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寺軍 王娉
房縣天明小學堅持以“文化育人—無聲勝有聲,課程育人—潤物細無聲,活動育人—擲地強有聲”的構架,建立“立體德育”大體系,踐行“立德樹人”的使命。
文化育人——滿園春色盡芳菲。學校致力于校園文化建設,漫步天明小學“紅色”文化隨處可見:紅色的主體建筑莊重典雅;抗日小英雄紅色故事催人奮進;紅色的文化櫥窗朝氣蓬勃;雄偉的雷天明烈士雕像莊嚴肅穆;“五園”景觀和諧分明;古樸的雷天明紀念館建筑群顯得寧靜厚重……文化氣息充滿整個校園。扮靚“紅”底色,凝練“真”精神,努力培養(yǎng)“做真人、求真知、明真理”的時代新人,確立了“求真”文化。以創(chuàng)建“四優(yōu)五好”為抓手,大力推進“星級評價”。形式多樣的評價機制激勵教師爭當楷模,鼓勵孩子們不斷奮進。
課程育人——為有源頭活水來。學校以《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為藍本,將思政課程、經(jīng)典誦讀、勞動課程、社團活動、校本課程納入德育課程,形成“向陽花開,自覺生長”的德育校本課程體系。
上好思政課,筑牢德育根基。深入開展“紅領巾相約中國夢核心價值觀記心中”“學雷鋒精神 做文明學生”“弘揚先烈精神 樹立遠大理想”“向國旗敬禮 為紅領巾爭光”“請黨放心 強國有我”等系列主題班隊會活動,激發(fā)學生積極向上、奮發(fā)進取的精神,培養(yǎng)學生高尚道德情操。
讀好經(jīng)典書,明理深思篤行。構建“朝誦、午讀、暮省”的每日閱讀體系;營造“踴躍參與,喜悅讀書,全體閱讀”的“悅”讀氛圍。開展“品味經(jīng)典,沐浴書香”親子閱讀;“家園手拉手,書香伴我行”特色閱讀,“紅色故事小舞臺”個性閱讀,創(chuàng)新開展“跳蚤市場”活動,讓孩子們在書的海洋盡情翱翔,感受知識的力量,不斷凈化心靈,啟迪智慧。
落實勞動課程,關注人本發(fā)展。學校積極開發(fā)和實施勞動教育課程,通過勞動教育課程、校園勞動、家庭勞動、社會服務、農(nóng)耕種植、研學旅行等途徑,對學生進行勞動意識、勞動態(tài)度、勞動價值觀的教育和勞動技能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熱愛勞動、尊重勞動、崇尚勞動。
落實社團課程,促進全面發(fā)展。全面貫徹落實“雙減”政策,扎實開展社團活動,結合學校實際,整合資源,創(chuàng)新開設盛世腰鼓、紅色舞蹈、紅色話劇、紅歌合唱團、太極柔力球、健身操、足球、籃球、乒乓球、跆拳道、美術、手工等20多個社團。
開發(fā)紅色課程,深化愛國教育。開發(fā)《天明之源》《紅色記憶》校本教材。開展“紅色人物我介紹、紅色故事我宣講、紅色精神我暢談、紅色文化我實踐”等活動,通過看、畫、演、做、說、拍、訪等形式讓紅色教育進課堂、進頭腦。
活動育人——映日荷花別樣紅。為使德育更加生動鮮活,學校通過寓教于樂的實踐活動,讓學生更深刻地感知抽象的道德觀念和踐行道德行為。
學校每年堅持開展“紅星”“紅韻”為主題的“紅星體育節(jié)、紅星科技節(jié)、紅星勞動節(jié)、紅韻藝術節(jié)、紅韻讀書節(jié)”五大特色節(jié)日活動,持續(xù)打造“陽光校園、人文校園、書香校園、文明校園”。形成一節(jié)日一主題,一主題一教育的良好育人環(huán)境。結合重大節(jié)日、紀念日,以雷天明紀念館為依托,堅持開展“唱紅色歌曲、誦紅色詩詞、講紅色故事、寫紅色感言、演紅色話劇、辦紅色專欄、紅色解說員大賽”的紅色教育,培養(yǎng)學生高雅的情趣、純真的情感和追求真、善、美的信念。
房縣天明小學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構建“立體德育”大體系,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學校先后獲得全國足球特色學校、湖北省柔力球示范學校、湖北省家長示范學校、十堰市體育傳統(tǒng)學校、十堰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十堰市反腐倡廉教育基地等多項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