄落的花瓣在費吉斯的畫面中仿佛變成了一連串的氣泡,而人物則像是沉溺在水中的骷髏。
4.《婚禮》,2022,板上丙烯 ?日內瓦·費吉斯,致謝藝術家與阿爾敏·萊希,攝影:Nicolas Brasseur
“宮廷風范”單元體現(xiàn)了費吉斯作為一個非官方的宮廷畫家對皇室生活的想象和描繪??v觀藝術史,宮廷畫家筆下的皇室肖像帶有濃厚的理想化色彩和象征性意味,旨在彰顯畫中人物顯貴的身份和權威性的地位,而費吉斯卻用輕薄如水彩的顏料打破了宮廷肖像中一貫的莊重典雅,看似隨意的線條寥寥數(shù)筆便勾勒出華貴的“墜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