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斯韻
一、案例背景
“雙減”政策要求切實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課業(yè)負擔和課外輔導壓力。番禺區(qū)“融樂”課堂理念以“三融”和“六樂”為主要思想,符合我國“雙減”政策的要求。小學數(shù)學教學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具有重大意義。幾何教學是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重要內容,以先進的教育理念指導小學幾何教學,創(chuàng)新小學幾何課堂實踐,同時引進適合小學幾何課堂的教育設備、教學工具等,對于實現(xiàn)小學幾何教學的目標具有較大的作用。
二、案例目的和意義
為了能夠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對于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充分地理解到數(shù)學是生活中的科目,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有關組合圖形面積的實際問題,感受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必要性,體會數(shù)學學習的趣味性,提升學生自學和感悟能力,同時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是一門生動活潑、富有生機和創(chuàng)造力的科目。為接下來的數(shù)學課堂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案例描述
本教學案例在“融樂”課堂教學理念的指導下,以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組合圖形的面積”這一課教學內容為基礎展開課堂教學,幫助學生運用、轉化思維,結合已經(jīng)學過的簡單幾何圖形的計算方法,巧妙地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
(一)激趣質疑,情境導入
師:在之前的課堂上,我們已經(jīng)學過了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今天,我們繼續(xù)來學習一些復雜圖形的面積計算思路。大家請看大屏幕,這是我們熟悉的玻璃窗和中隊旗的圖片,看到這兩幅圖片,大家想提出什么問題?
學生a:我想知道這扇玻璃窗的面積有多大。
學生b:我想知道制作這面中隊旗需要多少布料。
師: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都很有價值。要解決你們提出的問題,就是要分別計算這兩個圖形的面積,同學們,你們認識這兩個圖形嗎?
學生c:左邊的圖形上面是一個三角形,下面是一個長方形。
學生d:右邊的圖形好像是兩個梯形。
師:同學們觀察得很細致。這兩個圖形都是由簡單圖形組合而成的圖形,也就是組合圖形。要解決剛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就是要計算這兩個組合圖形的面積。今天,讓我們來一起學習如何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計算左邊的玻璃窗時,先計算上面三角形的面積,再計算下面長方形的面積,就能算出玻璃窗的面積了。那么該怎么計算右邊中隊旗的面積呢?你能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嗎?
(二)小組討論,合作計算
師:這是一面少先隊中隊旗,大家拿出作業(yè)本,分小組討論一下求這個圖形面積的辦法,把你們的想法在平面圖上畫一畫、標一標、寫一寫,讓大家一看就知道你們是怎么想的。
(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探究求右邊圖形面積的方法)
師:同學們有想法了嗎?我們來交流一下,聽一聽大家的想法。
學生a:我是這樣想的。可以把這個圖形看成是由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梯形的面積組成的。求出一個梯形的面積,再乘以2,就可以求出整個圖形的面積。用80減20,得60,就是添加的這條線段的長。用80加60,得140,就是梯形上底和下底的和,上底和下底的和乘以高除以2,就是一個梯形的面積。一個梯形的面積乘以2,就是這個中隊旗的面積。
學生b:為什么要把它分成兩個梯形呢?
學生c:我們只學過幾個簡單圖形的面積計算方法,不能用公式直接求出這個圖形的面積。通過觀察,我發(fā)現(xiàn)這個圖形是軸對稱圖形,通過對折可以完全重疊,所以我把它分成了兩個梯形。
師:你說得很有道理。最后求出的面積也完全正確,大家還有其他的看法嗎?
學生d:這個圖形的面積不能直接求出,我在圖形的外面補了一個小三角形,就得到了一個長方形。先用80乘以60計算出長方形的面積。再用60乘以20除以2,計算出三角形的面積。用長方形的面積減去三角形的面積,就能得到這個中隊旗的面積。
師:d同學用補的方法,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大家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還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學生e:我也運用分的方法。我在組合圖形上豎著添加了一條線段,把這個圖形分成了一個正方形和兩個一樣的小三角形。求出正方形和小三角形的面積,就可以求出這個組合圖形的面積。
師:這些辦法都不錯,同學們還有其他解決問題的辦法嗎?
學生f:我和這些同學的方法不太一樣,但我也算出了這個圖形的面積。我把這個圖形分割成了三個三角形。陰影部分三角形的底是60,高也是60。另外兩個三角形的底是80,高是30。分別求出這三個三角形的面積,就能夠得到這個組合圖形的面積。
師:同學們的方法都很不錯,大家還有別的方法嗎?
生:沒有了。
師:老師來給大家介紹兩個方法。
師:這個圖形是一個軸對稱圖形,如果把這個圖形分割成兩個一樣的直角梯形,然后把上面的直角梯形旋轉下來,就拼成了一個大的梯形。算出這個大梯形的面積就算出了這個組合圖形的面積。
生:這個方法好棒。
師:這個圖形右邊的兩個小三角形是一樣的,把上面的小三角形割下來補到下面,這個圖形就變成了一個大長方形和一個小長方形。分別算出這兩個長方形的面積,就能夠求出這個組合圖形的面積。
(三)總結經(jīng)驗,明確思路
師:剛才同學們運用了不同的方法,都求出了中隊旗的面積。大家仔細觀察,這些方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學生a:我發(fā)現(xiàn)在解決中隊旗面積的問題時,有的是用割的方法,將圖形分成幾個簡單圖形,將幾個簡單圖形面積相加。有的使用補的方法,將圖形添補一部分,用大圖形的面積減小圖形的面積。
學生b:我發(fā)現(xiàn)在求組合圖形的面積時,不僅可以用割或補這兩種方法解決問題,還可以從動態(tài)的角度觀察圖形,讓圖形動起來解決問題。但無論用哪種方法,這些方法的共同點都是把復雜圖形轉化成簡單圖形來解決的。
師:同學們說得都很棒。在解決組合圖形面積時,我們不僅可以用割或補的方法將復雜圖形轉化成簡單圖形,還可以從動態(tài)的角度觀察圖形,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四)布置作業(yè),鞏固學習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大家已經(jīng)掌握了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思路。生活中有很多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問題,大家一起來思考一下該怎么計算,把自己的方法寫在作業(yè)本上,下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交流討論??梢蕴岢鰩追N不同種方法。
如下圖,一塊長方形綠地中有一條彎曲的小路,要在小路的兩側鋪上草坪,那么草坪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呢?(圖中單位:米)
四、案例效果
(一)數(shù)學成績明顯提升
班級內數(shù)學學習氛圍明顯濃厚了許多,許多學生在課前就會主動討論自己小組的展示任務和不會的題目,提升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尤其是數(shù)學成績較好的學生更加堅定了對于數(shù)學學習的信心,數(shù)學成績不理想的學生也逐步培養(yǎng)起了對于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數(shù)學成績有了顯著的提升。
(二)家長學習熱情高漲
經(jīng)過數(shù)學幾何思想的培養(yǎng),大多數(shù)學生對于數(shù)學的自學引起重視,帶動了各位家長也渴望通過學習提高自身家庭教育素養(yǎng),期待家庭教育不僅能夠實現(xiàn)教育理念引領,也能在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中起到具體指導作用。家校關系更加和諧。
(三)提供了優(yōu)秀的案例借鑒
基于“融樂”課堂理念進行小學幾何教學的創(chuàng)新教學實踐,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總結小學幾何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切實提高我國小學幾何教學的效果,為教師的集合教學工作提供可借鑒的經(jīng)驗。
回首來時路,邁向新征程。我們將繼續(xù)聚焦“雙減”下的數(shù)學學習重點,搭建共育平臺,探索高效、有效的共育行動,形成高效學習大格局,促進師生互動、高效學習,提升學習能力,讓學生在自覺、自律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