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平平
在如今節(jié)奏越來越快的學習和生活中,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習慣和愛好是家長的重要職責。而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閱讀對于孩子來說,是低成本、高收益的事情。閱讀不僅能夠擴展孩子多方面的知識,讓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而且能豐富孩子的業(yè)余生活,讓孩子在閱讀中開拓視野、陶冶情操。
但有個現(xiàn)象值得家長注意,那就是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以及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設(shè)備成為居家必備,孩子的閱讀越來越流于淺顯和表面,這就是所謂的“淺閱讀”,即通過手機、APP、網(wǎng)絡(luò)等方式,進行碎片化、娛樂化閱讀。這種閱讀往往不需要思考,因為采取的是跳躍式的閱讀方式,也就是所謂的囫圇吞棗、一目十行、不求甚解,所追求的是短暫的視覺快感和心理的片刻愉悅?!皽\閱讀”看似是一種新生事物,具有快節(jié)奏和高效率的特點,但其實是對閱讀的一種片面曲解,不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專注度和學習力,特別是上幼兒園和小學的孩子。
在此,筆者針對不同現(xiàn)象提出相應(yīng)的對策,希望能給廣大家長提供參考,幫助孩子有效糾正不良的閱讀習慣。希望孩子能在持續(xù)、深入的閱讀中,理解文字背后的內(nèi)蘊和深意,為培養(yǎng)正確、良好的閱讀習慣奠定堅實的基礎(chǔ)。
別看小剛只有8歲,但他從小手機不離手,小小年紀就戴上了眼鏡。他下載了很多短視頻APP,每次都跟家長保證只看一小會兒,結(jié)果刷著刷著,一小時就不知不覺地過去了。家長批評他因為刷視頻忘記寫作業(yè),他還反駁說刷視頻能增長知識,比看書有意思,而且有的短視頻播放量過億,證明大家都在看,現(xiàn)在這個時代,不刷短視頻就是落伍的表現(xiàn)。
對策:有些正能量的短視頻其實包含勵志內(nèi)容或人生哲理,但都是幾十秒,最多不超過3 分鐘,往往孩子來不及仔細回味和思考,一個短視頻就刷過去了,下一個短視頻接踵而至,孩子只能走馬觀花,看得眼花繚亂卻學不到什么有用的知識。長期看短視頻不僅浪費孩子寶貴的學習時間,而且會讓孩子沉迷于此,越刷越上癮。時間長了還影響孩子的視力和身心健康,是最沒有營養(yǎng)的“淺閱讀”。
針對平時喜歡刷短視頻的孩子,家長不妨引導其看一些介紹名著閱讀類的短視頻。這類短視頻往往將一本書中的精華內(nèi)容用1—3分鐘的時間解讀,或者將一本書所反映的哲理呈現(xiàn)給受眾,而且往往講得非常接地氣、引人入勝,能激起孩子的閱讀欲望。家長不妨留意孩子在觀看此類短視頻時對哪本書的內(nèi)容感興趣,然后為孩子挑選適合其閱讀的紙質(zhì)書。另外,在孩子閱讀的過程中,家長不妨問孩子除了短視頻中講到的內(nèi)容,還有哪些精彩的情節(jié)或段落是令孩子印象深刻的,從而引導孩子更深入持久地閱讀下去,直到讀完全書,再讓孩子寫一篇讀后感,讓孩子進一步加深對該書的理解。
11 歲的小美每天上學放學的路上都會坐在車上刷手機,甚至連上廁所都會抱著手機津津有味地看。家長問她在看什么,她說在閱讀微信、手機瀏覽器,以及一些APP 自動推送的文章或新聞,還美其名曰“增長課外知識”。家長問她讀了這么長時間,都有什么收獲,她卻半天說不出來。家長無意中聽到她和同學聊明星的八卦和緋聞,還說得有鼻子有眼,就好像在旁邊親眼看見了一樣。家長問她小小年紀怎么知道那么多社會上的事,她說是從手機上看到的,而且還給家長講了起來。
對策:現(xiàn)在很多孩子、成年人的信息獲取渠道都是手機或平板電腦,在如今這個快節(jié)奏的社會已經(jīng)司空見慣、見怪不怪了。但手機、平板電腦推送的信息五花八門,沒有經(jīng)過嚴格的篩選和分類,小學生的世界觀尚未成熟,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誘導,尤其是性格單純的孩子更容易想入非非。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還會給孩子造成不良的影響,甚至讓孩子的成長蒙上陰影。
一刀切杜絕孩子使用電子設(shè)備汲取知識是不明智的,家長可以為孩子推一些兒童詩、勵志散文、哲理小故事等微信或APP文章。每天鼓勵孩子利用閑暇時間閱讀貼近生活且富有童趣的詩歌、散文,那些富有哲思的語句,會讓孩子放松身心并得到美的享受。每當看到好詞佳句,家長要鼓勵孩子用筆記下來,或者復制粘貼到手機的電子備忘錄中,作為孩子的作文“素材庫”,并督促孩子定期反復閱讀、回顧,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將搜集起來的好詞佳句銘記于心,以便在寫作文時引用,從而有效提高孩子的寫作能力。
9歲的小亮沉迷于看漫畫,有事沒事就愛捧著漫畫書看,每天回家后不寫作業(yè)不吃飯,而是先看漫畫。晚上關(guān)燈后還經(jīng)常躲在被窩里看,以至于白天上課經(jīng)常無精打采、哈欠連天。家長讓他多看點兒其他課外書,他卻說漫畫形象直觀,而且生動有趣,里面也有文字,但是比純文字的書好看多了。直到他在課堂上把漫畫書夾在課本里面看,被老師沒收并請來家長,家長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僧敿议L批評他時,他卻振振有詞地說,家長和老師都不理解他。
對策:漫畫書不是不能看,但內(nèi)容要注意甄別。小學生分辨能力差,非常容易受到書中不良主題和情節(jié)的錯誤引導,變得無腦、沖動。而且漫畫中的文字較為淺顯,往往沒有美感和內(nèi)涵,孩子長期閱讀后并不能學到多少有益知識,更無法轉(zhuǎn)化為滋養(yǎng)孩子身心的養(yǎng)分。
小學生由于識字不多,特別喜歡看圖文并茂的漫畫書或漫畫APP,家長不妨根據(jù)孩子年齡為其購買一些童話、科普、名著類的讀物,讓孩子一邊欣賞書中的精美圖畫,一邊閱讀文字,同時根據(jù)書中的情節(jié)進行聯(lián)想,從中汲取豐富的知識。家長還可以讓孩子在認真閱讀后談一下自己對書中故事的感受和理解,并讓孩子思考書中的哪些知識可以運用到生活或?qū)W習中。等孩子漸漸愛上閱讀紙質(zhì)書后,再為孩子購買以圖片為輔、文字為主的中外名著,或者孩子喜歡和感興趣的其他書籍,引導孩子從易到難、循序漸進地進入閱讀的美妙時光。
良好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可以陪伴和影響孩子的一生。家長應(yīng)充分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根據(jù)孩子的喜好,采取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引導孩子告別“淺閱讀”,愛上讀紙質(zhì)書,讓孩子在閱讀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和傳承,讓孩子在書的海洋中盡情遨游,享受閱讀的快樂!