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迪
浙江省杭州市朝暉中學副校長,中學語文高級教師,兩屆杭州市拱墅區(qū)運河特級教師,浙江省教壇新秀、? “浙派名師”培養(yǎng)對象
材料作文題是考查初中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題型之一,在每年的中考作文題中出現(xiàn)的概率很高。這類題型有其鮮明的特點:1. 寫作立意需要立足于對材料的正確理解。2. 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維層次展開,可寫的范圍較大。3. 寫作對創(chuàng)新思維和拓展思維的要求較高。正因為這些特點,材料作文題審題時容易出現(xiàn)偏題和離題的情況,影響考生正常發(fā)揮。為此,本文以杭州市拱墅區(qū)2022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語文期末統(tǒng)測卷的材料作文題為例,談一談遇到這一類作文題型該如何把它寫好。
【原題重現(xiàn)】
閱讀下面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40分)
哲學家康德說:“人有三種快樂:第一種快樂,是因為它給你直接的好處,這是物質(zhì)上、生理上的快樂。第二種快樂,是你因為做了正確的事情而感到快樂,這是道德上的快樂。第三種快樂,是它既沒有給你好處,也不涉及道德,比如你半夜聽到風吹著落葉掉下來,感到舒服,感到一種說不出來的心靈上的快樂?!?/p>
對此,你有怎樣的體會和思考?請自選角度寫一篇600~800字的文章。
【寫作導引】
一 把握材料關鍵字句,正確解讀材料信息
材料作文題,最重要的是審讀材料信息,這一步如果出現(xiàn)審讀錯誤,就可謂“一步錯而步步錯”,從而會出現(xiàn)重大的偏題與離題的情況。如何做到正確解讀材料信息呢?在審題過程中,考生一定要耐心、完整地閱讀完材料,圈畫其中重要的核心關鍵字句,然后圍繞這些點來展開相應的分析與思考,這樣才能全面理解材料中的核心主旨,最終確立后面的寫作立意。切忌因為偷懶,而片面地閱讀材料,從而造成淺讀、錯讀,對材料一知半解。
如本題材料,很明顯,核心詞是“三種快樂”,且每一種快樂內(nèi)容都不一樣:因為直接的好處而帶來的物質(zhì)與生理上的快樂,因為做了正確的事情而獲得道德層面上的快樂,以及除了前兩者之外讓你感到舒服的心靈快樂。因此,這個材料中對于“快樂”的內(nèi)涵表述是非常清晰的,但是在閱卷中,發(fā)現(xiàn)不少考生在理解這個材料主旨時,拋開材料內(nèi)容本身來談快樂,或者只是簡單地談了其中的一種快樂。顯然,這些考生在材料解讀上出現(xiàn)了片面化,從而導致其在主旨的把握上無法深入。
二 全面理解材料主旨,深刻新穎確定立意
在正確理解材料信息后,寫作的立意就是下一個重要的步驟,有深度和新穎的立意往往能提升作文的品質(zhì)。
所謂立意,就是我們對材料的理解,決定著作文主題的方向和目標。例如面對這則材料,不少考生看問題比較淺顯,選擇了“三種快樂”中其中的一種,更多的是在文章中通過簡單的敘事來印證自己所寫的那種快樂。這樣的寫作就缺少對于材料背后本質(zhì)的深挖,同時讓材料中的“三種快樂”彼此之間產(chǎn)生了割裂。顯然,這“三種快樂”是有層次的,背后支撐它們的分別是生理滿足、道德評價以及內(nèi)心豐盈。而一個人真正的快樂就是由這“三種快樂”構成的,并且第三種快樂越多,一個人真正且持久性的快樂才會越多,幸福感才會越強,人生才有更多的意義。因此,如果你的文章立意能夠突出這一點,那么你的理解就能深刻和全面。
那么,如何讓自己的立意在深刻的同時又有新穎感,讓人眼前一亮呢?我們可以從“以小見大”“舊材新解”“逆向出新”這幾個角度入手。
1.以小見大。不少考生寫了自己快樂的經(jīng)歷與對快樂的理解,但也有一些考生寫到了歷代名家,如李白、蘇軾、范仲淹、歐陽修等人對快樂的理解,還有的考生則寫到了“時代楷?!比宋飳τ诳鞓返睦斫狻_@樣的立意,就從自己的個體性拓展到了歷史的深度和時代的共性,富有更為深遠的意義。
2.舊材新解。材料中“快樂”這個核心關鍵詞是老生常談的話題,如何把舊話題寫好,有自己不同的思考很重要。絕大多數(shù)考生拘泥于材料中的“三種快樂”,但也有極個別考生在談了這“三種快樂”后,提出了自己認為的第四種、第五種快樂。顯然,他們已然跨越了材料本身,思維向更遠處蕩漾。
3.逆向出新。文章以新為貴,在千篇一律的考場作文中想要獲得高分,一定要“不走尋常路”。在別的同學正向思維的時候,你逆向而為之,這樣就能夠脫穎而出。如有考生切入的角度,是當下人們不快樂的原因是什么?是否滿足了物質(zhì)與生理、道德評價就能快樂?還有考生則是以母親的嘮叨為敘事,從一開始聽到母親的嘮叨不快樂,隨著母親病重住院,不能聽到往日嘮叨,內(nèi)心感到失落焦急,待到母親痊愈回家,往日的嘮叨重現(xiàn),而此時的他不僅沒有不快樂,相反很快樂。這樣的人生經(jīng)歷引出自己對于快樂和幸福的思考與理解,這樣的寫作角度,就很容易脫穎而出,從而獲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