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璀
一個女生的上級特別強勢,為此她備受困擾。
“你知道嗎?一看是那個上級來電,我心里就咯噔一下,10次里有8次她都連吼帶叫。我簡直有心理陰影了。就像昨晚,10點多給我打電話,抱怨了一通方案沒做好。10點多,不休息嗎?”
我問:“那她需要什么幫助嗎?”
女生沒反應(yīng)過來:“她就是來罵人發(fā)泄的,她那么能干,有什么需要幫助的?!?/p>
我追問:“你再想想,她需要什么幫助?”
女生一臉不可思議。
我給你們講個故事吧,我以前有個同事圓圓,有一天想跟上司請假,上司正在焦頭爛額地準備第二天的報告,直接冷冰冰地把她拒絕了,還不忘挖苦幾句:“你要知道這個方案要是出現(xiàn)差錯,我們整個組的績效都會受影響,我今晚估計都要通宵了,你怎么這么悠閑還能請假呢?”
圓圓剛連續(xù)加了好幾天班,心里一萬個委屈,但她沒反駁,說:“那好,我自己想辦法再調(diào)整一下時間?!?/p>
臨走時,她轉(zhuǎn)頭問了一句:“那個——”
上司一臉煩躁:“又怎么了?!”
圓圓問:“你需要我?guī)兔???/p>
圓圓后來跟我說,那個瞬間,她看著上司從一個快要炸開的氣球一下子軟了下來。
上司嘆口氣,說自己接了個爛攤子,臨時要趕一個大方案,現(xiàn)在要找一些圖片。
于是,圓圓主動幫起了忙。后來,上司同意了她的請假申請。
這個世界上,就是有一類人,習(xí)慣性地把威脅當(dāng)成提建議,把指責(zé)當(dāng)成提需求:“你再不抓緊就死定了。”“我提建議你根本不聽,這次活動根本就不該這么做?!?/p>
他們來勢洶洶,讓對面的人迅速進入戰(zhàn)斗狀態(tài):要么想逃,能躲多遠躲多遠;要么想打,就事論事,反駁回去,那就是一場無休止的辯論。
這時候,誰能先跳出來,誰就是對話的主導(dǎo)者。對待強勢的人,先對人,再對事,不妨這樣做:
1.透過他們的張牙舞爪,看到他們的情緒,再回想自己:是焦慮自己的建議不被采納,還是恐懼事情做不好?
2.跳出他們的“場”之后,如果你愿意,可以伸出你的援手。
試著做一團棉花,既不要硬碰硬,也不要獨自受氣。記住,坐在對面的那個人,再怎么強勢、強詞奪理、沒法溝通,你只需提醒自己:他需要幫助。此時,你的所有思維和情緒也許都會發(fā)生奇跡般的變化。
現(xiàn)在,你是更強大的那個人了。
(郭旺啟摘自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職場晉升101》一書)(責(zé)任編輯 張宇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