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素漣
要認的字:掃 帚 抹 拖 簸 箕 玻 璃 垃 圾
一、教材簡析
“語文園地七”的“識字加油站”共編排了9個與日常清潔衛(wèi)生活動有關(guān)的詞語,包含了10個生字。第一行的5個詞語“掃帚、抹布、拖把、水桶、簸箕”都是表示清潔衛(wèi)生的工具;第二行的4個詞語“掃地、擦玻璃、倒垃圾、擺桌椅”都是表示清潔活動的動詞短語。教學時,我們應(yīng)注意引導學生拓展跟清潔工具和清潔活動有關(guān)的其他字詞,以聯(lián)系生活實際多識字。
二、生字解析
(一)表示清潔工具的詞語:掃帚? 抹布? 拖把? 水桶? 簸箕
1.掃帚——
掃,繁體為掃,會意字,從手,從帚。本義為手拿掃帚打掃衛(wèi)生,清除塵土垃圾。現(xiàn)為簡化字,形義可識記為:“彐”是右手爪的橫寫,用“彐”作部件構(gòu)字一般與手的動作有關(guān),可適當以“尋、彗、秉”等字為例說明?!皰摺笔嵌嘁糇郑x“sǎo”音時作動詞用,詞語如:掃地、掃雪、清掃、掃垃圾、祭掃;讀“sào”音時與后面的字組成名詞,如:掃把、掃帚、掃把星[就是“彗星”,“彗”下是手(彐)持竹掃把形]。“掃”的“扌”和“彐”都可視為手,掃地時多是雙手持掃帚,由此,形義可識記為:
看似手把山推倒,
實是雙手在打掃。
帚,甲骨文是掃帚的象形“ ” ,金文為“ ”,篆文為“ ”。古代以某種植物的枝葉為帚,中間為捆扎的帶子。篆文形變?yōu)槭郑ㄥ妫┏帧敖怼保ú磷啦迹┰诎缸溃ㄚⅲ┥蟻砘夭脸覊m?;玖x是掃除塵埃、刷洗穢物的用具。詞語如:掃帚、笤帚、敝帚自珍。本課詞語是“掃帚”,形義可用謎語識記為:
不惜身上臟,墻角把身藏,
出來走一走,地面光又光。
2.抹布——
抹,形聲字,從手,末聲。本義是搽、涂抹?!澳ā弊x作“mǒ”時,本義為勾銷,如:抹殺、抹脖子。引申為擦去,如抹眼淚。讀作“mò”時,引申為把和(huó)好的泥或灰涂上后弄平,如:抹墻、抹灰、轉(zhuǎn)彎抹角。讀作“mā”時,表示擦拭。如:抹布、抹桌子。字音可識記為:
抹(mǒ)粉抹(m?。┳啦慌吕?。
轉(zhuǎn)彎抹(mò)角不干脆。
3.拖把——
拖,形聲兼會意字,原寫作“拕”,《說文》析義為“拕,曳也”,從手,“它”聲兼義,“它”就是蛇。后寫作“拖”,《廣雅》:“拖,引也?!北玖x是拉曳出一條蛇而后拖拽而行的意思?,F(xiàn)“拖”為規(guī)范字,詞語如:拖拉、拖延、拖累、拖沓、拖鞋等。課文詞語是“拖把”,即是可以用“拖”的方式來掃地的家庭清潔用具。由于字形變化較大,“ ”(yí)的上部“ ”也可識記為“橫人”,形義可靈活識記為:
橫人用手加“也”拖,
清潔衛(wèi)生把地拖。
4.簸箕——
簸、箕,均為形聲字,一般用竹篾編織而成,所以從“竹”。簸箕是一種家庭常用的器具,用竹篾編成,作揚米去糠用,多為圓形,也有撮斗形。形義可用字謎識記為:
竹篾編織像扁筐,
舂米用它來揚糠。
忽閃忽閃簸幾下,
塵土糠皮全拋光。
(二)表示清潔活動的詞語:掃地、擦玻璃、倒垃圾、擺桌椅
1.玻璃——
玻、璃,均為形聲字,從玉,皮、離表聲?!安AА笔沁B綿詞,“玉”作偏旁時寫作“ ”(斜玉旁)。本義是指一種色澤光潔如玉的石珠,后指人工燒制成的釉料的玻璃層。在古代視為寶玉之類,故以“玉”表形?,F(xiàn)代又指一種脆硬透明的多用作建筑或裝飾的材料,如:玻璃窗。進而引申指像玻璃一樣透明的塑料。如:玻璃紙、有機玻璃?!安!弊挚勺R記為:像玉一樣的表皮是玻璃。“玻璃”一詞形義可識記為:
看似王皮,實是玉皮。
它與璃字,最為緊密。
做成鏡子,可正衣冠。
用作窗戶,遮風擋雨。
2.垃圾——
垃、圾,都是形聲字,因與塵土有關(guān),所以從土,分別用“拉”省形和“及”作聲旁表音。本義就是指廢棄無用或骯臟破爛之物,詞語如:撿垃圾、掃垃圾、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形義可識記為:
黎明即起,清掃垃圾。
庭院清潔,空氣清新。
三、教法提示
1.從字形結(jié)構(gòu)來看,除了“掃”和“帚”是會意字外,其他都是形聲字,涉及的形旁主要有“提手旁”(3個)、“竹字頭”(2個)、“斜玉旁”(2個)、“提土旁”(2個)。漢字的字形和字義密切相關(guān),特別是形聲字,掌握形旁表義、聲旁表音的特征,就可以進行大膽的字義和讀音的推測,因此,教學本課時要特別注意依據(jù)形聲字的組構(gòu)特點施教。此外,“掃”和“抹”是多音字,注意創(chuàng)設(shè)語境讓學生能依據(jù)不同的詞語辨識其不同的讀音。
2.了解詞語的形義后,可以讓學生進行拓展延伸,把表示清潔工具和表示清潔活動的詞語再擴展例說,了解更多這樣的詞語。還可以讓學生介紹自己“掃地”“擦玻璃”的經(jīng)驗以及客人到家吃飯時該如何“擺桌椅”等。
(作者單位:廣西柳州市柳城縣文昌小學)
責任編輯 張 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