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善進
在總復習教學階段,老師要精準把握全班學生基本情況,進行精準化復習教學。精準化教學即是“精心、精細、精準、有差異性”的教學,是這樣一種為了適應學生個體差異化特點的個性化教學,與當今我們一貫提倡因材施教的思想是完全符合的。精準化教學,其目的與期望,就是為了借助精準、精細化的教學方式,希望真正幫助到每位學生。
那么,我們如何做到復習教學精準化呢?
首先,承認學生個體差異性,精細做到因材施教。
精準化教學就是要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根據處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水平來實施復習教學計劃。任課教師必須能夠全面尊重這些學生自身的發(fā)展特點,正視并面對各類學生存在的明顯差異,針對每位學生各自的不同個性特點等情況,科學有效精準制定起相應科學的個人學習成長計劃。
最好的體現,是老師能在課堂上,精心做到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而設計提問,在課堂上,為了顧及各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千差萬別的個性以及不同的學習風格,在課堂上,教師要根據這些的差異性,精細化地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提問,方式種類其實很多,不同積極提問形式,能讓課堂學習別具風采,其目的是如何有效的促進學生進一步學習理解課本知識,掌握解題方法,提高綜合能力。
其次,教學目標的精準設計,做到精準定目標立方向。
我們知道,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是不盡相同的,所具有的知識基礎和數學素養(yǎng)也是千差萬別的。因此,復習前教師必須充分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這樣我們才能從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出發(fā),制定好切實可行的、全面的、精細化的、個性化的復習目標和教學設計方案。
如復習測試中,就依優(yōu)生的特點,確立其目標:確保審題萬無一失,解題靈活運用;而根據中等生的個性特征,要求其做到:細致認真檢查,努力拼搏提高;對于關愛生,則要依其自身實際,定其要求:扎實基礎,穩(wěn)步提高。在復習教學過程中,最好收集不同層次學生的反饋信息,然后進行精細化分類,及時整理歸納,確立下一階段的復習思路,復習的重難點,從而明確復習目標。
再次,復習教學內容,依學生差異化精心設計不同層次的驅動任務。
驅動任務是讓學生在一定問題學習情境下,以任務為驅動,完成一個個具體的任務為導向,把教學內容巧妙地隱含在每個任務之中,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對所學的內容進行自我探索、分析、研究,從而解決問題,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要求我們在復習過程中,要按學生現有的基礎知識差異性,復習教學的學習任務也要有所差異,這就要求老師們在備課中所設計的問題和練習都要做到精細化和精準性。
老師在布置學習任務時,應依照先前確立的精細化教學目標進行合理安排。對關愛生,應設計一些較為符合其學習情境的任務,這樣既能讓他們稍微努力就能完成,還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并通過精心而有針對性的訓練,更進一步掌握基礎知識。對于中層生來說,除了基礎題外,應再增加提高題的份量,合理安排相應水平的習題,來提高鞏固掌握的知識;而對于優(yōu)等生,則在中層生的基礎上增加開放題,并能做到一題多解,力求簡潔快速準確。
第四,精編作業(yè)增實效,求同存異,對必考知識點和經典例題進行精準講解。
要精心精細編作業(yè),突出重點,不能出現題型單一、機械、類型重復的作業(yè),其形式要多元化。在沒超量的基礎上,力求作業(yè)精細化,設計精準化,面向不同的學生。課上及時展示優(yōu)秀作業(yè)、規(guī)范書寫格式,拍照展示作業(yè)、及時了解學生作業(yè)動態(tài),樹立榜樣、激勵共進。要在課堂中互動交流、進行精煉講解。
對于重要知識點,應做到分類精準講解。如:本堂課的學習目標就是3個以內的知識點,老師就要有針對性的對這些知識點講解,在每個知識點的內容沒掌握前,都不進行其它的講解,力求基礎知識,每個學生都要過關,再進行本知識點擴散復習。
要對經典習題的進行精心講解。對相應的知識點,根據學生水平去精心設計一些精準化的習題,要做到用已學習的理論知識,應用到解決實際問題。還要教會學生要注重解題技巧、步驟、規(guī)范等。
總而言之,六年級總復習的教學,老師要依學生個體水平的差異,精心采用適合的教學方法,精準設定的學習目標,精細化的習題設計,這會更好地為學生提供一個得以自由發(fā)揮的空間,使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得到提升,解決問題技能的得以發(fā)展,綜合素質更上一個新的臺階。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