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秀芹
摘 要:整合教學模式突出知識內容、思維方法的整合,使學生在知識學習中有一個廣闊的學習視野,從而提高對知識的學習、理解及運用能力。初中語文教學工作開展時,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進行有效整合,能夠使初中生在語文知識學習中保持一個高漲的熱情,并且在讀寫結合視角下,對語文知識進行深入學習和思考,有助于促進語文知識的內化,并對初中生的語文能力、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以構建一個高效、高質的語文課堂。本文探討了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整合方法,以深化語文教學改革的效果及質量,促進對初中生語文綜合能力、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關鍵詞:初中語文 讀寫結合 整合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08.038
閱讀和寫作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這兩個部分教學內容有著一定的特殊性,考查了初中生對語文知識點的學習及運用,具有較強的綜合性特點。開展初中語文教學工作時,教師要注重對閱讀、寫作教學之間的聯(lián)系做好把握,從整合教學視角入手,實現(xiàn)讀寫結合教學目標,引導初中生更深層次地參與到語文學習中,以提升語文教學的質量。在進行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整合教學時,教師要聯(lián)系教學內容以及初中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進行相應革新,使閱讀與寫作實現(xiàn)有效整合,深化對初中生閱讀與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提高語文教學的成效,為初中生的終身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以教材為抓手,對教材進行充分運用
聯(lián)系當前初中語文教學改革發(fā)展形勢以及新中考的特點,閱讀和寫作占據(jù)著最大的比重。在開展初中語文教學時,教師要對閱讀、寫作教學問題予以高度重視,并對初中生做好針對性的教學引導,使初中生更加有效地參與到初中語文學習當中。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將閱讀、寫作教學做好有效整合,使初中生有一個廣闊的視野,并對初中生的語文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
1.分析教材,強化引導
在開展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以教材為抓手,結合教材的內容、特點,對初中生參與語文課堂學習進行有效引導,使初中生能夠深入學習及理解語文知識點,構建一個高效率、高質量的初中語文課堂。在教學中,教師要分析教材的重點、難點,并在具體教學中有所側重,使初中生對關鍵知識點進行學習和理解。
例如,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組織初中生進行自主閱讀,引導初中生對文章內容進行良好的把握。接下來,在課堂教學引導時,則要組織初中生對語文知識進行探索分析,結合新課改的理念,給予初中生自主學習、自主思考的時間和空間,使初中生充分參與到語文閱讀學習中,對文章的寫法、結構進行把握,并在閱讀學習中,使初中生掌握寫作的方法,對初中生的讀寫能力進行培養(yǎng)。
2.創(chuàng)新理念,探究學習
結合初中語文教材的內容來看,它在文章選擇上聯(lián)系初中生的學習特點,并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進行了系統(tǒng)化整合,注重發(fā)揮語文學科教書育人的功能及作用。在語文課堂上,教師應注重對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進行大膽創(chuàng)新,充分體現(xiàn)出初中生在語文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使初中生做好學習和思考,以確保語文教學工作的開展效果及質量。新課改注重引導初中生的全面發(fā)展及進步,并關注對初中生學習能力、學習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針對這一情況,教師要轉變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理念,組織初中生開展探究學習,引導初中生對語言知識進行學習和運用。
如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初中生閱讀的技巧,引導初中生在閱讀學習中把握文章的重點、難點,對初中生進行有效訓練,使初中生把握好文章結構特點、語言特點,能夠高質量學習語文知識,以提高初中生的語文能力。
3.結合教材,開展訓練
在閱讀與寫作整合教學過程中,在教師對教材的把握上,要注重引導初中生參與到閱讀與寫作訓練中,對初中生的語文能力進行培養(yǎng)及發(fā)展。閱讀和寫作教學的整合,應該使初中生在語文學習中,對閱讀和寫作的學習進行共同把握,并使初中生對閱讀與寫作之間的聯(lián)系進行把握,引導初中生參與到作文訓練中,對初中生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進行有效培養(yǎng)和鍛煉。
如結合部編版語文教材內容,在教學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知識時,可結合本單元的主題——四季美景開展工作,課文內容包括《春》《濟南的冬天》《雨的四季》《古代詩歌》,寫作主題為“熱愛生活,熱愛寫作”。結合教材內容來看,在學習本單元的文章之后,可組織初中生聯(lián)系實際生活,觀察生活,對本單元所學知識進行運用。如學習《春》這篇文章后,可引導初中生聯(lián)系生活中的春天進行寫作,使初中生對閱讀學習積累內容進行實踐,以加深對語文知識的消化和理解。
在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整合教學時,教師要注重把握教材內容,引導初中生將閱讀和寫作進行結合,在閱讀中做好語文知識的學習和積累,并在寫作中對閱讀知識進行實踐運用。通過這一方式,使初中生深層次地參與到語文學習當中,對初中生的語文能力、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
二、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突出閱讀與寫作的整合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有效整合,需要教師聯(lián)系初中生的實際學情,對課堂教學工作進行有效安排和設計,以此對初中生做好教學引導,使初中生有效參與到語文知識的學習和思考當中,加深對語文知識點的學習和理解。為了讓閱讀與寫作教學實現(xiàn)有效整合,傳統(tǒng)的講授式課堂教學方法已經(jīng)不再適用,這就需要教師大膽創(chuàng)新教法,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式,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使初中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課堂學習當中。
1.有針對性地開展語文備課工作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聯(lián)系閱讀與寫作的整合內容,教師要做好高效備課。閱讀與寫作教學的難度相對較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提前做好安排和設計,為初中生構建高效課堂。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聯(lián)系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關鍵點,對教學內容進行科學設計,把握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要能夠考慮到初中生的實際學情,聯(lián)系多方面因素做好教學安排,以更好地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使初中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課堂學習和思考當中。
如在學習《鄧稼先》《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等內容時,教師應注重在課前做好備課工作,聯(lián)系課文內容,對閱讀學習資源做好搜集和整理,為初中生參與閱讀學習提供指引。在課堂閱讀中,通過為初中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使初中生對課文內容加深認識,并對人物身上的光輝品質進行學習及思考。在閱讀之后,組織初中生開展人物寫作練習,圍繞人物的精神品質進行寫作訓練。通過有針對性地開展備課工作,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使閱讀與寫作實現(xiàn)更加有效的整合。
2.開展情境化教學引導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情境創(chuàng)設的教學方法做好運用,帶給初中生一種身臨其境的學習感受,有效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情境化教學模式與初中語文教學工作的結合,使知識變得更加直觀、形象,使初中生能夠有效參與到語文知識的學習及思考當中。
如在對《春酒》一課進行閱讀教學時,以情境的創(chuàng)設,結合浙江溫州一帶是如何過年的,使初中生在良好的情境引導下,加深對文章的閱讀。通過情境化教學引導,使抽象性的語文知識更加直觀、形象地展現(xiàn)出來,深化初中生參與語文課堂學習的情感體驗。接下來,聯(lián)系初中生所在地區(qū)的特點,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搜集關于春節(jié)的風俗習慣、過年的視頻資料進行教學引導,使初中生對家鄉(xiāng)的風土民情進行有效感知。在閱讀學習后,引導初中生聯(lián)系情境引導,寫一寫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使初中生能夠將課文學習和實際生活進行聯(lián)系,使閱讀與寫作進行結合,以此來提升初中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3.積極推進合作探究學習
初中語文教學中,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進行結合,需要組織初中生系統(tǒng)學習,并對初中生的閱讀能力進行培養(yǎng),使初中生在閱讀過程中,能夠不斷掌握寫作的方法、技巧,提升初中生的寫作能力。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教師在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法時,可以對小組合作學習方法進行運用,使初中生在語文課堂學習中,以集思廣益的方式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更加有效地培養(yǎng)及發(fā)展初中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例如,在組織初中生開展合作學習時,教師要把握好初中生的實際學情,對學習小組進行科學、合理地劃分。在劃分學習小組之后,教師要做好教學引導工作,使初中生實現(xiàn)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和發(fā)展初中生的寫作能力。以《回憶我的母親》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為例,教師要組織初中生對文章的寫作方法、技巧進行學習,結合時間順序選擇典型材料進行寫作,以表現(xiàn)出人物的優(yōu)秀品質。在合作探究學習中,教師要為初中生指明閱讀學習的方向,接下來則由初中生進行探究學習,使初中生對《回憶我的母親》一文中的語言、文字進行把握。結合閱讀體驗,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初中生開展寫作小練筆,之后引導初中生進行合作交流,使初中生在合作學習的氛圍下,相互學習、相互借鑒,以提升語文教學的效果和質量。
課堂教學方法的有效創(chuàng)新,使閱讀與寫作教學工作的開展處于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中,有助于激發(fā)初中生的學習興趣,使初中生對閱讀學習、寫作學習保持一個高漲的熱情,更加積極地參與到閱讀和寫作學習中,促進初中生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
三、開展實踐活動,做好教學評價優(yōu)化
在推進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整合教學時,教師要注重為初中生參與閱讀與寫作訓練提供用武之地,使初中生將所學知識進行運用,以加深初中生對閱讀、寫作方法、技巧的掌握,使初中生的語文能力、素養(yǎng)得到培養(yǎng)和提升。語文課堂實踐活動的開展,注重引導初中生將所學知識點進行運用,并在實踐中加深對知識的學習和理解。針對這一情況,教師要做好實踐活動的組織,并對初中生參與閱讀學習、寫作訓練的情況做好評價,使語文教學工作得到進一步優(yōu)化。
1.積極開展仿寫實踐活動
閱讀與寫作的整合教學,要注重引導初中生從閱讀學習中積累寫作經(jīng)驗,并在實踐中對積累的知識做好運用。在閱讀學習中,教師應注重組織初中生開展仿寫實踐活動,在仿寫中加深對閱讀的學習,并積累知識,使之轉化為學生自己的能力。
如在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課時,聯(lián)系“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組織初中生進行仿寫練習,使初中生對句式做好把握,并做好語言積累。又如,在學習《天上的街市》一課時,結合“遠遠的街燈亮了……好像是點著無數(shù)的街燈”這樣的句式,引導初中生開展仿寫練習,使初中生在仿寫中掌握寫作的方法和技巧,并豐富初中生的寫作語言。借助仿寫實踐活動的開展,使初中生在語文閱讀中做好寫作練習,并使初中生在模仿句子后,對文章的形式、修辭方法進行掌握,逐漸掌握布局謀篇的方法,使初中生的寫作能力得到有效培養(yǎng)和提升。
2.開展課堂寫作交流活動
在開展課堂寫作交流活動時,教師可以聯(lián)系初中生閱讀的情況,結合閱讀情況組織初中生進行寫作訓練,并在互動交流中引導初中生加深對語文知識的學習及思考。在開展閱讀和寫作活動時,教師要重視對日常教學活動的把握,并對初中生做好有效引導。如在學習朱自清的《背影》后,組織初中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圍繞“我的父親”開始寫作訓練,引導初中生按照《背影》一文的寫作方法,使初中生參與到寫作訓練中。在寫作之后,組織初中生在課堂上展開交流,使初中生對人物描寫的方法進行掌握,并將自己的真情實感融入其中。這樣一來,在開展寫作活動時,初中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并回憶起父親的點點滴滴,培養(yǎng)初中生形成感恩意識,既能夠使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做好整合,又能夠對語文學科教書育人的功能及作用進行發(fā)揮,使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得到優(yōu)化,提升語文教學的質量。
3.創(chuàng)新初中語文教學評價工作
在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整合中,教師要對語文教學評價工作予以重視,并注重對傳統(tǒng)的、單一的教學評價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借助多元化教學評價,引導初中生有效參與到閱讀與寫作整合學習中。在語文教學評價工作中,教師要重視過程性評價,把握初中生參與語文課堂學習的過程,做好教學指引。
如在閱讀與寫作整合教學時,以學生的仿寫為例,在評價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初中生進行自評,說一說自己在閱讀和寫作中的優(yōu)勢、不足。接下來,教師可以組織初中生進行相互評價、交流,使初中生進行相互學習,讓初中生圍繞閱讀學習與寫作學習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最后,教師要做好總結性評價,使初中生更加有效地參與到閱讀與寫作學習中,滿足初中生的實際學習需要。
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整合教學,要注重把握教學實踐活動,并對初中生參與語文閱讀、寫作實踐的情況做好評價分析,以評價促教學,對初中生參與語文課堂學習進行有效指導,深化語文閱讀與寫作整合教學的質量,促進初中生綜合能力、綜合素質的提高。
結合上面的分析來看,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整合教學工作是新課改形勢下,教師必須把握的教學方法,對于初中生語文綜合能力、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從整合教學視角入手,將“讀”與“寫”進行有效結合,使初中生能夠在閱讀中做好寫作素材的積累,使初中生在寫作中能夠有話可說,提升初中生的寫作能力和寫作水平,使初中語文教學工作得到進一步優(yōu)化。
參考文獻:
[1] 任智博《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整合教學探究》,《知識文庫》2022年第12期。
[2] 馬雪艷《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整合教學研究》,《學周刊》2021年第31期。
[3] 盧葉芳《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效整合的策略探究》,《學苑教育》2021年第17期。
[4] 蘇玲玉《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整合策略探究》,《考試周刊》2021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