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仲華
一、教材分析
(一)單元解讀
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是閱讀策略單元,是本套教材首次以閱讀策略為主線組織的單元內(nèi)容。本單元圍繞“預測”這一閱讀策略進行編排,編排的目的是引導學生將這種無意識的閱讀心理轉(zhuǎn)變?yōu)橐环N有意識的閱讀策略,成為積極的閱讀者,并能在閱讀過程中不斷主動地預測。
(二)課文解讀
《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是本單元一篇生動有趣的童話,主要寫了胡蘿卜先生的一根胡子得到了果醬的營養(yǎng)后不斷變長,后來給小男孩做風箏線、給鳥太太當晾尿布的繩子的故事。這是一篇不完整的故事,留給學生更多預測的空間。文前的學習提示引導學生邊閱讀邊預測故事的發(fā)展、結局,課后題指出了預測與故事的發(fā)展、結局之間的關系,給學生提示預測的角度。
二、學情分析
1. 已知點:三年級學生在預測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礎,在日常閱讀中,學生已經(jīng)有在閱讀中思考質(zhì)疑的習慣,但并沒有系統(tǒng)梳理總結方法。二年級下冊教材中的一些課后題,如根據(jù)課文情節(jié)展開想象編故事,開始引導學生嘗試運用預測策略。
2. 生長點:對于故事預測策略引導,部分學生會出現(xiàn)在思考故事情節(jié)方面缺乏依據(jù),容易出現(xiàn)不合邏輯的想象,所以教師的引導顯得尤為重要。
三、設計理念
融入番禺區(qū)“研學課堂”升級版“融·樂”元素,強化融合,打造樂學樣態(tài)。(融合五育、融通技術、融匯四評;樂研、樂學、樂教、樂動、樂思、樂創(chuàng))讓“研學課堂”真正成為落實立德樹人的主陣地,成為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主渠道,成為教育質(zhì)量提升的主推力,成為教學工作的主任務。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
四、教學目標
1. 認識“蘿、卜”等6個生字,學會預測故事。
2. 學會運用閱讀策略,能用較連貫的語言講述或續(xù)編、創(chuàng)編故事。
3. 培養(yǎng)學生對預測故事產(chǎn)生閱讀的興趣。
五、教學重難點
1. 教學重點:一邊讀一邊預測,能用較連貫的語言講述故事。
2. 教學難點:學會續(xù)編故事或創(chuàng)編故事。
六、教學課時
1課時
七、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板書卡紙、小組學習表格
八、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板塊一 復習回顧,新課導入
(一)回顧預測方法
師:同學們,記得我們學過哪些預測方法嗎?
(二)從生活激趣引入:介紹農(nóng)場的胡蘿卜新苗
師:上課前,帶大家走進我們的達賢農(nóng)場,猜猜我們這學期種的是哪種植物?
(三)揭示課題
師:胡蘿卜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的主角,大家一起讀。(學生讀課題)(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學生回憶本單元的預測方法進行導入,反復鞏固本單元所學知識點;介紹農(nóng)場的胡蘿卜新苗,以生活為素材,貼近生活才能讓學生融入課堂,體現(xiàn)課堂樂趣。
板塊二 邊讀邊預測,梳理與創(chuàng)編
(一)解讀課題,預測故事
出示詞語“胡蘿卜、胡子”,注意讀準帶點字。
師:課題很長,請同學來讀一讀這幾個詞,注意讀準帶點字的讀音。
胡蘿卜bo? ? ? 胡子zi
通過課題,你能預測故事講什么?
師:同學們看,課題中哪個詞最吸引你?
(預設:長胡子、胡蘿卜)這個詞讓你聯(lián)想到什么?
師:看來大家都關注“長胡子”這個關鍵詞,我們也可以抓住關鍵詞進行預測。
【設計意圖】解讀課題,引導學生讀好長題目,讀準輕聲;引導學生學習新的預測方法——抓住關鍵詞進行預測;學習抓住課題中的關鍵詞預測故事。
(二)集中識字,指導識記
1. 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師:請同學們借助拼音,讀準下面詞語。
胡蘿luó卜bo? ? 發(fā)愁chóu
沾zhān到? ? ? 晾liànɡ曬
2. 自主識字,點撥釋意。
師:請小老師說說詞語的大概意思。
【設計意圖】因本單元閱讀策略教學需要,且本課的生字不多,比較容易理解,為此,讓學生集中識字,自主學習生字,提升預測學習效果。
(三)學習1—3自然段,引導預測
1. 引導讀第1自然段,預測內(nèi)容。
出示第1自然段,生讀。
師:原來胡蘿卜先生正為長胡子“發(fā)愁”,請大家看“愁”。(識讀“愁”)
用憂愁的心情讀第1自然段。
師:胡蘿卜先生為什么發(fā)愁?(預設:胡子太濃密)
猜接下來又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預設:他要刮胡子、他不會刮胡子等)
師:如果預測錯了怎么辦?是不是沒有意義?(引導學習修正預測)
2. 看P50插圖預測。
師:看插圖,你猜到了什么?依據(jù)是什么?
(四)默讀2—3自然段,修正預測
師:請同學們默讀2—3自然段,看看胡蘿卜先生的胡子為什么長長了?你預測得對不對?(生反饋)
師:胡蘿卜先生的胡子為什么長長了?和你預測有什么不同?(請生讀第2段最后一句和第3段)
聯(lián)想填空(出示PPT)
胡蘿卜先生走出去10米,這根胡子就長了_____米。
胡蘿卜先生走出去100米,這根胡子就長了_____米。
胡蘿卜先生走出去1000米,這根胡子就長了_____米。
師:就這樣,長啊長啊,胡蘿卜先生的胡子真是太長了,請你觀察這根長長的胡子,你又預測到什么?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學習1—3自然段,進行階梯式學習:第一階梯,在學習“愁”的時候,引出第一自然段進行預測,并引導學生認識預測須有依據(jù),且可以隨時根據(jù)內(nèi)容做出調(diào)整、修正預測;第二階梯,學習長胡子的起因,展開想象,引導預測。
(五)學習4—9自然段,引導創(chuàng)編
1. 小組學習,默讀4—9自然段,梳理內(nèi)容,填寫表格,胡蘿卜先生還會發(fā)生什么奇遇?
2. 請學生匯報梳理內(nèi)容“說一說”部分;請學生匯報“第一種可能”“第二種可能”“更多可能”。
師:鳥太太會怎么做?(預設:鳥太太會剪下一段胡子做晾衣繩;鳥太太會剪下一段胡子藏起來,有用的時候用……)
3. 師小結:這個故事和我們剛學的《總也倒不了的老屋》,都是反復結構的故事。
4. 師:同學們,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看似很麻煩,但給別人帶來了什么?
5. 生匯報。(要求讓學生以“反復結構”作為故事框架,預測后續(xù)故事發(fā)展)
6. 師: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還有哪些奇遇呢?
【設計意圖】根據(jù)維果斯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兒童依靠成人的幫助搭建起學習的框架,這對兒童的認知與心理發(fā)展是最為重要的。為學生構建學習支架,利用表格讓學生更直觀了解課文結構的反復性質(zhì),知道故事編排,學會利用反復結構進行續(xù)講或創(chuàng)編故事。
板塊三 拓展延伸,激發(fā)想象
(一)拓展延伸,創(chuàng)編故事
1. 師:讀了題目,你猜這個故事講了什么?(出示:繪本封面)
2. 師:猜小真在干什么?(出示:繪本插圖)
3. 師:猜到小真會干什么?(出示:繪本中的一段話“要是把右邊的辮子和左邊的辮子繃緊了拉在樹上……”)
4. 師:要是胡蘿卜先生和小真相遇會發(fā)生什么有趣的事呢?
(二)出示課外作業(yè)
1. 預測《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故事結局。
2. 完成課后第二題。
(三)課后小結
師:今天和同學一起讀了《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的故事,學習了新的預測方法(生答抓關鍵詞),也了解到講故事可以利用“反復結構”進行敘述,可以有效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豐富故事對比,今后我們閱讀多了一個“法寶”——預測;講故事也多了一個“法寶”——反復結構,同學們要常常使用“法寶”。
【設計意圖】以課外故事為拓展延伸,吸引學生激發(fā)興趣,運用預測策略,通過題目、圖片、文段內(nèi)容等進行預測;利用課外故事主人翁與本課主人翁的共同特點展開想象,激發(fā)學生學習與想象的熱情。利用課后作業(yè),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及內(nèi)容。
九、板書設計
13* 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