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
最近,一個不起眼的飛行器——無人飛艇成為了舉世矚目的焦點。誰能想到,這個長得像大鯨魚的家伙竟然能飛到數(shù)萬千米的高空!反正肉眼凡胎是看不到“大魚飛行器”了,要雷達才行。
其實,飛艇在100 多年前可是最火的飛行器,是當時的“飛行界第一網(wǎng)紅”:人類歷史上第一架到達北極點的飛行器、飛艇作為運載工具的第一條定期空中航線……后來隨著飛機的發(fā)展,飛艇漸漸沒落了,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飛艇真的消失了?
殊不知,在遙遠靜謐的天空,一艘艘現(xiàn)代無人飛艇正在悄悄執(zhí)行著各種任務:有的在進行高空軍事偵查,有的在收集大氣資料,有的在進行高空拍攝,等等。
現(xiàn)在,就讓我們詳細了解一下這個低調(diào)的大家伙吧!
最初的飛艇體型龐大
“我們正在下降嗎?”
“不,正相反,我們在上升!”
“糟了!我們要飛到河里!我聽到了河水聲!”
“趕緊放氣!讓飛艇降下來!”
這是1784 年7 月6 日從法國某地上空傳來的叫喊。一個魚形,裝滿氫氣的家伙正在空中東搖西晃笨重地飛行,里面坐著羅伯特兄弟倆,正是他倆剛剛造好了飛艇。
飛艇剛一離地起飛的剎那,哥倆樂壞了,興奮得差點從飛艇掉下去??裳垡娭w艇越飛越高,膨脹得越來越大,氣囊都要脹破了,哥倆嚇得魂兒都丟了。飛艇已經(jīng)飛到一條河流的上空。
“快掏出小刀,割破氣囊!”
“動作要快!快!我們不能再上升了!”
氣囊被割開一個小口子,里面的氫氣瞬間跑出,氣囊開始收縮,迅速下降。糟了,會不會掉到河里?
真是老天有眼,飛艇擦著河面慢慢劃過,緩緩降落在河岸的沙地上。他們平安著陸了!
豪華飛艇——“興登堡號”,可以容納很多乘客
“興登堡號”不幸爆炸
這一幕,就是人類歷史上首次有記錄的飛艇試飛的故事。自從人類發(fā)明了氣球,就夢想著氣球把人帶上天。可想歸想,要變成現(xiàn)實并不容易。平時就愛異想天開的羅伯特兄弟倆,廢寢忘食叮叮當當造出了10多米長的魚形人力飛艇——因為他們認為飛艇在空中跟魚在水中游泳差不多,應該是魚形的。
應該說,這次飛行還算成功,可距離真正的飛行還差得很遠。直到德國的退役將軍菲迪南德·格拉夫·齊柏林的出現(xiàn),飛艇才獲得快速發(fā)展,他也因此被尊稱為“飛艇之父”。
早在1900 年,齊柏林就制造出第一架硬式飛艇,它最大的特點是有一個硬骨架,飛艇變得更結(jié)實,不會動不動就破了。里面有17 個氣囊,總?cè)莘e達到1.2 萬立方米,總浮力達13 噸,飛得更高更遠,更安全了。
強大的飛艇助長了齊柏林的野心,他不僅想飛過寬廣的平原、廣袤的森林,還想穿越歐洲最高山脈——阿爾卑斯山!
1908 年的一天,齊柏林駕駛著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飛艇——“Lz-4”號出發(fā)了。在歡送人群的歡呼聲,飛艇升到了空中,齊柏林揮動著手中的禮帽,向下面送行的人致敬。飛艇當時的起飛地是德國,它一路飛行,終于飛過了夢想中的阿爾卑斯山,齊柏林向這位心中的“女神”致敬后,順利到達瑞士后并返航。
他成功了。這一壯舉轟動了西方世界,也讓齊柏林成了無數(shù)人心中的英雄。齊柏林逝世后,他的繼承人艾肯納博士建造了一艘環(huán)球飛艇,命名為“齊柏林號”,并于1929 年8 月8 日從美國的新澤西州出發(fā),經(jīng)過德國、蘇聯(lián)、中國、日本,于8 月26 日回到洛杉磯市。
“齊柏林號”飛艇環(huán)球飛行的成功大大促進了飛艇的發(fā)展,各國紛紛制造飛艇,飛艇的“黃金時代”開始了。
齊柏林大大加快了飛艇的發(fā)展
由于飛艇大都使用氫氣作為浮升氣體,易燃易爆,經(jīng)常遭遇失事,再加上飛機的快速發(fā)展,飛艇的發(fā)展陷入了停滯狀態(tài)。直到進入20 世紀70 年代,飛艇采用更安全的氦氣,才重新進入發(fā)展期。采用多種新技術(shù)的新型飛艇不僅被用于空中攝影攝像、巡邏,執(zhí)行重大體育賽事的安保任務,達到數(shù)萬千米高、配備太陽能電池的飛艇甚至可以避開暴風雪和狂風,長達數(shù)年懸浮在空中,就像地球的同步衛(wèi)星一樣,忠誠地履行著各種職責。
在2004 年雅典奧運會期間,60 米長的飛艇遨游雅典上空,為防止奧運會遭遇恐怖襲擊起到了重要作用。飛艇裝有感應器,包括化學嗅探器、超高精度攝像機及智能探測器,能夠查明拍攝圖象中的任何變化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