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迪
每當一個人經(jīng)歷迷途后,終于發(fā)現(xiàn)前方光亮的出口時,便不由想起《世界盡頭的咖啡館》中那些溫暖治愈的文字。它像一位人生摯友與你聊天,引導(dǎo)你思考,讓你重新認識自己,并發(fā)現(xiàn)生命的意義。
作者約翰·史崔勒基和書里的主人公約翰一樣,一度非常迷茫。他在企業(yè)工作多年,體面、高薪,32歲那年卻突然選擇離職,和妻子背起背包,踏上環(huán)球之旅,花了9個月時間,走過7萬英里路。歸來后,他把自己的經(jīng)歷和感悟?qū)懗伞妒澜绫M頭的咖啡館》,本是自費出版,沒想到居然成了暢銷書。
一個人,要怎樣走出迷途,尋回希望,活出明亮飽滿的一生呢?在這本書里,相信我們都能找到答案。
主人公約翰有著體面的工作、知心的朋友,生活本該安穩(wěn)愜意??伤麉s越來越感到迷茫困惑,有時會莫名很沮喪,心里常想:“我的人生就該如此,沒有其他選擇了嗎?人活著是否還有更多的可能性?”
一路走來,約翰像我們大多數(shù)人一樣,為了滿足他人和社會的期待努力地活著:讀書時,為考大學(xué)而努力;上了大學(xué),為了找工作而努力;再之后,去公司工作,又把時間花在努力升職上。他覺得自己總是被動往前行進,在無數(shù)個用忙碌換取金錢的日子里,體會不到生活的樂趣,甚至逐漸迷失了自我。
書中的安妮,也有這種困惑。她從事著廣告行業(yè),終日忙于工作,很少有自己的閑暇時間,更不用說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本以為豐厚的物質(zhì)獎勵,能給自己帶來幸福和滿足,最后卻發(fā)現(xiàn)自己雖然賺到了一些錢,但精神越發(fā)空虛迷茫,絲毫感受不到幸福。
古希臘哲學(xué)家科蒂塔曾說,一個人生活中的快樂,應(yīng)該來自盡可能減少對于外來事物的依賴??涩F(xiàn)實中的我們,卻總是習慣性地被物質(zhì)欲望裹挾著,不斷追逐著外在的獲取,向往活成人群中最閃耀的那一個。于是,每天忙碌地追逐看似圓滿的生活,似乎成了每個成年人的必修課。
走著走著,就會發(fā)覺自己過得并不開心,因為你從未直面內(nèi)心的感受,問問自己真正想要的,想去做的。一些人看似支配物質(zhì),住更大的房子,買更好的車,賺取更多的財富,實則被物質(zhì)支配,沒有自由的空間。還有一些人,活在他人的期待和目光里,不停地證明自己卻不自知。
過分看重外在所得和他人的看法,而忽略內(nèi)在需求,就仿佛把自己禁錮在一個牢籠里,時間久了,心一定會累。因為,那并不是你真正想要的。
約翰在又一次感到無助迷茫時,選擇逃離手頭的工作,開車遠行。由于迷路,他意外遇見一家“神奇的咖啡館”,與那里的人聊天,讓約翰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
服務(wù)員凱茜給約翰講了一個讓自己覺悟的“綠海龜”的故事。
一次,凱茜在夏威夷海灘浮潛,看見不遠處有一只綠色大海龜,正在往遠離海岸的方向游。她本以為自己能輕松追上海龜,因為它看起來游得很慢,卻沒想到無論怎么努力,都追不上它。第二天再次嘗試,還是如此。
通過觀察她發(fā)現(xiàn):“原來海龜遵循著海水的運動規(guī)律,當海浪與它行進方向相反,它會浮在原地;而當海浪涌向海洋方向,海龜會加速劃水?!倍鴦P茜正相反,她不顧海水方向,始終都在奮力劃,結(jié)果越用力,越疲憊,最后干脆無力支撐。
她忍不住感慨:“其實我們的生活何嘗不是如此?你在反向浪上浪費的時間和精力越多,留給正向浪的就越少?!?/p>
聽完凱茜的故事,約翰開始計算自己平時耗費的時間。他吃驚地發(fā)現(xiàn),從大學(xué)畢業(yè)起,以75歲的壽命為前提,每天花20分鐘打開和瀏覽那些不感興趣的郵件,累計起來就幾乎占據(jù)他生命中的一年時間。
實際情況是,很多人每天花在不必要事情上的時間會更多。比如追劇、看手機、刷短視頻、參加各種促銷活動、看垃圾郵件等,就像反向海浪,會消耗你大量注意力、精力和時間。而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覺得很累,就是把過多精力消耗在外在層面,卻忘了多花點心思去豐富精神世界,找到自己真正熱愛做的事。
所以說,一個人濾掉生活雜質(zhì)的過程,也是丟掉負累的過程。你可以選擇停下來,每天擠出一點時間,聽聽音樂、讀一本書、散散步。也可以找一個空閑的片刻,梳理一下雜亂的思緒,傾聽一下內(nèi)心的聲音?;蛟S,它會告訴你,生命本真的答案。
很喜歡書中的一句話:“生活本來很精彩,只不過有人沒發(fā)現(xiàn)自己是作者,沒發(fā)現(xiàn)他們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創(chuàng)作?!?/p>
咖啡館里的廚師邁克,也曾為自己一成不變的忙碌生活焦慮過。那時,他白天有全職工作,晚上要去上研究生課,其他時候還要進行體育鍛煉。生活中每個時段都安排得滿滿的,這讓他疲憊不堪。后來,他選擇了辭職去旅行。
有一天,他坐在漂流木上,吃著新鮮的芒果,看著美麗的日落,忽然所有的焦慮都遠離了。面對不可思議的美麗和壯觀景色,回顧起自己過去的忙碌,他突然覺得生命在宏大的宇宙中顯得很渺小。
他開始追問自己:“我為什么來這里?如果我以為重要的東西其實并不重要,那什么才是最重要的?”這也是大多數(shù)人的生活寫照,為了達到別人眼里的成功而奮力拼搏,卻忘記了自己為什么出發(fā)。
一個人真正的成熟,是擁有選擇適合自己生活的能力和勇氣。
旅行回來后,邁克選擇來到這家咖啡館工作。他把自己的故事講給每一個迷茫的人,每一個走出咖啡館的人都得到了放松和療愈。邁克在幫助別人的同時,自己也收獲了喜悅。
約翰和安妮回去后,也不再彷徨,開始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在忙碌之余,他們會抽出一段時間,專注于自己喜歡做的事。
的確,我們總是煩惱人生的意義、工作的價值、未來的生活、別人的目光。但事實上,這些煩惱大多是無用的。與其想東想西,不如著眼當下,見想見的人,做想做的事。
人生從來都不完美,各有各的煩惱,各有各的難處,只有過好當下才是最重要的。
春天有花開的芬芳,夏天有綠樹的清涼,秋天有果實累累,冬天有白雪皚皚。當下就是人生最好的時候,何不讓這些美好的事在當下發(fā)生呢?
(源自“帆書”,有刪節(jié))
責編:馬京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