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歡
作為一名與孩子朝夕相處的幼兒教師,除了要具備扎實的專業(yè)知識與素養(yǎng),還必須擁有一顆懂孩子的心。一名真正懂孩子的教師,是他們生命中的貴人,因為他們可以激發(fā)孩子的童真,給予其正能量,讓他們在充滿陽光的環(huán)境中茁壯成長。
一、放下身段,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記得剛剛帶班的時候,我每天都提心吊膽,生怕孩子會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狀況,幾乎每一句話里都少不了一個“不”字。然而他們依然我行我素,狀況接連出現(xiàn)。這時候我才發(fā)現(xiàn)簡單地對孩子說“不”,他們并不能理解。3~6歲的孩子有很強的好奇心,成人越是對他們說“不”,就越會激起他們的好奇心。
后來,我將“不”換成了“你覺得呢”,把命令式的句子變成了選擇句,讓孩子自己做決定。比如,在走廊上奔跑很容易摔倒,我便與大家探討:“在走廊上,我們應該怎么做呢?你們覺得在走廊上奔跑會帶來什么后果?”“我們要輕輕地走,跑會撞到其他的小朋友?!薄皩?,還會摔倒?!彼麄兗娂娕e手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澳侨绻苤痹趺崔k?”“可以快步走?!薄拔蚁肟匆豢葱∨笥褌兡懿荒苷f到做到。”“能——”他們大聲答道。
我很期待他們的表現(xiàn),接下來的幾天,我一直在悄悄觀察,發(fā)現(xiàn)他們做得很不錯。當有孩子忍不住跑起來時,旁邊的孩子就會提醒:“我們說好不跑的,很危險?!甭?,大家都養(yǎng)成了在走廊上不亂跑的習慣。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孩子的事情,就讓他們自己去做決定,老師要引導和提醒他們,而不是替他們做決定,更不是隨意命令他們。
二、走近孩子,發(fā)現(xiàn)他們不一樣的內心世界
作為幼兒教師,我們在孩子的口中都有一個同樣的稱呼,那就是“老師”。升入大班以后,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有了很大進步,小腦袋瓜里也出現(xiàn)了不少新詞匯。開始叫我“劉阿姨”“劉姐姐”“歡歡老師”,有些平時喜歡和我開玩笑的孩子甚至直接稱呼我的姓名,每當這個時候,我都會笑著回應他們。其他老師聽到后問我:“怎么能直呼你的姓名呢?這樣對你多不尊重??!”但我并不這么認為。孩子很單純,他們的想法也很簡單,所以我們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評判他們的言行。雖然這在別的老師看來有點不尊重老師,但我要做的不是強行制止,而是先聽一聽他們的想法,然后積極引導。
為什么孩子喜歡直呼我的名字呢?以后還會叫我什么呢?帶著這份好奇,我與他們坐在一起,進行了一次關于稱呼的談話。
談話中,有的孩子告訴我:“每天早晨都有點名字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們知道你的名字,也想叫叫你?!薄笆前?,感覺很好玩?!薄耙驗槟闶俏业暮门笥?,好朋友都是互相叫名字的?!痹瓉砣绱耍⒆幽挠胁蛔鹬乩蠋煹囊馑寄?!
“那你們還想叫我什么?”“叫你娘娘吧?!薄安?,叫你美女老師、婆婆、奶奶、劉媽媽?!蔽以铰犜接X得好笑,故意問道:“為什么叫我奶奶和婆婆,我看起來不老吧?”“因為我的奶奶和婆婆對我最好,你就像奶奶和婆婆?!蓖詿o忌讓我很感動。隨后,我告訴他們,除了點名游戲,小孩直呼長輩的大名是不禮貌的行為。大家認真聽著,也牢牢地記在了心里,平時除了一起做游戲,他們再也沒有直呼過我的名字。
經過這次談話,我和孩子的關系又拉近了。我們之間的互動也更加頻繁,一句問候,一個玩笑,我和孩子像朋友一樣相處。只有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才能聽到他們更多的想法,發(fā)現(xiàn)他們更多的需求。我們需要傾聽孩子內心深處的聲音,了解孩子,回應孩子,對孩子的行為進行積極的評價和引導。
三、科學引導,用心呵護孩子的純真
圣誕節(jié)過后孩子的聊天話題變成了“圣誕老爺爺給你送禮物了嗎?”“圣誕老爺爺給你送的什么禮物?”在他們嘰嘰喳喳地和小伙伴分享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赫赫皺著眉頭,十分委屈地看著身邊的小伙伴。經過詢問,原來是赫赫沒有收到圣誕禮物。我開始思考,班級里沒有收到禮物的孩子,怎樣讓他們開心起來呢?我引導大家:“其實有些禮物是我們看不到的,那就是愛。比如爸爸媽媽的愛,老師的愛,好朋友的愛,這些都是很珍貴的禮物。”聽了我的話,孩子紛紛打開話匣子,赫赫也笑了,開心地告訴身邊的小伙伴:“我的小妹妹就是圣誕老爺爺送給我的禮物?!?/p>
在成人的眼里,或許孩子遇到的問題都是小問題。我們常常認為孩子還小,他們懂什么呢?其實,他們什么都懂。懂得謙讓比自己小的孩子,懂得維護自己的伙伴,懂得爸爸媽媽和老師對他們的愛,他們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原則,可以自己做決定。作為老師,我們要給予正確科學的引導,呵護他們的心靈,守護他們的成長。
我想,最好的教育應當就是讀懂孩子的心,用教師的身份去引導他們,以朋友的身份去陪伴他們,以觀察者的身份去發(fā)現(xiàn)他們的需求。只有讀懂了孩子,才有機會走近孩子,讓他們健康快樂成長。
(作者單位:濟南市市中區(qū)七賢實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