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立言 圖/吳芳莉
金秋十月,秋高氣爽,正是爬山的好季節(jié)。我和爸爸、媽媽、奶奶利用國慶假期,相約去爬平谷的丫髻(jì)山。
進(jìn)入平谷區(qū),我的視野逐漸一覽無余:市區(qū)常見的高樓大廈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田野和大山。我打開車窗,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圍繞在我的鼻端。嗯,有股甜甜的味道!
驀然,遠(yuǎn)處有一座山映入我的眼簾。我忍不住大叫:“那是丫髻山吧?丫髻山到了!”遠(yuǎn)遠(yuǎn)望去,丫髻山的半山腰處,有一座牌樓;一條壯觀的臺階,從山腳延伸到牌樓,再從牌樓延伸至山頂。媽媽說:“這是祈福臺階,有365階。”
走到臺階處,看著滿頭白發(fā)的奶奶,大家都很擔(dān)心臺階太多,奶奶爬不動,因此,便勸奶奶坐觀光車,去山頂?shù)任覀?。奶奶卻一臉輕松地笑道:“你們放心,我經(jīng)常鍛煉身體,這點臺階不算啥。而且,我們是一家人,當(dāng)然要一起爬山祈福。我怎么能單獨行動呢?”看著奶奶滿臉自信,我大聲說道:“奶奶,您要是爬不動了,我背您上去!”
大家在一片歡聲笑語中開始爬山。我和爸爸體力好,一馬當(dāng)先地往山頂沖去。遠(yuǎn)看臺階不長,但是,真爬起來,還是很累人!站在臺階上往前看,這條臺階好像沒有盡頭。我的心情瞬間低落。但是,站在臺階上往后看,卻是一片開闊的美景。再看看自己爬過的臺階,成就感瞬間爆滿,我的心情立馬愉悅起來。
突然,我發(fā)現(xiàn)媽媽正攙扶著奶奶,遠(yuǎn)遠(yuǎn)落在我的身后。她們的步伐變緩了,還時不時地停下來休息。媽媽平時缺乏鍛煉,爬起山來自顧不暇,累得氣喘吁吁。我朝爸爸笑道:“看上去不是媽媽攙扶著奶奶,而是奶奶攙扶著媽媽?!边@時,我想起在山下時奶奶說的話,想到“我們是一家人”,趕緊一溜煙地往奶奶身邊跑。爸爸見狀,在我身后叮囑:“慢點跑!注意臺階,小心摔著!”
我接替媽媽,攙著奶奶一步一步往上爬。這時,爸爸也下來接媽媽了。看著媽媽一副恨不得跳到爸爸背上的神情,爸爸打趣道:“你可別看我,你平時不鍛煉,太重了,我可背不動!”——大家哄堂大笑。
我們相互扶持,攀登臺階,最終,一個不落地到達(dá)山頂。站在山頂,眺(tiào)望遠(yuǎn)處的美景,大家歡呼雀躍:“我們是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