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
浦東中部,有一條河,河道細(xì)長,水流涓涓。河流的歷史可追溯千年,元代時它得名“沔溪”,如今叫作“橫沔港”。
30多年前,橫沔港一條河道分兩區(qū),一邊是浦東孫橋,一邊是南匯橫沔;那時的橫沔。只有一條路——川周公路,有一座老鎮(zhèn)、一座新鎮(zhèn),分列川周公路兩側(cè),全長百余米。30多年前,橫沔居民不到兩萬,基本沒有流動。那時的顧大姐,還是個20出頭的年輕姑娘,從警校一畢業(yè)就成了“香餑餑”。全局沒幾個女警,工作單位讓她選,她想都沒想就說:“派出所!”于是,她成了橫沔的戶籍民警。
時光對于顧大姐來說,也慢。30年間,她一直在橫沔,在窗明幾凈的窗口后頭,對著身份證、戶口本、戶籍登記簿,用微笑迎來送往辦事群眾。對她而言,30年仿佛一年,甚至一天。30年來,橫沔滄桑巨變,似都融進(jìn)她的微笑里。她這一笑,凝固了時光;她這半生,只做了一件事。
歲月流轉(zhuǎn),當(dāng) “小顧”變成“顧大姐”,不知幾時多出來一個雅號:“百科全書”——只要是戶籍政策,不管新的、舊的,也不論多細(xì),她都信手拈來,解說得頭頭是道。
連律師都領(lǐng)教過她的厲害。有一回,一位年輕媽媽給新生兒報出生。她是上海人,寶寶的父親是外地人,她想讓寶寶的祖籍隨母、寫“上?!?。顧大姐說,根據(jù)相關(guān)法規(guī)、政策,祖籍要隨父。年輕媽媽一聽不行,就吵。顧大姐不急不惱,一條條把相關(guān)依據(jù)解釋給她聽。誰知她還不肯罷休,竟委托律師試圖“搞定”。后來,律師煞有介事地來找顧大姐“論法”??烧搧碚撊ィ瑮l條還是顧大姐占理,而且大姐對這些條款爛熟于胸,任律師巧舌如簧,也沒占到上風(fēng),最終敗下陣來。
做了30年戶政,骨子里大大咧咧的顧大姐,感覺自己越來越多愁善感了,心里面仿佛有塊地方,起初只是幾棵孤草,現(xiàn)已是芳草萋萋,一片柔軟的碧綠。
她常說:“戶籍背后是人,別小看小小的戶口本,在它后面是情感?!彼催^了許多人世悲歡。
曾經(jīng),有一位60多歲的老人,拿到“準(zhǔn)遷證”時,在她面前淚如雨下。那份“準(zhǔn)遷證”雖是一張輕飄飄的紙,但顧大姐知道,那后面埋藏著幾十年沉甸甸的情愫。
老人是家中長子,1970年代作為知青離滬,插隊(duì)四川閬中,從此與家鄉(xiāng)、家人相隔千里。時過境遷,因?yàn)榫凵匐x多,原本濃厚的親情漸漸淡了。后來,有了知青回滬政策,老人興沖沖地回上海買了間小房子,計劃起晚年的幸福生活。但政策規(guī)定必須有可投靠的親屬。老人回滬,勢必帶來家庭結(jié)構(gòu)的變化,更何況又有財產(chǎn)關(guān)系摻雜其中。老人家里,正面臨房屋動遷,多一個人,可就多一個“分財產(chǎn)”的。一邊是錢,一邊是親情,在這桿天平面前,他的家人最終選擇了前者——漂泊了大半輩子的老人,難道真成了無根之木?
面對老人聲淚俱下的敘說,顧大姐的心又一次疼了。她也知道要幫助老人有多難。政策是“死”的,能做的只有多收集證據(jù)、等候時機(jī)。終于,在她收集了大量有關(guān)老人的個人情況、家庭關(guān)系和現(xiàn)存矛盾等資料后,機(jī)會來了:知青中“因家庭矛盾無法遷進(jìn)親屬戶口,但在上海有房”者,可以入滬了。顧大姐馬上著手辦理,在她的不懈努力下,老人的“準(zhǔn)遷證”終于辦了下來。
這一次,看著老人流淚,顧大姐百感交集。一則以喜,因?yàn)槔先耸窍矘O而泣,而她也由衷感到開心。一則以憂,老人的淚水,讓她再次深味著“落葉歸根”“故土難離”的真意。而她不確定,還有多少這樣的老人,心愿還無法得償。
所以,每一份遞交到她面前的入戶申請,她都格外細(xì)致、格外走心。對于符合條件的,她都要確保對方資料不遺漏、程序不出錯。
新世紀(jì)前后,浦西的豫園、老西門、外灘、董家渡等老社區(qū)大規(guī)模動遷,橫沔也是遷入地之一。老城區(qū)的居民似有一個特點(diǎn):一個戶口進(jìn)來,一串跟著來,在一位動遷居民后面,還跟著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七姑八姨。像這樣的戶口最麻煩。而顧大姐不嫌麻煩,每一個她都逐條逐項(xiàng)回答他們:需要什么材料、缺少哪些材料、到哪里去辦理……都講得清清楚楚。
顧大姐經(jīng)手報的材料,基本都批了下來。不久,她的名字就在幾個動遷小區(qū)里傳開了:“報這類戶口,就去派出所找顧警官?!?/p>
戶口背后的,是人。能幫助更多人解決戶口問題,暖了人心,正是這些年來,顧大姐最開心、最在意的事。30年中,獲得過她幫助的人太多了,常常她走在街上,突然有人過來,熱情地打招呼:“顧警官,您好呀!我的戶口是您給辦的……”
她還是所里收到喜糖最多的人。她的好,老百姓記得,并將它化為甜蜜的回饋沉進(jìn)歲月,伴著她且行且品味。
時光推移,社會飛速變遷,橫沔發(fā)展迅速,人口大量導(dǎo)入,漸漸地,戶政工作由單純變得越來越繁復(fù),顧大姐守護(hù)的這塊變遷中的“小天地”,也越來越“包羅萬象”。無論如何變,橫沔的戶籍窗口有顧大姐,在許多人看來已是“理所當(dāng)然”。30年了,這扇窗和顧大姐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了彼此最美的風(fēng)景。
從前慢,從來慢。
30年,只夠顧大姐好好愛一件事,就是再平凡不過的戶政事業(yè)。四季輪轉(zhuǎn),時間似在這方小小的窗口中慢慢踱步,今夕一如往昔;頭發(fā)花白的顧大姐,一坐到這里,便依稀那位20出頭的少年。回望來路,芳華滿窗。
(插圖/韓璐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